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美育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2020-04-12范良玲
范良玲
【摘 要】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品质、道德与素养决定着未来社会的文明度,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心灵塑造、性情都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实施美育教育,是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 因素,也在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美育教育;幼儿;全面发展;想象;创造
幼儿美育教育是幼儿充分自我表达与宣泄情感的机会。顺应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培养幼儿对美的认识与创造,提高幼儿观察力与审美情趣,让幼儿的手变成巧手,在美育中感受美、享受美,发展幼儿的思维与创造,培养专注力与想象力等各种能力与品质,所以,幼儿教师要注重做好幼儿的美育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一、美育的含义
美育就是培养幼儿健全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叫做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自然与社会生活的美好事物和各种艺术来进行,在幼儿教育中,美育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幼儿美育是延续与发展人美美术文化最初环节,通过美育教育,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树立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观念,使艺术渗透整个教育过程,使幼儿成为艺术的人、完美的人。
二、美育对于幼儿的重要作用
1、美育让幼儿热爱生活
生活是美育的丰富源泉,凯洛夫曾说过:幼儿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幼儿教师为幼儿创设 优美的环境,使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是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语言美、行为美、生活美等,引导幼儿热爱生活。
2、美育塑造幼儿美好心灵
幼儿时期,心灵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以情感人、以美动人,多给幼儿将一些好人好事,帮助幼儿学习助人為乐、奋勇向前的精神,使幼儿领略小我与大我的区别、关系,使幼儿情感得以升华;经常带领 幼儿游览祖国的名胜古迹、大好河山,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寓教于美,对塑造幼儿美好心灵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3、美育释放幼儿自然天性
幼儿美育是幼儿进入美学的启蒙教育,不仅要知道幼儿学会审美,还要引导幼儿创造美,塑造健全人格与个性。美育的渗透,为幼儿营造了理想的学习环境,由于幼儿心智发育不成熟,容易受自己的主观意识喜好判定是否美,容易走进美的误区。所以,幼儿教师正确、科学的美育教育,为幼儿树立了正确的美的观念,释放幼儿自然天性。
4、美育培养幼儿美的能力
一切美的事物对人都有强大的吸引力,人们会循着美的方向不断前进,幼儿阶段,由于幼儿发育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与美的感知、鉴别,幼儿容易走进美的误区,如果这种误区在幼儿潜意识中扎根,就很难拔除。所以,幼儿阶段进行美育教育,用正确的、积极的美的思想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美的能力,使得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鉴别美、感知美。
三、幼儿园实施美育的具体策略
1、积累生活经验,感受美的多样性
生活即是教育,幼儿教育扎根生活与经验,才能发挥其功效。美育教育,需要到生活中捕捉题材,幼儿才会觉得倍感亲切。当今社会,家长不仅注重幼儿的基础知识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更是越来越重视。幼儿园与家长都要不定期地组织 一些户外活动,带幼儿走出教室,感受自然生活,为幼儿提供愉悦的创作环境,引导幼儿将生活经验运用到美术活动中来,提高幼儿观察能力,不断发现、创造。比如石头画,树叶画。
2、教授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技能
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并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幼儿教师一定要在教授幼儿美术知识时,发现幼儿个性,引导幼儿创造,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整合在一起,不必过分强调技巧,要突出幼儿思维与想象,提高美术技能。
3、开展美术活动,培养表现能力
3.1幼儿园在走廊开辟美术专栏,开展美术兴趣班,接纳幼儿不同创作;定期举办画展,通过展示与比较,让幼儿表达认识与情感,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兴趣,也可以邀请家长参观画展,让家长从幼儿的画作中发现幼儿的进步。
3.2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各种美育类布置,比如,教室或者操场1.2米以下墙的布置、美术角、手工制作室等,在创作中,幼儿寻找合适材料,运用画、剪、粘等能力,在积极主动中得到提高。当幼儿看到自己完成的课室,画着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美术作品,摆放着自己喜欢的手工制作,提高幼儿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也能培养幼儿爱护环境布置、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4、交流文学作品,唤起审美情感
美育不仅包含艺术美,也同样有作品美。教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欣赏氛围,在作品欣赏时开展想象,通过感受与想象,唤起审美情感,以情感人,引发共鸣。文学作品的美,能够美化幼儿心灵,在丰富的情感中体会美,受到情感教育。
同时,还可以用艺术化的手段,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将美术、游戏与语言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看、说、唱、谈等形式让幼儿感受美,进一步培养 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5、发挥幼儿想象,提供创造美的能力
美不仅需要观察与发现,同时需要创造,幼儿想象力丰富,在愉悦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以教师充满情感、带有诗意的儿童画语言、动作,充分挖掘幼儿想象力,为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提供机会与空间。
结语
“学习与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幼儿园教师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在认知、情感、个性与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且全面地发展,使得幼儿充分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增强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庆.浅谈幼儿园对幼儿美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都市家教,2014,4
[2]吴丹.幼儿美育实践探析[J].教育界,2020,6
[3]仇晓明.以情促学,以美育人--幼儿园美育课程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20,9
[4]赵亚婷.日常生活中实施幼儿美育的途径[J].学子,2015,7
[5]李慰宜.试谈幼儿美术的情趣[J].幼儿教育,1992,11
(作者单位:合肥幼教集团尚品御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