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主流外宣媒体“一带一路”报道模式研究
2020-04-14孙琳
孙琳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作为横跨欧亚的世界大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认知、态度举措对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途经的中亚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因此,全面了解俄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模式,不仅有助于了解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情况、塑造逻辑,也可为优化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有益借鉴。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卫星社)成立于2014年,旗下拥有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4条新闻专线,与“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共同构成俄罗斯对外传播体系。①本文以汉语专线为研究平台,以“一带一路”为关键词,选取2015至2019年第一季度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数据截至2019年5月),按照新闻传播研究中的5W经典模型,以谁、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了什么内容、产生什么效果为研究维度,旨在厘清传播现状,进而优化传播实效。
一、传播者特征
(一)国别差异显著,中、俄、英为主要信源。
卫星社注重援引第三方媒体报道,侧面体现其立足全球视野,突出国际属性的建设策略。2015年至今,卫星社共转引7个国家的报道,其中,中国、俄罗斯、英国位列前三,美国、印度、新加坡、意大利榜上有名。
中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者,中国媒体自觉承担起宣介“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重责,占据卫星社转引信源的半壁江山(53.12%)。其中,新华社、《中国日报》和《南华早报》以中国与俄罗斯、非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项目为突破口,有效破解西方话语体系固有的错误认知。俄罗斯媒体位列第二,《俄罗斯报》等本土媒体立足第三方立场,充分利用自身地缘优势、语言便利,对欧盟、美国负面态度予以回击,成为传播“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力量。英、美作为传统的媒体大国,路透社、《华尔街日报》虽享有国际声誉,但其报道仍囿于中美对抗等主题。印度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矛盾心态,多次围绕是否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展开辩论,是未来可以争取的对象。②
(二)多元主体共同发声,地方政府、民间机构潜力巨大。
1.政府报道主体:不断扩大中央音量,积极鼓励地方发声。中国政府在民众心中享有深厚的公信力、权威性,因此国家领导人、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成为媒体首选的报道主体。2015年至今,以国家领导人、中央、地方机关及其负责人为主体的报道共有61篇,约占报道总量的四分之一(24.9%)。
以国家领导人、中央机关为主体的新闻报道共有51篇。其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报道主体的报道共有7篇,占总量的11.4%。在中央机关中,外交部音量最大(32篇),占政府报道主体总量的52.4%;其次为商务部、发改委;其他机构如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最高检察院、国家统计局均只出现一次。
以地方机关及负责人为主体的新闻报道仅有10篇。黑龙江、四川、内蒙古、云南、山东、安徽、陕西等省市自治区均有发声,但内容多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推进情况等经贸话题。其中,以交通运输建设为新闻点的黑龙江省出现频率最高,成为对外宣介“一带一路”倡议成果的重要窗口省份。
由此可见,“会做不会说”是地方外宣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即参与建设程度与输出信息量不成正比。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等机构发布的《“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8)》显示,③东部、西部、东北是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度最高的三大地区,而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则是进出口总额排名前五的省区市。但在卫星社报道中,鲜有以上经济发达地区的身影,一定程度说明地方国际传播尚有很大挖掘潜力。
2.民间报道主体:汇聚民间机构力量,充分发挥技术、智力优势。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推介“一带一路”倡议仅靠政府发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打好“民意牌”,充分运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媒体等机构的技术优势、智力优势,打造立体化传播格局。
企业是合作项目的实施主体。参与的直接性、成果的共享性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格外关注以企业为主体的新闻报道。《海尔在俄罗斯新增一处海外研发中心》《中俄法亚马尔项目为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油气合作开辟新模式》均获得了较高关注。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中国三大俄语教学名校专家:“一带一路”建设俄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并存》《南开大学副校长: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与俄高校合作不可或缺》等文强调高校应及时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需求,充分用好青年群体、留学生资源,建立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为今后合作奠定扎实民意基础。
科研院所是深化合作的智力源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俄罗斯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空间大》《俄科研机构将与天津开发区签署〈中俄高端技术促进战略协议〉》等说明科研院所正在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为现有项目提质升级、未来项目谋划设计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支撑。
媒体是连接政府和人民的坚实桥梁。《〈面對面〉专家:期待“一带一路”成为全球治理模式新典范》《俄SPBTV电视台获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放映权》《俄罗斯记者团访问西安》等说明国内知名媒体积极发挥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主力军作用,通过优秀节目海外播映、组织记者来华采访等多样化方式,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意义内涵、实践成果、中国国情等主题展开真实、立体、全面的报道,以期引导更多海外受众看中国、写中国、懂中国。
二、传播内容特征
新闻报道并非具体事件的孤立呈现,而是内含“怎么说”(形式)和“说什么”(内容)新闻框架的集中体现。梳理报道体裁、态度倾向可归纳俄媒“怎么说”策略;总结新闻标题、内容主题可厘清报道内容框架,归纳俄媒“说什么”特征。
(一)形式层:报道体裁日益多样,客观态度占据主流。
1.消息、评论仍占绝对优势,专业报告崭露头角。消息是卫星社最常采用的报道体裁,虽占比略有下降,但仍享有绝对优势;评论位居第二,以2017年为界,评论实现零的突破,自此稳居主流位置;采访虽出现较早,但其重趣味、轻分析,信息含量少。此外,随着高校、企业、智库机构蓬勃发展,2018年起,由其发布的报告也逐渐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体裁。
2.积极客观仍是主流,中间力量略有缩减。大众传媒具有“属性议程设置”功能,可通过凸显或淡化某些特定属性,明确事物的主导属性并将其传达给受众,从而影响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本文将报道情感倾向分为积极正面、客观中立、消极负面三类。
总体来看,卫星社对“一带一路”倡议多采取积极正面、客观中立态度。但值得警惕的是,客观中立比重已从2015年的83.33%降至55.24%。两极态度日益明显,缓冲空间逐渐缩小。目前,美西方歪曲解读“一带一路”倡议,渲染中国“锐实力”“中国威胁论”等负面舆论,致使媒体消极认知频现。较之2018年(20%),2019年负面情绪占比(8.57%)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015(0%)、2016(6.67%)、2017年(3.85%),这一现象说明国际舆论不会永远保持中立立场,应抓住舆论真空期,发挥正面力量,争取摇摆不定的中间人士,从根本上遏制西方负面舆论扩散。
(二)内容层:标题凝聚核心信息,议题分配尚不均衡。
1.标题聚焦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新闻标题是报道之眼,不仅影响受众对报道的第一印象,甚至直接决定信息触达率。中国(135次)、“一带一路”(128次)、合作(58次)分列标题高频词三甲。中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者,“一带一路”是核心报道主题,合作则是倡议实施的重要方式,三者相互连接,描绘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图景。专家位列第四,体现了媒体、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相关事件、政策解读的专业需求,凸显了权威信源的重要地位。
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领域亦是标题强调的信息要素。在重要人物中,无论是泛指的国家元首——总统(19次),还是具象的中俄领导人,习近平(14次)、普京(28次)均榜上有名。在国际重大事件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最为吸睛。作为中国政府主办的高规格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加之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于2019年4月在京召开,报道力度更盛。
2.政经话语占主流,文化传播有欠缺。报道主题暗含了媒体秉持的新闻价值观念。梳理报道主题,有助于在保障重点信息供给的同时,兼顾拓展新兴需求领域。依据新闻内容,可将“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社会六大类。统计发现,五年来,报道主题种类日益丰富,但政治、经济话语始终占据绝对主导,文化传播尚有很大发展潜力。
早期,报道主要集中于经济、政治议题,特别是经济报道拥有绝对数量优势。2017年,卫星社报道主题的类别、占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文化、科技类别首次出现;二是政治议题实现反超。2018、2019年,政治议题优势不断扩大,文化、科技占比继续攀升。此外,2019年首次出现环境议题报道,虽然占比不足1%,但也体现了人类对外部自然环境的自我反思。高科技、重环保将是“一带一路”倡议未来报道的重要趋势。
作为占比最高的两类议题,政治议题重在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目的,经济议题则聚焦贸易合作、关注重点项目。其中,经济议题以中俄经济合作为切入点,如以亚马尔项目为代表的中俄天然气能源合作、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铁路合作,获得广泛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现有报道虽有数量优势,却欠缺深度挖掘,特别对重点项目缺乏跟踪报道,往往只见项目开工,而忽视实施进展、最新成果等阶段性报道,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此外,在语言表达上,多强调覆盖范围、建设数量等信息,在双方互利,特别是合作国家受益方面强调不足,存在被误读为“锐实力”例证的可能性。
三、受众特征
相较于其他传统媒体,立足网络的卫星通讯社可在线追踪受众的数字阅读行为,利用受众点赞数据,考察受众认可程度、态度倾向。通过梳理受众认可度最高和最低新闻报道,发现如下特征:
(一)受众认可度高的报道
作为俄罗斯重点外宣媒体,在俄的华文使用者是卫星社的主要目标受众。鉴于受众鲜明的国别属性,有关俄罗斯总统普京、俄罗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情况进展成为了点赞数最高的报道议题。统计显示,在受众点赞数前10的文章中,共有7篇报道涉及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充分证明了两大议题在受众心中的重要地位和可信价值。
(二)受众认可度低的报道
受众认可度低往往存在多种原因,国际政治、外交关系是其中最常见的两大因素。目前来看,认可度较低的报道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涉及第三方國家、地区,二是报道主题本身具有争议性。此外,与本国存在利益冲突国家的相关报道也容易受到民众反对。白俄罗斯近期经历了“白罗斯”改名风波,该国希望借由更名机会,颠覆与俄罗斯的从属关系形象,体现自己的独特性。此次外交风波直接影响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态度判断。
四、做好“一带一路”报道的相关建议
1.传播者:鼓励地方积极发声,用好多元民间机构。官方舆论场往往由该国主流媒体掌握,改变困难较大。因此,可以另辟蹊径,下沉交往层面,鼓励对外传播资源富足、经济贸易实力强劲的省区市与对象国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用好友城关系,加强对外报道地方新闻的力度、巧度,夯实坚实民意基础,利用民间舆论反向调试官方态度。
此外,用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媒体、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等多元民间机构,营造积极社会舆论。鼓勵企业在大力推进主体业务活动的同时,自觉强化国际传播意识,做好企业形象对外传播工作;助力高校、科研院所采取邀请访学、合作研究等方式,引导海外民众认知“一带一路”倡议;善借外媒力量实现借嘴说话、借筒传声,扩大我媒体在外音量;加强与各国非政府组织(NGO)和公民社会组织(CSO)等机构合作,共同弘扬丝路精神。
2.传播内容:丰富报道形式、主题,重申倡议属性定位。新闻报道的四种体裁各具特点。其中,消息简明扼要,但往往只能反映局部、表层事实;评论深刻隽永,针对性、指导性更强;采访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易唤起受众共情;报告数据详实,多从专业角度出发解读社会问题、舆情热点,具有资政启民作用。当前对外提供信息仍停留于浅层消息层面,应扩大评论、报告数量,提升专业性、指导性。
政经议题是各国关注的焦点,这与“一带一路”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目标相一致。但文化议题的缺失与“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历史渊源的初衷相悖。因此,在今后的国际传播工作中,应坚持人文浸润,软性传播,实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影响促认同。
3.传播策略:把握示范项目,发挥典型晕轮效应。“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实践不能仅靠宏观叙述,更要依靠合作示范项目,采取第三国受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手段,精选优质项目,制造晕轮效应,潜移默化、隔山打牛地解构其固有的刻板印象。在这一过程中,应秉持开放包容姿态,坚持跟踪报道,形成全景图鉴,积极为第三国媒体解疑释惑,注重突出互惠性,特别是对本国的积极影响,引导他们关注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促成潜在务实合作机会。
4.传播效果:坚持一国一策,挤占负面舆论空间。坚持一国一策、一域一策,在巩固既有信息高地的同时,积极开垦信息荒原,发挥重点国家的引导作用,把握舆论真空期,吸引中间力量,争取中间人士,扩大合作范围,遏制西方负面舆论扩散。在欧洲、亚洲等信息富集区,注重内容细化,全面报道已有成果、未来规划;在北美洲、南美洲等信息匮乏区,着重解释倡议属性、正本清源,破除因缺乏了解而形成的交流隔阂。
综上所述,应充分借鉴卫星社的成功经验,充分彰显“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文化属性,建立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基础的对外传播内核,遵循传播认知规律,坚持一国一策、一域一策,借助地方政府、民间机构力量,发挥示范案例传播优势,不断丰富报道主题,优化报道方式,才能真正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的跨越式升级。
「注释」
①张子晶:《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品牌传播战略与实践初探》,《传媒》2018年第10期。
②吴兆礼:《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立场演化与未来趋势》,《南亚研究》2018年第2期。
③《知识产权智库:“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8)》,搜狐网,https:// www.sohu.com/a/231109006_467826,2019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