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伤寒杂病论》中的“自和反应”

2020-04-14赵鼎沈倩徐景毅

环球中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伤寒论风湿小便

赵鼎 沈倩 徐景毅

“阴阳自和”思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其内涵深远,源远流长[1]。《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伤寒论》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首次提出“阴阳自和”的概念,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阴阳自和”的基本思想[2]。仲景认为,因病之本在于阴阳不和,而得病之愈必因于阴阳自和[3]。“阴阳自和”是愈病的枢机,调“阴阳自和”是最深的疗愈机制[4]。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使得“阴阳自和”,则病可向愈。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短期不适症状,这种不适症状并不是治疗的不良反应,而是治疗过程出现的正常现象,这种反应现象称为“自和反应”,也称“排病反应”。病邪侵犯人体,运用药物鼓舞正气,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正气欲把体内的邪气向外排出,伴随着正邪的激烈斗争而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泄泻、汗出、眩晕、皮疹、口疮、鼻衄、齿衄、便血、呕吐等,这种反应现象便是“自和反应”[5]。《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为后世临床治疗疾病奠定了基础[6]。笔者在学习《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发现书中记载了许多服药后的自和反应,并且在临床上运用经方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多次遇到。自和反应是一种临床上经常遇到但又极易忽略的反应现象,值得广大同仁关注。

1 “自和反应”出现的机理

《尚书》中说“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这里的“瞑眩”主要是指严重的头昏目眩的症状,这句话是说治病服药如果不经过“瞑眩”阶段,疾病就难以治愈[7],将此“瞑眩反应”延伸去即是“自和反应”。病邪侵犯人体,运用药物鼓舞正气,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正气欲把体内的邪气向外排出,而病邪排出体外需要一些合适的途径。若从体表排出,会出现汗多、皮疹等;若从口鼻排出,会出现口疮、齿衄、呕吐、鼻衄等;若从二便排出,会出现泄泻、尿频等。出现自和反应,表明正气正在努力将邪气向外排,逐步达到“阴阳自和”的状态,预示着病情好转,是疾病向愈的表现。此时由于患者往往有主观不适的反应,有时医生也会难以把握,从而错失治疗疾病的良机,其实这种反应只是暂时性的,随着病邪的排出,不适症状也会慢慢减轻,此时当继续服药,乘胜追击。

2 《伤寒杂病论》中的“自和反应”常见不适症状举例

2.1 鼻衄

鼻衄是常见不适症状,但有时又常是风寒邪气排出的途径,不必止血。如《伤寒论》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风寒袭表,闭郁卫阳,服用麻黄汤后,振奋卫阳,表邪欲从上而解故鼻衄,此为血汗同源,表邪可随衄而解。

2.2 汗出

汗出有多种情形,如微汗、战汗等,很多情况下是风、寒、湿等病邪外排的表现,无需止汗。

2.2.1 微汗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24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风湿邪气侵袭关节肌肉,服用甘草附子汤后可以使得风湿之邪随汗而出,故其方后注云:“初服得微汗则解。”这里宜“微汗”而不宜“大汗”的原因正如本篇18条所述:“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欲达到“风湿俱去”的目的,必维持“但微微似欲出汗”的状态。

2.2.2 战汗 《伤寒论》101条:“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又如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邪犯少阳,本应禁用汗吐下三法,现误用下法,但正气尚足,足以抵抗外邪,故柴胡证仍在。但毕竟误下伤正,服用柴胡汤后药力助正气抗邪,正邪交争较为剧烈,故“蒸蒸而振”,待正胜邪却,汗出而病解。此种病解的机转过程,后世称之为“战汗”[8]。

2.3 “虫行皮中”

“虫行皮中”,顾名思义,是指皮肤出现痒如有虫爬一样的感觉[9]。虽有些许不适感,但也常常是风湿邪气排出的途径。《金匮要略·痉湿暍病》22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其方后注曰:“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风湿袭于皮肤肌腠,服用汤药后正气欲将风湿之邪从表而解,正邪交争于肌表,故会有“虫行皮中”之感,继而病邪随汗排出体外。

2.4 呕吐

呕吐有时是有形实邪排出的表现,无需止吐。如《伤寒论》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其方后注曰:“得快吐乃止。”痰涎阻遏胸膈,病位较高,当“因而越之”,用瓜蒂散涌吐痰涎宿食,吐后病止。

又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12条:“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其方后注云:“则吐脓血也。”此篇中治疗“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的肺痈选用《千金》苇茎汤,其方后注曰:“当吐如脓。”肺中痈肿成脓,血败肉腐,服药后促使脓血痰排出,故吐脓血,使疾病向愈。

2.5 泄泻

泄泻属较为常见的不适反应,却往往是水湿之邪向体外排出的现象,不必止泻。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24条:“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的方后注云:“微利则愈。”膈间水饮壅盛,病情深重,痞坚成实,运用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通阳利水,软坚破结,将水饮从大便排出体外,此时若出现泄泻,不必止泻。

2.6 眩晕

眩晕也常常是病邪欲外排之象,严重的眩晕即前文所述“瞑眩反应”,是疾病向愈之征兆,不必特别处理。《伤寒论》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的方后注曰:“其人如冒状。”风寒湿之邪痹阻经络肌表,选用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温阳散寒除湿,张仲景自己解释“如冒状”是因为“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寒湿闭郁阳气,汤药振奋周身阳气,郁阳将伸之时会出现眩冒等症状。

2.7 下血

下血有时是因为瘀血在向外排,无需止血。如《伤寒论》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此为蓄血重证,瘀热蓄结下焦,用抵当汤泻热逐瘀,使瘀血从大便排出。

又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6条:“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其方后注曰:“新血下如豚肝。”产后恶露不尽,瘀血凝结胞宫,服用下瘀血汤后使瘀血从胞宫排出体外,故下血如豚肝。

再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13条:“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其方后注云:“其血当下。”《伤寒论》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其方后注云:“当下血。”

以上数条虽论述的病证、处方不同,但都有瘀血停留于体内,故当用攻逐瘀血的方药使得瘀血从大便排出体外。

2.8 小便黄赤

小便黄赤表现为小便颜色上的异常,有时是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体外的表现,无需处理。《金匮要略·黄疸病》13条:“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其方后注曰:“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湿热蕴结脾胃而发黄,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所以小便会“如皂角汁状”呈黄赤色。

3 “自和反应”与类似情况的鉴别诊断

由于自和反应通常会产生不适症状,故易与疾病新出现的临床症状、药物的毒副作用或用药失误相混淆,将自和反应与其他类似情况加以鉴别十分必要。

3.1 新发临床症状

如呕吐,《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41条:“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本有水停心下,因渴而饮水过多,形成新饮,无法下行便上逆而呕。28条:“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本有饮停心下,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呕吐,如口渴则表明饮随呕出,胃阳来复,饮病欲解,不必治疗。《呕吐哕下利病》13条:“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胃中停饮上逆于胸膈故呕吐,吐后口渴思水,亦属“先呕后渴”,为饮邪欲解之征,此时可用猪苓散善后。41条所论呕吐是新出现的临床症状,病人感到不适,说明病情在发展,而28条、13条所论呕吐属“自和反应”,因为虽然出现了不适,但病人感到舒畅,病情好转。

又如“虫行皮中”,《伤寒论》196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阳明中寒,阳气亏虚,蒸化无力,故少汗甚至无汗,汗欲出不能,欲罢不可,故有虫行皮中之感。这里的“虫行皮中”是阳气虚弱所致的临床症状,而前文所论的“虫行皮中”是风湿之邪从表而解之征,属“自和反应”。

再如鼻衄,《伤寒论》86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经常鼻衄者,阴血亏耗,即使有外感之证也不可妄用发汗,因血汗同源,汗后更伤阴血。此处鼻衄是临床症状,且不可发汗,而前文所论的鼻衄是“自和反应”,是表邪欲从上而解的表现,可发汗。

其他症状如眩晕、泄泻、下血等也需多加鉴别。

3.2 药物毒副作用或用药失误

以附子为例,毒性反应以身体麻木为首要表现,可逐渐扩展到全身,常于服药后数分钟内即出现;排病反应以头昏为首要症状,一般没有或轻微麻木感,常出现于服药1小时以后,且无进行性加重表现。毒性反应发生后,身体衰弱,病情不见好转;排病反应过后,身体强壮,病情明显改善[10]。

临床上疾病的表现变幻莫测,有时即便是按照以上鉴别方法仍感到模棱两可,不敢轻易判断。其实仔细分析,自和反应的鉴别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服药后病情的变化来实现的,那一般来说,表现相对比较严重或“显眼”的自和反应用药后病情变化幅度较大,较易进行鉴别,如鼻衄、战汗、呕吐、眩晕等;而微汗、“虫行皮中”、泄泻、小便黄赤等表现较轻的自和反应由于病情本就不重,用药后即使好转也不易察觉,易于与其他类似情况相混淆。

4 “自和反应”的应对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对于突然出现的不适症状,按照上述方法判断其为“自和反应”后,不必惊慌,只需继续服药即可,关注病情的发展,当正气逐渐将病邪排出体外之后不适症状自然会慢慢消失,病情也会迅速好转甚至痊愈。

5 病案举例

患者,男,5岁。2017年6月4日初诊。主诉:脐周痛反复发作3年余。脐周冷痛,自觉腹凉,大便1~3日1行,成形,食纳不馨,面黄肌瘦,夜寐安和。舌质黯,苔白腻。右脉虚,关脉尤甚,左尺弱。辨为脾肾阳虚,寒湿中阻。处方:制附片10 g、党参10 g、生白术15 g、干姜10 g、生姜10 g、炙甘草5 g、肉桂6 g、小茴香10 g、白豆蔻6 g、砂仁6 g,7剂,水煎服,每日2次。

按 就诊当天,患儿服药之后2小时出现脐周疼痛剧烈,泄泻,头晕乏力,持续10分钟之后好转,之后逐渐恢复正常。第二天至第七天服药均未出现如此反应,且脐周痛消失,食欲大增。这就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的“自和反应”,是温阳药振奋阳气,阳气奋力将体内的寒湿之邪祛除的表现,正邪交争之时便会出现脐周疼痛剧烈,头晕乏力即是典型的“瞑眩”现象,寒湿之邪从大便排出体外故泄泻。

6 小结

“自和反应”是一种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反应现象,但需要仔细判断,排除疾病加重或者出现新症状的可能,所以又极易忽略,医者往往不能坚持守方,错失治疗疾病的良机。《伤寒杂病论》中的自和反应常见不适症状有鼻衄、汗出、“虫行皮中”、呕吐、泄泻、眩晕、下血、小便黄赤等,其实这属于中医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因势利导”,祛除病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其排出体外,这也是人体自身抵抗病邪的趋势所在,所以运用药物鼓舞、扶助正气将病邪排出体外,待病邪逐渐排出,疾病则逐渐痊愈。

猜你喜欢

伤寒论风湿小便
全科住院医师在风湿免疫科轮转时带教模式的探讨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的抑郁与自杀风险分析
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举办诊疗规范研讨会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风湿宝风湿灵 从三四百元起步开始赚钱
找棵树
吃一堑 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