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20-04-12吴益民高忠芳

理论观察 2020年10期
关键词:廉政文化建设路径全媒体

吴益民 高忠芳

摘 要: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丰富性、传播形态的多元化、即时互动的传播方式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优势,高校在构筑廉洁价值体系、樹立诚信观、确立法治规则思维等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上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优势,从涵养良好的廉政舆论生态、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廉政建设质效、建立传播主体、平台和受众的良性互动机制等方面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10 — 0066 — 04

古人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廉政文化建设是构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作为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的重要发源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学生全面成长基础,实现人才培养新作为、新贡献,廉政文化建设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发挥着培育师生崇廉尚洁、摒弃腐败、修身立德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作用。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加速发展的移动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越来越深度融合,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信息聚集的大平台,其海量的信息资源、快速的更新速度、愉悦的视听感受及即时的沟通互动,深深吸引青年学生置身其中。高校作为反腐倡廉、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传播平台除了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网络新媒体日趋成为主要传播阵地,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国家、社会、学习以及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适应“时”和“势”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以此实现教育理念、形式、方法、内容和载体的逐步升级,利用媒体融合优势,把握、遵循全媒体发展规律,探索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路径,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全媒体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优势

全媒体实现了资源集约,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得到有效整合,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宣传教育模式,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提质增效作用。多媒体平台消除了不同传统媒体间的界限,使传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传播主题的多元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和传播效果的即时性。〔1〕

(一)信息的丰富性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互联网不仅是信息的传播平台,也是信息的生产平台,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会产生体会和评价,这些评价如果在网络上流动起来,会产生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感受。麦特卡尔夫定律认为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N个连结创造出N×N的效益。按照这一定律,网络信息会越来越丰富,共享程度会越来越高,拥有的用户群体越大,其价值越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这些丰富的信息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2020年6月,网络频频爆出的高考被顶替、应届生身份造假、考试作弊等事件,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高考腐败和校园诚信上。一时,各个校园掀起了诚信教育、廉洁教育的热点,这其实也是一则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案例,要求校园也要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能腐的自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让那些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不再重现。利用全媒体还可以让传统历史素材、廉政小说和纪录片视频得到创作和传播,考察反腐建设之得失,探寻廉政文化建设的作用,传递清正廉洁与幸福人生紧密相连的人生定律。这些素材无论是正面的弘扬激励还是反面的震慑警醒,移动互联网技术让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超链接、转发等呈现形式直观有效,速度快、数量大、覆盖面更广,都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资源。

(二)传播形态的多元化提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感染力。以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基本都是通过标语、会议、讲座和活动的形式开展,对领导干部召开廉政主题会议,对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加入廉政内容的培训,对学生党员通过上廉政党课等的形式开展,以及通过诚信教育活动、知识竞赛、书画艺术等方式在大学生中传播廉政文化,方式单一,时效短、次数少、效率低,对师生的吸引力弱。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廉政文化传播形态和建设手段日趋多元,传播形态上实现了多种形态的整合,可以采取微视频视频、歌曲创作、廉政新闻、警示教育片、廉政故事演绎等,综合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于一体,让静态的廉政文化在师生中流动起来,以毕业季廉洁教育为例,利用微信新媒体,发布与毕业生廉洁诚信教育相关的推文,内容有关于生活和工作规定的相关法律条文、对应的警示案例,还可以融合对应的主题音乐,大大丰富了廉政教育的内容,通过转发和分享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增加了感染力、渗透力和时代感。在媒体技术传播方式上可以整合集中,也可以有针对性推送,根据阶段性的教育重点,在不同受众、不同媒体平台中选择最适合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实现有针对性的发布和传播,从而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

(三)即时互动的传播方式增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度。网络和媒体的本质特征是连接一切,特别是随着硬件设施以及线上学习方式的改变,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已经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高校可以积极利用移动媒体的便捷和网络学习的习惯,把廉政文化作品与移动媒体链接,把生动、有趣、立意高远的廉政文化作品迅速送达到广大师生中,使廉政文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媒体融合充分吸收了新媒体的互动性和隐匿性可以,从“你听我说”转变成共同参与,挖掘内在动力,能够营造舆论氛围,在把握主流观点是认同廉政的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前提下,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犹豫和迟疑的受众会逐渐受到影响。相比较传统的廉政文化建设手段,全媒体在微博、微信、短信等传播渠道,打破了学校和师生之间的时空障碍。如果议题设置的好,会吸引师生主动关注,很快形成校园舆论,反过来影响更多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互动舆论价值,起到了一种调节、整合的作用。对实践中值得推广的有经验的成果通过报纸、刊物等媒体传递、固化,反过来用于指导校园廉政文件建设的实践活动,发挥廉政文化学术功能。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内涵

高校廉政文化及其建设不同于政府机构,既要与知识传授、人才培养相结合,还要与学术科研相融合,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接受廉政文化,行为上参与廉政文化建設,其内涵概括说来有传播包括廉政理想、廉政信念、廉政意识、廉政理论、廉政价值和廉政制度等内容,明确廉政传统的潜在约束、廉政道德的软性要求和廉政制度的硬性规定。利用全媒体优势,通过对廉政和警示信息的发布、流通、转发、融合和更新,让校园贪腐行为暴露在阳光之下,从而影响着师生的情绪,对师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刚性约束的作用,从内心深处牢固树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

一是构筑廉洁价值体系。用廉洁从教、廉洁治学、廉洁管理、廉洁修身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要求作用于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健康向上、追求廉洁的文化体系充实精神世界。高校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以及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给一些手握公权力和资源的领导干部或个人以可乘之机,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比较常见,高校教师、领导干部及普通管理人员在教学、科研活动和管理服务和社会服务中也有可能发生腐败行为。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未来廉洁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任务,廉洁观在增强大学生拒腐防腐能力,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上起着核心指引作用,从人生关键阶段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公共利益、公共资源,打牢反腐倡廉的社会基础。

二是确立诚信观。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人以信为本,诚信和廉政廉洁是一脉相承的,诚信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廉政状况。高校育人为本,建设廉政文化,培育诚信品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在高校,对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来说,就是忠诚老实、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就是实事求是,遵守学术规范,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研究和发现问题。2017年,教育部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

三是树立法治规则思维。民主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思想根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是规则之治,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而规则意识则是法治意识的核心。”狭义的社会规则意识是指各类社会主体在法治状态下通过对法律规范内在价值的认同,进而把法律有效地内化为其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自觉的程序规则意识和自觉服从与遵守法律的自主自律意识。〔2〕在我国,教育腐败已经不是抽象的概念问题,而是客观存在的,甚至呈蔓延之势。“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廉洁的职业人生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规矩意识解决矛盾和问题。通过媒体舆论来正面宣传或负面警醒,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及约束,营造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勤劳节俭、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廉洁品格。

三、全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路径

媒体水平的高低不止于发布多少条信息、覆盖多大范围,而在于其传播的内容能否满足人们发布、转发和分享等需求,让受众产生情绪与思想共鸣。全媒体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以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为路径,努力让校园的风清气正氛围变的更深入、更浓厚。

(一)涵养良好的廉政舆论生态。高校廉政文化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政治色彩,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实现培养廉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坚持党对媒体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3〕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将廉政文化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校报、橱窗、官网、专题网站等学校主流媒体与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被广泛关注和使用的媒体在发布内容上的结合度,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科学地利用微信、微博、直播等媒体形式,有针对地开展权威报道、深度解读、热点辨析等活动,开展舆论引导,整合和管理好舆论生态,充分调动媒体参与廉政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制定合理的计划,优化传播渠道,打造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廉政文化传播新平台,成为校园传递廉洁声音的核心载体,把运用全媒体参与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长期的工作,不断充实和调整内容,形成宣传教育强势,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政舆论生态。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廉政建设质效。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首先,构建“内容为王”的校园廉政文化传播体系。无论媒体融合深度如何,内容为王的主题不变,丰富的内容、良好产出能力是重要标志,传播内容要短小精悍,将原本长篇大论转化为言简意赅的短文,从小处着手,节点化传播,应景而发,高效、新颖、系统地由点到面逐步深化。表达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充分体现时代感和生动感,使之成为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基础性学校活动。全媒体阵地移动为先,充分利用现有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媒体平台,关键节点时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营造廉政教育的“热点”,将师生关注的热点聚焦到廉政镜头前。其次,坚持以“移动为先”为廉政文化传播载体。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用最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武装传统廉政教育内容,利用VR、AR等技术创新廉政文化传播路径,利用“互联网+”智慧媒体等推进廉政文化数字化建设。互联网时代,谁掌握好、运用好互联网思维,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同样,廉政文化建设中运用全媒体技术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传统的廉政教育参观为例,利用新技术对廉政基地进行改造,为大学生参观活动创造新的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廉政馆、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等有教育意义的基地是当前廉政教育的重要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发现,虽然在这些展馆里有相应的讲解员对场馆的背景和内容进行介绍,但是依然还是有很多的学生感到枯燥,而且活动的组织需要时间、经费、人力的支撑。随着VR技术的发展,网上廉政展厅就是新兴的一种廉政文化宣传的方式。网上廉政展厅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传播要素,并将其化繁为简呈现出来,并且,可观、可触、可衡量、可感受,让参观者思想上受启迪、心灵上收到触动,能够产生共鸣创造了新的参观体验,实现了全媒体技术、廉政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者完美融合。

(三)建立传播主体、平台和受众的良性互动机制。廉政文化只有开展灵活生动、深入人心的传播,才能发挥其教育价值,才能为建设“风清气正”“廉洁廉政”的校园提供保证。传统媒体时代,传播主体是具有单一来源的信息发布者,受众是单向传播链条中的信息被动接收者,新兴媒体则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而是通过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工具,与传播主体进行交流,“技术的便利促进社会公众对文化传播过程的参与度增强,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思维转化,社会公众的文化传播参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参与廉政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高度和力度都在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廉政文化传播过程中名副其实的传播主体”。〔4〕高校要获得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效果,就要建立学校、媒体和师生的良性互动关系,首先,学校搭建沟通平台,开发师生更易接受和互动的廉政文化建设形式。依托全媒体技术将校园广播、校报、网站、新媒体等各种媒体形态融为一体,以传统廉政文化、先进典型、廉政事迹和警钟长鸣等为素材,采用典故、故事、格言、文艺作品、动漫短视频、数据可视化等方式使传播的内容更具有专业性和创意性,使用深入浅出的传播语言吸引师生。其次,形成师生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活动、监督反馈和调整过程的互动模式。组织校园师生主动参与全媒体环境下的廉政文化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廉政文化建设者要有政治敏锐性,熟悉廉政文化知识,懂得全媒体技术,能与时俱进地思维创新;建立网络廉政监督机制,通过媒体的制约监督,加强改进作风建设,理性分析廉政文化建设的优势和不足,使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良好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施威,刘青.新媒体语境下的科学文化传播机制〔J〕.青年记者,2015,(07).

〔2〕蒋传光.培育社会规则意识〔N〕.法制日报, 2015-05-22(02).

〔3〕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04).

〔4〕蹇莉.新媒体环境下廉政文化传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98.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廉政文化建设路径全媒体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廉洁文化建设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浅析廉政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