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套种模式对茶园小气候、土壤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2020-04-14娄艳华郑生宏吉庆勇何卫中
娄艳华,郑生宏,吉庆勇,何卫中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
茶叶是浙江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农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断扩增茶园面积。套种经济作物作为农田、茶园的土壤表层管理方法在国内外已经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3]。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合理的茶园套种有利于改善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含水率,调节茶园小气候,减小茶园气温变幅,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4-5]。随着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浙西南茶区在长期茶叶栽培利用过程中,不断探索生态栽培模式,主要以松茶间作、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等模式为主[6-8]。
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技术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树生长等方面的试验。目前,茶园套种模式主要有茶与林、果多年生植物,如杉、桑、松、油桐、梨、核桃、栗、桃、柑橘等的套种,以及茶与当年生的粮食、蔬菜、牧草、绿肥等的套种,如玉米、小麦、黄豆、黄瓜、白三叶、黑麦草等类型[9]。杨海滨等[10]研究结果表明,茶-林复合生态系统能改变光、温、湿等生态条件,改善茶园小气候环境;詹杰等[11]研究表明,松-茶间作可有效提高茶园的温度、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和茶叶品质;户杉杉等[12]研究表明,套种紫花苜蓿可以增强茶园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促进茶树生长,改善茶叶品质。为探索浙西南茶园生态栽培模式,尤其是针对该区域季节性高温干旱问题,开展不同套种模式对茶园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土壤酶活性及茶叶叶绿素含量的对比研究,以寻求适宜浙西南茶园的生态栽培方式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处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三溪乡轩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内(28°45′ N、120°15′ E),海拔约800 m,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 ℃,极端最高温达41.9 ℃,平均降水量1 437 mm。试验地土壤pH值4.83,有机质含量2.35%,全氮含量0.16%,速效磷含量22.68 mg·kg-1,有效钾含量134.41 mg·kg-1。茶树品种为中黄1号,树龄为10年。试验区总面积2 500 m2,5个区组(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为500 m2,
分别为茶-桂花(T1)、茶-罗汉松(T2)、茶-红豆杉(T3)、茶-猕猴桃(T4)、茶-美国曼地亚红豆杉(T5)5种套种模式,每个小区随机排列,试验地地形、生态环境和管理措施一致。
1.2 方法
1.2.1 茶园温湿度观测
温湿度观测采用温湿度记录仪(ZDR-20)测定。于2019年8月6—25日进行,茶蓬离地面40 cm,每处理设3个观测点,观测点间距150 m。每隔1 h测定1次,观测8:00—19:00的温湿度变化。
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含水量采用烘干法测定。采用剖面挖掘法,每隔7 d于各小区多点(5点)对茶园土壤和茶树新梢1芽2叶样进行采集,测定含水量。
1.2.2 茶园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土壤过氧化氢酶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土壤脱氢酶采用TTC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采用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土壤蔗糖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土壤酸性磷酸酶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13]。
1.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95%乙醇直接浸提,计算方法:
叶绿素a=12.7×A663-2.69×A645;
叶绿素b=22.9×A645-4.63×A663;
叶绿素总量=20.2×A645+8.2×A663;
类胡萝卜素=(1 000×A450-2.05-14.8×Cb)/245。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用SPSS19.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套种模式对茶园温度的影响
在高温干旱季节,套种可有效地降低茶园的温度。由图1可知,在观测日期内,茶园温度总体表现为T5>T4>T3>T1>T2,其中T2套种模式温度最低。在不同观测时段(图2),8:00—17:00的茶园温度总体表现为T5>T4>T3>T1>T2,18:00、19:00茶园温度则表现为T2>T1>T3>T4>T5,白天与夜间茶园温度呈相反趋势,茶园套种模式白天具有降温作用,夜间具有保温作用。总体来看,T5套种模式下茶园温度最高,T2套种茶园模式具有较好的温度调控性。
图1 5种套种模式在不同观测日期的茶园温度
图2 5种套种模式在不同观测时段的茶园温度
2.2 不同套种模式对茶园湿度的影响
茶园套种可以明显增加茶园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和茶叶叶片含水量。由图3可知,在观测日期内,茶园的空气湿度均表现为T2>T1>T3>T4>T5,T2套种模式的茶园空气湿度最高,平均湿度为75.3%,较T5模式的空气湿度高19.04%。在不同观测时段(图4),茶园空气湿度则表现为T2>T1>T3>T4>T5,清晨的茶园空气湿度高,但随着温度的上升,茶园空气湿度呈下降趋势,至15:00茶园空气湿度又呈上升趋势,可见,茶园套种模式可提高茶园的湿度,降低茶园温度,减少了土壤表面水分蒸发。总体来看,T2套种茶园模式具有较好的湿度调控性。
图3 5种套种模式在不同观测日期的茶园湿度
图4 5种套种模式在不同观测时段的茶园湿度
由图5和图6可以看出,在夏季高温干旱期,茶园套种可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含水量。其中,茶园套种罗汉松(T2)的叶片(1芽2叶)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均最高,分别为75.3%和24.9%。与茶园套种美国曼地亚红豆杉(T5)相比,叶片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3.56%和17.14%。可见,茶园套种罗汉松具有较好的降温效果,有效减缓了高温干旱对茶树生长的影响,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图5 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图6 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3 不同茶园套种模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光照、温度、叶片中氮素含量等因素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4]。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套种模式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各不相同,总体表现为T2>T1>T3>T4>T5。在5种套种模式中,T2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且T2差异显著(P<0.05),T2的叶绿素a含量较T5高48.96%,T2的叶绿素b含量较T4高42.28%,T2的叶绿素总含量较T3高38.61%,T2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较T1高23.18%,可见,T2套种模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程度最大。
表1 5种茶园套种模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表2同。
2.4 不同套种模式对茶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酶是表征土壤物质、能量代谢和土壤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生物指标[15]。从表2可以看出,5种茶园套种模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表现为T2>T1>T3>T4>T5,T2的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茶园套种模式(P<0.05),其中,T2的过氧化氢酶是T5的3.5倍,T2的蔗糖酶是T5的2.8倍。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是评价土壤中物质转化强度的酶类,此结果说明T2茶园套种模式土壤肥力相对较高。
表2 5种茶园套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茶园是人工建立的以茶树为主的农业生产类型,茶园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活性等因素都对茶树的生长产生影响[16],茶园套种模式对上述因素有较明显的影响。茶园的不同栽培模式会形成不同的茶树生长小环境,茶园套种植物的筛选及栽培措施的选择,可对茶园及土壤环境进行调节,形成有利于茶树生长的茶园微域环境[17]。张洪等[18]对茶-黄豆、茶-玉米、茶-李树、茶-厚朴4种间作作物的茶园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詹杰等[11]以传统清耕茶园、松茶间作、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不同栽培模式茶园为研究对象,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期,人工种草、自然生草模式的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松-茶间作、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茶园模式的空气湿度显著高于传统清耕茶园;杨海滨等[10]研究的茶-马尾松间作栽培模式在不同季节均能调节茶园的光、温、湿等生态条件,使茶园的小气候得到改善;巩雪峰等[19]研究松-茶间作模式发现,茶园小气候因子差异显著,可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林丽等[20]对茶-柿栽培模式的茶园生态因子及茶品质研究发现,夏季茶园的温度和湿度均高于纯茶园;田洪敏等[21]研究发现,茶-核桃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养分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套种桂花、罗汉松、红豆杉、猕猴桃和美国曼地亚红豆杉后,显著提高了茶园的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含水量,与郭春芳[22]等研究机理一致。本研究对5种套种模式进行了探索发现,茶-罗汉松套种可有效提高茶园湿度、增强土壤和叶片含水量,提高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