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强夯置换法的应用

2020-04-13颜远超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土体颗粒作业

颜远超

(中交四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1 工程概况

G60 沪昆高速公路项目中,龙宫服务区设置于贵州省安顺市幺铺镇。本标段起讫桩号为K1950+720 ~ K1952+009.475,总长度1.289475km。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得知,主线右幅服务区的地质条件特殊,含大量软土路基,存在大量淤泥堆积现象,分布广、厚度大。因此,立足于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强夯置换法,以消除淤泥带来的不良影响。

2 强夯法地基加固机理

强夯加固施工中,在夯锤的作用下处理地基,由于存在冲击荷载,该处地基土将出现动力反应,土体具有非弹性性质,从而可达到加固土体的效果。从强夯加固地基的基本特点来看,其集加密、固结与预加变形于一体,通过重锤自由下落的方式,可实现势能向动能的转换。当该装置接触地面时,部分动能会基于声波的形式向外扩散,但更多的是通过动能的形式对土体产生影响,即出现自由振动现象,有助于排出土体中的空气,达到土体有效重塑的效果[1]。从加密流程来看,可分为4 个环节,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强夯加密示意图

第一阶段:存在于土体中的颗粒以随机的方式排列,各团块表现出各向同性的基本特点。第二阶段:土体中的颗粒通过随机以及定向两种方式紧密排列,若采取的是随机排列的方式,可将土中空气顺利排至外界。第三阶段:所有组织单元都通过定向的方式聚集于一体,团块中颗粒排列方式有两种,即定向以及随机,可达到有效排出空气的效果。第四阶段:所有团粒颗粒都处于完全定向排列状态,发生持续性强夯作用,致使所有的土颗粒都呈现出定向排列的特点,且伴随明显的垂直向压缩变形现象,其明显超出水平挤压变形。

从土体的构成来看,主要有固相、液相以及气相3种形式,受强夯作用,在此过程中土体中的气体将被有效挤出,因此固相和液相都会形成饱和土,向地基土施加重锤后,可高效排水并使得土体达到有效固结状态。作为非饱和土,对其采取强夯处理时,夯击能量将形成波与动应力,彼此之间发生循环作用,使得土骨架表现出塑性变形现象,以达到提升土体密实度的效果,有助于降低土体压缩性,整体强度相对较大。

3 施工方案

(1)施作强夯置换墩,该结构直径1.2m,实际处理过程中置换墩平均直径至少为1.4m,采取正方形布置方式,彼此间距均控制为2.5m,共分为短墩与长墩两种形式。制作时,短墩由塘底施工,高程-0.5m;长墩由塘岸高程施工,高程1.1m。结束置换后,通过填石的方式处理顶面。

(2)所用夯锤重量20t,正常情况下单次夯击能量为3000kN·m,各夯点间距为2.15m×2.15m,各点均夯击1 遍,每遍操作2 次。

(3)挑选合适的夯料,较为可行的是级配优良的块石与碎石,严格控制粒径>30cm 的颗粒,此部分需在总重的30%以内。

(4)置换墩施工时容易对已经运行的线路造成干扰,因此在实际施工作业时,靠近既有线路的长墩遵循的是由内向外的施工原则,而与既有线路较远的短墩则采取的是由外向内的工艺流程,且施工中做到打一跳一。

(5)结束满夯施工作业后,向施工区域填筑碎石,所形成的垫层厚度为0.5m,并为之采取振动压实处理措施,施工中所用的振动压路机自重需达到140kN 以上,产生的激振力至少为200kN,同一区域至少操作6 遍。

(6)展开现场试夯作业,基于此方式确定各夯点的合适夯击次数,严格控制单墩夯沉量,该值至少要达到墩长的1.5 倍,同时要满足最后两级夯沉均值<50mm的要求。

(7)注重质量检测,选取置换墩总量的1%,为之引入地质雷达扫描的方式分析施工质量。在所有的检测样本中,要求置换墩着底数量至少为该值的95%,否则需补夯。

4 施工技术

做好施工前的试夯作业。此环节选取的置换墩总量应为40 根,从中确定合适夯击参数,如单次夯击次数、操作流程等,关于试验过程中置换墩的布置情况,具体内容如图2 所示。

图2 试夯置换墩平面布置

经试验后,针对已有的设计参数进行灵活调整,具体内容如下:(1)夯锤重量20t,任何一次夯击的落距应为10m,单次夯击能2000kN·m,为确保夯击质量,前几次夯击时允许略微降低夯击能,否则会出现夯锤陷入深度过大的情况。(2)确定收夯标准:分析单墩累积夯沉量,该值至少要达到设计墩长的1.5 倍。(3)选择合适的夯料,较为可行的是块石、碎石等。(4)夯击过程中检验夯沉深度,若该值临近锤高,需暂停夯击作业,向其中填料夯平后再次恢复强夯。为避免机械陷入的问题,短墩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填筑的夯料厚度至少为1.0m。(5)施工所用的夯锤需要拴上钢丝绳,主要目的在于夯锤陷入深度过大时可以将其有效拔起。

结束试夯作业后,需利用地质雷达加以检测,明确置换墩的着底情况。整个检查工作所涉及的置换墩总量为8 根,除了试验区周边的4 根外,还需包括内部置换墩4 根(具体为第1 遍与第2 遍夯点各2 根)。在确保无误后正式施工作业,具体流程如下:(1)短墩场地的填筑工作,向该处填入夯料并使得该部分厚度达到1.0m,准确标出第一遍短墩的具体位置。(2)将施工所需起重机转移到指定位置,调节夯锤,使其与置换墩达到中心对齐的状态。(3)准确测量锤顶高程。(4)完成夯锤的起吊作业,使其达到指定高度,无误后脱钩并自由下落,此时需安排专员测量锤顶高程并将其完整记录。(5)基于步骤。(4)多次施工作业,结束一个置换墩的夯击处理。(6)基于步骤(2)~(5)重复施工,结束各短墩的施工作业。(7)现场适配推土机,在其作用下推平场地,给予一段时间使得超静孔隙水压力完全下降,经测量后准确标出第2 遍短墩位置,基于步骤(2)~(6)多次施工作业。(8)引入地质雷达法分析各检测墩的着底情况,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入到后续施工环节。(9)继续填筑片石,使其与长墩墩顶高程相平齐,标出第1 遍长墩的具体位置。(10)基于步骤(2)~(8)多次施工,并对长墩展开质量检验。(11)结束所有置换墩施工作业后,需对其采取低能量满夯的方式处理长墩顶面,使其足够平整后再回填碎石,形成的垫层厚度为0.5m,现场适配振动压路机,在其作用下进一步压实。结束地基处理工作后,需在垫层顶面设置沉降板,此方式可满足后续沉降观测要求。选取16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双曲线法加以分析,得知总沉降为11.95cm,相较于设计要求所提出的30cm 而言明显偏小,满足设计要求。

5 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1)软土地基的特殊之处在于稳定性不足,强夯置换法是较为典型的处理方法,但实际结果表明,若缺乏合理的控制措施,依然会出现大幅度工后沉降现象。对此,施工之前的试验尤为关键,所选择的试验区应具有代表性,从而得到合适的夯击工艺参数。

(2)严格控制夯料质量,其中粒径超过30cm 的颗粒需控制在总重的30%以内;一旦出现夯料粒径偏大的情况,实际夯实过程中将使得夯锤出现歪斜等问题。

(3)强夯置换法的应用效果取决于置换与排水两个方面。为全面提升排水效果,所用夯料应具有优良的级配,因此诸如碎砖块等具有优良吸水性的材料较为可行,在确保排水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控制施工成本。

(4)考虑到软土约束力小的基本特点,施工中易出现置换墩横向位移明显偏大的情况,且该值将明显超出竖向位移,对此需要控制单次夯击能量,使其在3000kN·m 以内,尤其要注重前几次的夯击能,避免夯锤陷入过深。

(5)结束地基处理后给予足够时间,即静置期,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排水效果,控制工后沉降[2]。

(6)施工现场预铺夯料,此部分厚度需达到1.0m,以便为机具的高效运转提供支持。

(7)强夯施工存在安全距离,这一指标主要与加固土体、夯击能等因素有关,从现阶段行业状况来看,并未针对安全距离作出明确的说明。具体至本工程,由于置换墩周边存在铁路,二者最小间距为5m,经施工作业后对区域内的各项要素加以检查,得知既有线路并未受到影响。因此,在类似工程中,需控制好置换墩的位置,其与土工结构物的间距至少为5m,并通过试验的方式加以验证。

6 结束语

软土地基易对施工作业造成不良影响,基于强夯置换法可有效提升地基稳定性,为高速公路整体质量提供保障。但强夯置换法对技术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实际施工中需要做好地基处理工作、选择合适的夯锤等,从多个角度提升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为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土体颗粒作业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顶管工程土体沉降计算的分析与探讨
采动影响下浅埋输气管道与土体耦合作用机理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十味鹅黄颗粒中3种成分
疏风定喘颗粒辅料的筛选
作业
不同土体对土
——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
土体参数对多级均质边坡滑动面的影响
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喉瘖30例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