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怎样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2020-04-13郭小芳

读天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践性生活化数学教学

摘 要: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发现数学,注重实践体验,把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性

学以致用,一切真知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教育的真谛是要面向生活。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就是让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发现数学

教师要有开放的课程观和开放的学生观,注意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重组教材内容。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这节课时,让每个同学从家中找出一个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棱柱等)的包装盒,学生对这种家庭作业完成的特别好,在讲课时有了这些直观的教具,孩子们的兴致可高了,对于棱锥和棱柱的底面和侧面都学习的特别透彻,这比枯燥的讲解直观多了,而且自己准备学具的过程也是一个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过程,然后我又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几何体剪开,让它变成一个平面图形,并让学生观察自己剪开了几条棱。这对以后要学习的容积与表面积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生活题材。

二、 注重实践体验,把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

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来“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解轴对称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剪刀和彩纸,在课堂上让学生们邻近座位结组,然后每组按创意剪出轴对称图案,再来比较出最有寓意的图案来。还可让每个学生利用轴对称知识画出一幅具有積极意义的班徽,这么做既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又培养了审美情趣和集体荣誉感。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准备过程和形成过程,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引发学生对身边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社会生活大舞台上充分的展现,使其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三、 用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给生活中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在很大方面上与生活的联系都是非常明显的。如学习“概率”这节知识就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路边有摆地摊的那种小赌局,用转盘的形式来分胜负,许多孩子和大人都会上当,这时候你就可以用概率知识给他们分析一下,避免上当。还有身边的朋友看到有人福利彩票中了五百万,就想一夜暴富,那么也可通过概率知识解释中奖的概率微乎其微,咱可以为福利事业做点贡献,但以它发家致富的概率太小了,那孩子们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

四、 选取学生身边的事情为教学内容,激发数学求知欲望

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责任是尽其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知识,并让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更好的服务。那么我们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人中,我设计了以下情景:如图,甲、乙两镇要在公路旁合建一个休闲健身的小广场,经费已有着落,但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甲镇人希望建在A处,乙镇人希望建在B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镇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 多布置实践性作业,让数学充斥在每个生活角落

平日让学生在校园里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课外时间、双休日、节假日,要让家长带孩子出去走走逛逛,多观察、体验、思考,增加生活积累。比如假期旅游,可让学生观察售票窗口有怎样的售票方式,那么按照要求计算出怎样更便宜,如果不够团体票,你会不会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凑成团体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勤俭美德,也锻炼了学生与外界的接触能力。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亲近数学,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六、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在讲授“全等三角形”时,结合课本中的“读一读”中的“巧测河宽”,向学生介绍:早在1805年,拿破仑率领大军与反法联军在莱茵河两岸激战,拿破仑想使炮弹准确的落到对方的阵地,就必须知道河有多宽,但直接测量是不可能的,拿破仑急中生智,巧妙地利用了“三角形全等”,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知识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针对性地布置了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建筑物的高度,鼓励学生到社会上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作者简介:

郭小芳,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左各庄镇中学。

猜你喜欢

实践性生活化数学教学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