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梅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三个关注

2020-04-13顾晓恩

关键词:课题研究校本课程

顾晓恩

摘 要:课题研究效益是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也是课题的核心目标追求。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发了梅文化校本课程,并承担了相应的立项课题。本文现从目标、内容与实施三个方面对立项课题作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效益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9-2

“十三五”期间,我校承担了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梅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课题在实施与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真正实现梅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与价值,我们紧紧抓住了课题的目标、内容和实施,从而达到了课题预期的目的。笔者结合课题研究谈几点粗浅的思考与体会。

一、关注目标——发展学生是根本诉求

我校“基于核心素养的梅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是在“十二五”主课题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是对“梅文化”教育价值发掘与利用的深度探索。课题充分突出了地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认识梅文化为特质的地方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为理性追求,以寻求梅文化教育价值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的方法路径为实践目标。从表面看来,课题重点关注了学校教育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两个方面,实质上,发展学校教育特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也是为了学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由此可见,课题研究的核心目标应当确定为发展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是课题的根本诉求。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我校主课题选择的是地方文化研究视角,这从某种层度上说,课题所关注的研究点是游离于学科课堂之外的,这对于长期习惯于执行国家课程的广大一线教师,是一种“额外任务”。因此,要想很好地实现这个效益目标,需要我们对研究的内容和措施作一番精心的梳理。

二、关注内容——切合教学是关键所在

在开发梅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中,课题重点关注了“品格、诗文、艺术、研学和健体”五个方面的内容,并由此设计了五个子课题分别展开,以试图形成素质教育内涵在我校的一种校本化解读。经过初步的实践,五个子课题的推进遇到了不少困难,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研究点作进一步明晰。首先从内容涉及范围上看,这当中的“品格”和“健体”两个方面都是汲取了梅花的精神性因素,出现了重复,以致研究点不能在逻辑层面保持分布的均衡性,其次从内容的实施途径上看,“健体”子课题借助了“梅花少年军校”这一学校传统项目来展开实施,而事实上,“少年军校”因牵涉外援人力、时间、财力等因素限制而难度较大。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研究内容调整为四个方面,即:(1)品格养成,(2)诗文素养,(3)艺术实践,(4)主题研学,并由此形成支撑课题效益的主要指标。事实证明,课题研究只有紧扣学科课堂需求,只有紧扣教学实际需求,只有紧扣教学质量需求,才能获得师生的高度认同,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四个方面在学生素质培养的方向上,都能与国家课程保持基本一致,应当说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原則。但是,由于“梅文化”具有显著的地方性特点,而学科课堂又有其自身严密的内容体系,在内容的具体引入上需要把握好以下几项原则:一是适时原则。要把握好“梅文化”的时令季节效应,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二是适当原则。“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要把握“梅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具体目标的一致性,三是适度原则。要把握“梅文化”与学科课程的主次关系,切忌喧宾夺主,牵强附会。从而,使两者之间能够很好地融合,真正实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三、关注实施——统筹职能是有效保障

一个课题的方案再好,也仅仅是一种文本上的预设。要想产生研究价值,必须要有行动的投入。在以往的课题工作中,经常呈现“说时重要,做时次要,遇到分数不要”的尴尬,经常呈现“立项结题两头热,中间无过程”的“假科研”,经常呈现“课题研究是个筐,任何材料都往里面装”的“模糊景象”。由此可见,课题效益评估与其说是对课题“效果”的考量,倒不如说是对课题过程的一次“倒逼”,从而在根本上破解课题工作实施难的弊病。

对于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课题,学校必须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才能使之顺利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梅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是我校主课题,也是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立项课题,是关乎学校一段时期发展的核心主题,跨时长、涵盖广、容量大。根据“梅文化”的资源特点和学校实际,课题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操作措施,即以“梅花论坛”为主体,以“品牌项目”和“特色社团”为两翼展开实施。这当中,“梅花论坛”作为教师参与研究的一个平台,主要措施有理论学习、考察实践、研讨交流等校本培训活动。而“品牌项目”和“特色社团”是学生“梅文化特色活动”的两大主要途径,根据相应的子课题设计了如下主要措施:

1.梅文化品格课程的研究。设立“梅花奖章”评选制度,开展“学生行为品格争章升级”活动,通过“每月一评,年度总评”引导学生实践梅花的精神与品格。

2.梅文化诗文课程的研究。举办“梅花诗会”主题学生诵读活动,通过家乡梅花开展经典诗文的收集、诵读、欣赏与习作等活动。

3.梅文化艺术课程的研究。成立“梅花艺苑”学生社团,指导学生开展以“香雪海梅文化”为题材的赏析、书画、摄影等艺术创作实践,举办成果展示,丰富校园生活。

4.梅文化研学课程的研究。深入推行“香雪海梅文化——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围绕“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发展自我”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展开以“生态梅花”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以上措施的真正落实,需要学校各方的分工协作、共同参与。首先从措施的涉及范围看,既有校级层面的专项活动,又有班级活动,还有学生小组活动和个体活动等,其次从措施的操作主体看:牵涉了德育、教学、科研、教技和后勤保障等多个职能条线,离不开学校的整体部署,更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最后从措施实施的条件看,不仅需要时间保证、环境建设和氛围营造,还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树立全局意识。要确立课题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充分认识课题是一项“在学校中、为了学生和依靠教师”校本化研究活动。(2)加强统筹兼顾。要将课题设计作为学校期初工作部署中的要素之一予以考虑,以避免陷入“计划跟不上变化”的尴尬。(3)交融工作职能。“分工不分家”,学校工作不像工业化生产的“流水线“,课题研究更不是“拼装货”,需要各职能条线各尽所能、密切配合、相互交融。(4)落实激励机制。要在工作量、绩效考核等方面向课题工作倾斜,如此,才能使课题研究在“科研靓校”的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从而推进学校教育质量和教育特色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自天.真“研“实”做”是课题研究走向实效的最佳途径——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的思考与对策.江苏教育研究,2010(6B).

[2]苏新.当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江苏教育研究,2008(11B).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江苏 苏州215159)

猜你喜欢

课题研究校本课程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思考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论职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网络教研,农村小学教师成长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