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分析
2020-04-13陆欣玲
摘 要:近年来,党中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在金融体系中,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金融精准扶贫服务还是无法落实和普及,仍需对县域金融扶贫工作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十三五”期间,广西玉林市容县仍有47个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仍比较重。为了解决容县面临的农村金融扶贫体系辐射带动作用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贷款风险缓释机制建设仍需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仍显不足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实际可行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广西容县;农村金融;金融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7-0016-03
一、容县农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现状
(一)容县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在容县中心城区内开设支行,其中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均未在乡镇下沉服务机构,未在容县15个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当前,容县主要农村金融银行类机构为容县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储银行容县支行、容县桂银村镇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容县支行。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几家机构中只有容县农村信用社在容县15个行政乡镇都设立了营业所,而邮政储蓄银行也在乡镇设立了11家营业所,而农业银行设立仍有6个乡镇未设立营业所。于2011年6月28日正式开业的容县桂银村镇银行作为容县较新兴的金融机构仅在3个乡镇设立了营业网点。而这4家银行均提供较为相似的服务,故这几家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激烈的业务竞争问题。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政策性业务较明显多于其他同行。据了解,目前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为“容县农信社”)负责发放农业补贴及政府福利性资助、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性业务。
而由于容县近三年来加快了普惠金融的建设,既注重构建农村金融支付体系建设,也同时大力推进信用体系构建。
在金融支付体系建设方面,全县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82个营业网点全部接入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信息系统。容县作为广西第一批“桂盛通”试點县,全县的217个行政村共布放了222个“桂盛通”(POS机),全面实现了“村村通”。除此以外,全县实现所有行政村均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惠农支付服务点和金融综合服务站,村民能够在离家更近的金融机构办理存贷、转账等基本业务。
在信用体系构建方面,容县共创建了信用村26个、信用镇6个,信用村(镇)数量占比在玉林全辖信用村(镇)数量的前列。
(二)容县农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状况
1.农村金融银行类金融机构层面,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建档立卡户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小额信贷具有免抵押、免担保、按基准利率财政全额贴息的特点。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可向容县农信社申请5万元以下、贷款期限在3年或3年以内的信用贷款。对于自我生产发展能力较好的建档立卡户,扶贫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可放宽到6万~10万元的。建档立卡户每户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的最高额度可达10万元,贷款期间的利息由财政扶贫资金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连续不超过3年(含3年)的全额贴息。近三年来,容县扶贫小额信贷发放量均在1亿元左右,但总体发放量呈减少趋势,尽管2018年容县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减少了46万元,但由于扶贫小额信贷财政贴息力度的加大,2018年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达479.55万元,较去年上涨了18.55万元。
2.农村金融保险类金融机构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健康保险”转移建档立卡户生产和因病致贫风险。保险具有转移风险的作用。近年来政府也在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农业保险保费的力度,于2017年容县财政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补贴额达2097万元,占2017年全县财政收入的1.5%。此外,容县还通过财政资金全额补贴保费的方式为全县建档立卡户共122982人次购买商业健康保险。2017年容县投入2941553元为全县建档立卡户共55501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2018年容县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年共投入3750273元为全县建档立卡户共67842人次买商业健康保险。
3.农村金融其他类金融机构层面,利用金融收益及投资收益实现农户增收。2018年自治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向容县36个贫困村投入1859万扶持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一方面,容县的一些行政村利用资本运作将村集体资金以入股企业经营或资金租赁等的方式,投资“有发展前景、收益丰厚、信用状况好”的乡镇企业,在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的基础上实现资产增值。例如贫困村灵山镇六良村将村集体资金50万元租借给杨梅义合建材厂使用,并在每年收取42500元“资金占用费”。同时该村以资金换股金,村民根据入股比例获得分红。这一模式分散了村集体资金投资风险,稳定村民收益,公平分配农户收益。
另一方面,容县一些位置偏远、资源缺乏、发展空间小、收入不稳定或无收入的村,通过整合村集体资产、财政资金、农户贷款等资金,跳出本村,集中在县城、乡镇商业发达、物流交通便利的地方购买门面、商铺等固定资产,并聘请专业资产管理公司统一管理产权,年终经营收益收归村集体,将村集体资金转化为升值潜力更大的固定资产来实现资产增值保值。杨梅镇贫困村凤美村竞拍购买商业铺面,该资产由广西容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统一经营运作,村集体首年即可获3万元收益,随后每年收益递增10%。
二、容县农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扶贫体系辐射带动作用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1.农村金融银行类金融机构现有产品不能满足农户借贷需求。目前容县农户融资途径仍比较单一。容县就建档立卡的农户推出的金融产品主要以扶贫小额信贷为主,一般商业型的农户小额信贷以及国家创业担保信贷均存在可贷额度较低,可贷期限较短,利息较高。为了控制风险,对农户提出担保或抵质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农户申请借贷提出了门槛要求。另外,银行类金融机构因为产品相似度高而加剧了同业在小额信贷的竞争状况。
2.农村金融保险类金融机构仍需进一步提高创新农业保险能力。当前,容县部分保险机构在参与精准扶贫项目时也存在惰性,农业保险项目创新能力不足,提供的农业保险产品单一,主要为水稻种植成本保险、肉食鸡养殖保险、能繁母猪养殖保险等。对于容县沙田柚、紫玉淮山、兰花等高产值、高投入成本的特色农业产品仍未提供相关农业保险产品,现有农业保险产品对于满足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需求仍存在不足。
3.农村金融其他类金融机构仍需进一步发挥脱贫带动作用。当前容县主要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主导,同时农村集体产权、金融扶贫资金及其他投入构成资产收益扶贫资源。一些经济发展较好、贫困程度较低的村普遍具有较为充裕的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可以直接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扶持贫困人口。而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较重的村往往面临缺乏或少有村集体资产的困境,故其资产总收益不高,当地资产收益扶贫的带动脱贫效果仍需进一步发挥。
(二)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带来的精准扶贫贷款风控问题仍待解决
当前,容县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完善,尚未形成完整的农户信用信息体系。主要采用信贷员实地考核的方式,考核结果容易受信贷员主观评价的影响,存在部分贷款优先向收入较高、社会关系较好的人群倾斜,中低收入的农户获得贷款资源较少的问题。全县有50935名建档立卡人员,截至2019年2月建立贫困户信用信息档案的仅有30 689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户申请国家创业担保贷款以及商业银行推出的一般农户小额贷款。
(三)农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仍显不足
1.金融机构仍可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金融知识宣传作用。近年来,助农取款服务点、惠农支付服务点和金融综合服务站等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在我县各行政村推广铺开,一方面使得村民转账、汇款等业务办理变得越来越便利;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村民走进金融、接触金融的意识。笔者在亲身走访容县杨村镇踏田村、容县容州镇思传村的助农取款服务点的时候,发现仍可以利用服务点的空余的展览资源,陈列相关金融扶贫政策展板、画报、宣传栏,可以通过精美有趣的展览内容吸引村民前来办理业务,同时充分利用了宣传资源,进一步发挥金融知识宣传作用。
2.庞大的外出务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扶贫政策宣传的难度。青壮年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目前容县各行政村存在着较为庞大的外出务工群体,空间的阻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和金融机构金融扶贫政策宣传的难度,难以通过开展系列金融知识宣传讲座,系统全面地培养农户金融意识;另一方面从外出务工群体的角度来看,空间的阻碍也使得他们在及时地了解相关政策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三、容县农村金融精准扶贫问题解决路径分析
(一)健全农村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体系建设
1.进一步推动容县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加大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县域和乡镇设立分支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服务向县乡镇扎根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把自助服务终端和助农金融服务点向镇村覆盖,强化金融服务室的多元化功能拓展,为农村百姓提供更可获得性、满足各类需求,离家不远的金融服务综合网络,打通农村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2.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加强信贷产品创新,关注到农户消费、供学、嫁娶等农村生活需求,提供不同类型小额信贷产品避免激烈的同业竞争。保险业层面,提高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能力。创新型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的出现可以扩大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选择空间,通过满足农户不同的保险需求,吸引贫困地区农户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从而可为参保农户降低风险成本,有利于保障精准扶对象的自我脱贫能力。
3.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我县可以参考农村金融改革成绩斐然的田东县“引导贫困户加入农民合作社经营”扶贫方式。田东县通过引导贫困户自行、自愿入股田东隆祥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方式,全面推广“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这一发展模式中通过风险控制建档立卡的信用也可以成为加入合作社的资本,拓宽了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入股方式,农户可以选择参与合作社生产工作,在一定经营时间内农户可享受合作社的分红,提高农户年收入。2016年,该合作社已经成功引导60户建档立卡户加入合作社。虽然容县在资产收益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可借鉴田东经验,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模式,通过加强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贫困户的信用资本,创新农户入股方式,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和帮助助力農户发展产业,同时实现“扶智与扶志”相结合。
(二)构建示范性农村金融信用体系
借鉴田东县建立农村信用信息体系的经验,充分采集和利用农户的各方面信息(个人信息、家庭信息、资产状况,村里人的评价等),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户信用信息系统。通过这一系统设计相应算法自动为农户评级,根据相应的评级和贷款需求为农户发放贷款,降低信贷资格审核成本,降低信贷违约风险。通过数据库的记录激发村民守信重视信用的意识,促进金融机构开展展信用贷款业务良性循环,可以缓解农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目前容县仅有信用镇6个、信用村26个,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可以积累容县农户良好的信用记录,推动容县建设成为“信用县”,对于降低道德风险,提升农户和企业的信贷需求满足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方位开展农民金融政策宣传和金融知识普及
1.金融机构仍可进一步利用宣传资源,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助农取款服务点、惠农支付服务点和金融综合服务站等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空余的展览资源,陈列相关金融扶贫政策展板、画报、宣传栏。加强开展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开展精准扶贫知识竞赛、联欢晚会等形式,推广金融机构面向“三农”的业务。也可以利用宣传栏,宣传农业发展能人参保的事例,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农业保险,了解金融扶贫政策在自己村中的落实情况。
2.建立村级服务体系,夯实金融扶贫的乡土根基。积极组织生动有趣的金融知识讲座,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突破时空限制向外出务工兄弟推广金融扶贫政策相关情况。各行政村应设立“三农金融服务室”向农户宣传金融政策宣传工作,采集农户信用信息,催收信用信息,办理农业保险,竭诚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汪三贵,刘未.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10-115.
[2] 汪三贵,梁晓敏.我国资产收益扶贫的实践与机制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17,(9):28-37.
[3] 杨洋.农村精准扶贫中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4] 伍翔.容县金融扶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7.
[5] 邓智海.宜州地区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7.
[6] 余婷婷,张羽帆.广西藤县和平镇小额信贷供需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28-131.
[7] 岑家峰,李东升.精准扶贫视域下资产收益扶贫的减贫效应——基于桂南LN养殖合作社的考察[J].开发研究,2018,(2):20-26.
[8] 刘渝红.河北省无极县金融精准扶贫专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8.
[9] 杨青贵.精准扶贫背景下资产收益扶贫的现实表达与制度回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5-41.
[10] 冯彦明.五大创举成就农村普惠金融——基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的调研[J].银行家,2018,(1):129-132.
[责任编辑 吴高君]
收稿日期:2019-10-28
基金项目: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分析——以广西容县为例”(201911548014)
作者简介:陆欣玲(1997-),女,广西容县人,本科,从事农村金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