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2020-04-13刘一潇丁彩霞
刘一潇,丁彩霞
榆林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陕西 榆林 719000
本文对在重症医学科内实施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后预防多重耐药感染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19年12月。观察对象:在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基本资料: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7:13,平均年龄为(47.2±10.2)岁;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16:14,平均年龄为(47.8±10.4)岁,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即定时对病房环境进行清洁打扫与消毒,并严格遵照相关重症医学科护理标准及规定展开护理操作。
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依据引导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及感染风险防控意识,要求该科室护理人员应及时感染情况进行汇报,在实施相关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保障良好的手卫生,并在患者进入病房后及时戴好口罩及穿好隔离服,医生应及时对患者的拔管指征进行评估,且需及时拔出其各管道,例如导尿管以及气管插管等,保障病房内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应对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及计算方式为:用%表示,用χ2计算,统计学差异评判标准为:P<0.05。
2 结果
研究组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的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数据显示,重症医学科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大约有24%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而由该不良情况所导引发患者死亡的机率高达77%,因此,重症医学科应重视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避免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加剧医患矛盾。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因素包括有:①重症医学科患者大多存在有病情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其长时间处于应激状况,免疫力较低,这为病原菌的侵袭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②大部分重症医学科患者需要接受侵入性护理操作,这将破坏其皮肤屏障,进而易造成病原菌感染。③重症医学科患者对抗生素不耐受,致使易削弱其免疫力,且引流管的留置将加剧其发生泌尿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感染机率。④重症医学科患者治疗期间需大量应用抗菌类药物,这虽然可抑制细菌,但是会阻止免疫球蛋白的形成,进而降低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诱发感染。⑤部分医护人员未能完全遵照无菌操作流程,这将为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造成负面影响[1]。
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感染不仅会影响其病症治疗效果,且会加剧其死亡速度,所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护理管理干预策略十分有必要。做好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护理干预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的观察,结合其所出现的感染症状来针对性采取隔离措施,以此有效对病原菌的传播进行阻断,若有必要,可以以单间隔离的方式来避免病原菌传播,并需在病房内设置隔离标识。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及七步洗手法,工作中佩戴已消毒后的口罩、工作服和手套,为患者使用体温计以及听诊器时,应对这些医疗器械进行常规消毒后再使用,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严格控制家属探视次数,避免发生交叉感染。②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管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需求来适当的对抗生素药物种类及用药剂量进行调整,明确不同抗菌类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症,保障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③重症医学科护理部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及感染风险防控意识,转送患者期间,应先向被转送科室介绍患者基本情况,并将患者多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经消毒后在交由被转送科室,同时,需进一步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进行完善[2]。
与其他科室相比,重症医学科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风险较大,护理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及抗生素使用不科学等因素属于诱发重症医学科患者出现多重耐药感染的主要性原因,因此,该科室应严格落实无菌操作规范,科学合理把握抗生素使用种类与剂量,限制家属探视次数,并做好相关消毒隔离工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相关针对性干预策略后,研究组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证实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预见性降低多重耐药感染机率,且患者对此护理模式十分认可。
总结:为控制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风险,应实施针对性干预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