APP下载

老课文 新理念 新教法

2020-04-14杨晓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老支书词语课外阅读

杨晓红

2019年秋季,全国使用统编语文教材,原来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老师会发现,人教版的部分老课文保留在统编教材中,就产生了错觉,认为教材变化不大,沿用原来的教法、教学資料足可以对付了。甚至有一些教研员,没有深入研究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编排体系,在指导这些老课文教学的时候,还是按常规的阅读教学,没有关注习作元素,把课文学习与习作指导实践完全割裂。如四年级上册的《麻雀》,五年级上册的《太阳》,统编教材都把这两篇课文编在习作单元,但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笔者就这个问题,着重研究了本学年统编教材五、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因为这两个年级是直接从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直接转用统编教材的。本学期,笔者在所在区域听课104节,其中有80节课是统编教材五、六年级的课,本文以六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就老课文在统编教材当中如何体现新理念,新教法谈谈方法和路径。

一、纠正对老课文的认识偏差

六年级上册的老课文(指的是传统各版本教材都选用的课文,之前人教版课标教材已教过的课文)有以下这些:

首先要老师们认识到,教过的课文,现在安排在新的单元,它体现的语文要素不一样,教学的要求也不一样。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桥》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都出现过,现在这一届六年级重新学习,它承载的教学重点,要落实的教学任务是不一样的。其次是要重视研究老课文在单元中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统编教材双线编排的特点,相比之前的所有    对于以上的区别,许多老师还没有意识到需要在教学上作改进。笔者之前听了这节课,老师的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桥》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回顾上一节课内容,复习生字词,听写。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把生字词分为几组:写雨大的、写洪水的、写老支书的。

二、把词语放回原文,分小组,找出写雨大、写洪水凶猛、写老支书的句子,学生先写批注,小组交流。

三、小组交流后,派代表汇报。老师相机指导有关句子的朗读。老师点评要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里用词准确?表现了老支书什么品质?

四、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有什么好处?老师指出:这是悬念,让人有出乎意料的感觉,使人印象深刻。

五、推荐课外阅读。下课。

这节课后来点评的时候,笔者指出了上课老师的不足:文体意识不强,未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未能很好地围绕课后习题组织教学。瞻前顾后的整体意识教学不强,课堂容量少。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帮她重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案,在另一个班重新上一次。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桥》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课前导入:同学们,这一课我们五年级已经学习过了,今天,教材又把它编排在一个新的单元,这个单元全部课文都是小说,请大家看导读,本单元要我们学习这组小说时要关注什么?

(一)学生回答后,圈出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形象。

二、引导归纳概括本课主要内容。请大家概括讲一下,这篇小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环境——夜半暴雨,洪水肆虐

情节——桥窄人慌 支书舍己为人

人物——村民、支书、小伙子

(二)我们理清了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下面就围绕着小说的三要素,感受老支书的人物形象。出示课后第2、3题,学生默读圈画有关词句,在旁边写下批注。

三、学生汇报有关语句并谈感受理解,老师相机指导读好本文的短句。归纳:老支书是一个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共产党员,小说通过他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环境烘托,把老支书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刻画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形象。这是我们以后习作写人物需要学习的方法。

四、有人讲“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小说的情节设置上有出其不意的地方,那么这篇小说一定会给读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叫设置悬念。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你看到最后,揭示出老支书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时,你的心情或者说感觉是怎样的?

五、快速阅读《在柏林》,说说这篇小小说的结尾又带给你什么感受?

六、小结本课学习收获。课外阅读推荐:《三国演义》,学生根据“语文园地”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片段,欣赏《三国演义》中各个人物的描写。

三、老课文的整合教学

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理念上体现“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目的,在阅读教学方面大力提倡“1+X”的教学模式,鼓励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系列。按照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周课时的安排,大多是6—7个课时,按传统的课标教材的教学模式,仅能完成教材的教学,要引入课外阅读进语文课堂,是大部分老师难以办到的事情。尤其是农村和城郊学校,学生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资源缺乏,大量的阅读,温儒敏教授所讲“连滚带爬地读”的理想难以实现。

笔者所在地区在城郊有一所只有一千人的学校,实践了中高年级的“一课六批”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何谓“六批”?即是“一批课题、二批词语、三批内容、四批句子、五批写法、六批感悟”。下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教学为例展示这个模式的成功之处。

该课分由两位老师接龙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是“批课题”学生就预习所得,对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做了汇报简述。

第二环节是“批词语”,学生以四人小组汇报的形式,首先汇报自己积累了什么词语,并用积累的三个词语说一段通顺的话。老师梳理批词语的方法,并整理出几个半文半白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环节是“批内容”,学生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汇报,总结出“首先写……然后写……最后写……”的主要内容概括方法,还有学生用“段意归并法”来概括。

第四环节是拓展阅读《故乡》原文,用时15分钟,学生梳理《故乡》的主要内容,并找出第二部分为课文的出处。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四、老课文要关注阅读策略的延伸运用

大多数老师是把阅读策略单元当作一个独立的单元教,教完就没有在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中运用。因为本届六年级是直接使用统编教材的,没有之前的统编教材的教学作为过渡,阅读策略的延伸运用意识不强,借助老课文教学,强化老师的阅读策略运用,也是统编教材落地教学的重要一环。

《只有一个地球》是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笔者听过一位还是用老方式教该课的老师的课后,帮助老师把这一课的主要教学过程进行了修改,把五、六年级涉及的阅读策略融入其中。主要教学片段如下:

《只有一个地球》主要教学片段

一、导入:在本册的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有目的阅读”的策略,有一篇文章《宇宙生命之谜》,跟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讲的内容差不多。下面请大家看两个问题,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二、出示问题:

(一)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画出),说说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试着用思维导图把它整理出来。

三、学生用大约10分钟时间默读完成以上问题。

四、学生汇报。老师归纳板书要点。

五、与《宇宙生命之谜》对比阅读,比较一下文中相同內容的不同写法,尤其是科学家证明,地球破坏了,人类无处可去的证明论述。

六、归纳:我们读一篇文章,要善于抓住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也要学会关注同类文章,互相印证,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善于读的学生,是有策略方法,能前后勾连,会梳理整合的,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读书的策略,指点读书的路径,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学生习得终身发展的阅读技能。

统编教材全面落地,老课文也罢,新课文也好,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把新的理念变成具体的一节节语文课,使学生在受到品德教育的同时,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语文老师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老支书词语课外阅读
执灯而立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秘密
找词语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举报信
好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