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2020-04-12郑花花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小学数学

郑花花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技能,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在发展学生学习思维的同时,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若要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就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在一堂优质的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必不可少。小学数学有效提问的开展,能够使学生通过问题主动发现知识,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发展思维能力。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较差”“教师提问表面化”等问题,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1]。因此,笔者基于对制约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合理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   制约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制约提问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较差和教师提问表面化两方面。

1.1  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较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学生都缺乏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一些学生认为与自身关系不大,常采取忽视的态度,导致教师的课堂提问仅能够对少数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产生作用,限制了提问的有效性[2]。

1.2  教师提问表面化

在小学数课堂中,很多教师的课堂提问都具有“表面化”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并且答案唯一,缺乏相应的问题深度,限制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升[3]。

2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探究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首先需要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促使学生主动发现新知[4]。其次,应尽量避免提出具有固定答案并且显而易见的基础问题,要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实现思维的拓展。

2.1  为学生精心设置课堂问题

为了不使课堂提问趋于形式化,教师不仅需要精心设置所提出的课堂问题,还应尽量避免为了提问而提问的现象,使提出的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具有相应的思维深度与知识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在为学生设置课堂问题时,既不能提出浅显的、固定的问题,也不能提出超出学生当前数学水平与思维能力的问题,而是需要提出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统一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可为学生设置开放性问题,即问题的答案不固定,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从而发挥其相应的教育价值[5]。

如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以下开放性问题:“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一袋盐重500克,一袋面粉重20千克,那么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其他物品有多重呢?”学生A回答:“一袋薯片重70克,一桶洗衣液4千克。”学生B回答:“一块巧克力10克,一瓶沐浴液1千克。”通过这样的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将问题与生活相结合,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2.2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主动发现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基于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主动发现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数学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与反思问题,帮助学生基于问题有效地建构起相应的知识体系,找出问题的正确解答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利用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发现知识[6]。

如在“四则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一瓶饮料3元钱,一包薯片6元钱,洋洋购买了两瓶饮料、三包薯片,一共需要付多少元钱?请用四则运算算式表示出来。”学生C回答:“3+3+6×3=24(元)。”学生D回答:“3×2+6×3=24(元)。”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向学生介绍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新知。

2.3  促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可通过课堂问题的有效设计,促使学生回顾和反思自身所积累的数学知识,从而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思维能力发展[7]。

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已知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相等,正方形的边长为3厘米,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求长方形的宽,并简要介绍解题思路。”学生D表示:“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相等,正方形的边长为3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面积为3×3=9平方厘米。”之后学生D利用“9÷6=1.5”的计算过程,计算出长方形的宽为1.5厘米。教师宣布学生D回答正确,并表示学生D的解题思路较为清晰。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设计,可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动思维,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效联系与应用,从而正确回答问题。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对小学数学课程的开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更是引导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基石。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体验,还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促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获得良好的思维能力发展,从而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永占.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现状及策略研究[J].黑河教育,2019(2).

[2]李月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设计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

[3]张立杰.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J].读书文摘,2016(24).

[4]粱小芹.探讨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問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7(2).

[5]马治霞.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6(12).

[6]张秀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7(30).

[7]陈莉琼.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4).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