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课堂教学思考
2020-04-12田晓
【摘 要】2020年初新学期伊始,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在这场“倒逼”式的课程变革中,面临着诸多方面挑战与机遇,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养成。面对契机,广大教师需要破除时空壁垒,真正实现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关键词】“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互联网+教育”;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01-02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线上应用服务迅速崛起,“互联网+”概念开始渗透并促进着各行各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科技与教育教学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下,教育教学破除了时间、地域等诸多外在的限制,向着“个性化、互动式、数据型”发展。于是,是否能够将信息化技术真正为自身所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因势利导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决定了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是否能胜任新时代教书育人的工作,能否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一、“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政策解读
教育部在将师生生命安全置于第一位的前提下,于1月29日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形势的发展,适当推迟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并做好学生工作。
河南省教育厅随后发布了关于网上教学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详细的各级各类学校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意见,并推荐线上课程资源及平台作为参考。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充分发挥网络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实现现代信息化技术在“互联网+教育”中的应用。
二、“倒逼”式线上教学出现的问题
2015年的政府报告就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即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其最早应用于实体经济的线上营销。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一直在推进电气化、信息化,从之前的黑板、粉笔到幻灯片、投影,再到白板、多媒体、智慧课堂的逐渐普及,每一个变化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开展教育部组织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时,各类在线学习平台整合调整、重装待发;广大教师紧急备课、线上直播;学生调适心态、积极配合。但是在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胡子眉毛一把抓”、线上教学模式化、“一刀切”等问题。
(一)线上平台技术层面
1.在网络使用高峰期出现卡顿、拥堵现象
随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线上教学的开展,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线上平台的自身建设及品质首先面临着考验。虽然各地教育部门推出了众多的免费线上课程资源,力求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但是随着中小学、高校依次开学,多数平台在周一到周五授课高峰期会出现App卡顿、网络崩溃等问题,以至于线上平台的后台维护人员不得不限制部分功能的使用,从而保障线上教学的正常进行。由于教师、学生、家长对于某些线上平台的承载度、服务质量、软硬件建设等并不满意,一时间,线上平台被推到了公众热议话题的榜首。
2.线上平台种类繁多,教师学生应接不暇、不知所措
以河南省高校推出的在线课程资源为例,主要课程资源平台有中国大学MOOC平台、智慧职教平台、学堂在线平台、超星尔雅及学银在线平台、智慧树网平台、蓝墨云班课平台、优学院平台。上述平台不仅有电脑端口还有手机App端口,且二者功能不尽相同。面对众多的线上平台,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熟练掌握,只能邊学边用;学生被动接受不同课程匹配的不同平台,对其操作使用更是难以迅速掌握。因此,在网课初期,各种问题频频出现,如授课教师忘开麦,45分钟全程无声;被抽点的学生找不到麦克风、打不开摄像头,只能打字等。
(二)主讲教师备课应用层面
1.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不强,准备不足
“互联网+教育”的理念由来已久,我国一直在推进教育智能化、信息化,智慧课堂、优质线上校本课程建设也一直在完善中。但是实际上,教师更倾向于采取“多媒体+板书”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则被动应付线上学习,线上平台课程建设流于形式。教师的软件操作技能和知识储备不足,线上教学初期在尝试摸索中边做边学,线上课程的创建实现对初次使用的教师而言比较困难。
2.教师对“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理解不当
“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虽然仅差一字,但却有着本质区别。一些教师对“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的解读不到位,不知道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产生了以下误区:一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等同视之,生搬硬套授课模式和思路;二是不负责任地将课程教学主导权完全交给线上平台,教师仅仅把学生匹配到线上课程中去,然后就对学生不管不顾,全凭学生自觉自律。
(三)学生参与层面
1.学生在线学习的软硬件条件参差不齐
学生分布各个地域,且他们的家庭条件不尽相同,虽然手机设备基本普及,但个人或者家庭电脑并未全员具备。因此,学生在参与线上课程时,客观条件不具备,且暂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克服改善。
2.学生在线学习自主性、自律性较差
2020年的寒假比预期的更长一些,学生在家里处于一种放松状态,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基本处于“掉线”的情况。在原本预期的返校变更为“停课不停学”后,在线上教学初期的新鲜感消退后,学生逐渐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呈现疲态,网上学习多流于形式,学习质量大打折扣。
三、与常规教育教学对比,审视线上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一)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方面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技术日渐成熟,这必然会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当这种融合达到一定程度,教育技术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它注定会融入新的教育理念或教育价值观[1]。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应牢牢把握好这个契机,充分发挥网络通讯和信息技术跨时间、跨地域的优势,尝试将科学技术与软硬件相结合,解决课程教学时间、空间、人员分离的问题,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教育改革与教师教学方面
“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区别于传统“言传身教”式的面对面的教育教学,智能化的教育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由线下变更为线上,更重要的是谋求改善和丰富学生对课程的认知与体验,即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宗旨。因此,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形神兼具,教师要界定好“教什么”——抓住契机,精简“应试”教育内容,多一些“应试”指导[2]。重点要放在“怎么教”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也就是彻底地从教师中心转移到学生中心,树立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3]。
(三)教育教学与学生自我能力方面
广大学生对于新形势下“停课不停学”教学工作的布置安排基本上能够较快适应。但是在师生、生校分离的实时线上教学中,由于缺乏监督管控,很多学习任务较大程度上需要学生自觉完成,而不少学生持懈怠的态度,对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课程教学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应该抓住当前的变革,在教师的启发、驱动下,丰富自我的学习体验,锻炼批判性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破冰隔空对话,抓住契机推进改革——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线上教学为例
在当前“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时代,教师应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4]。在课程设计方面,关注学生的诉求,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任务驱动的模式带动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的效度。
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线上教学为例:①线上平台选择了在师生中推广度较高的超星学习通,线上课程构建以自建课为主,辅以四川轻化工大学赵雪副教授的金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辅助学习的课程资源。②线上课程组织形式以课前发布任务,线上压缩理论知识讲授,侧重重点、难点分析阐述,关注师生实时交互与反馈,课下以话题讨论、心理测试、小练习等形式为主,注重学生在该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参与和体验,线上发布课后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其中,为了降低网络使用高峰对线上教学的影响,保证课程教学正常开展,在与学生沟通后,在使用超星学习通的同时,启用QQ群聊功能中的QQ电话分享屏幕功能,实现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课程教学中组织发起的各项活动均以QQ连麦或视频的方式实现,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知悉则从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查看。学生对于不清楚的内容可以从学习通自建课中下载PPT、课程大纲、速课等文字、音频、视频资源重复学习。
【参考文献】
[1]薛成龙,李文.国外三所大学线上教学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20(4).
[2]张春华.“疫情+网课”带来的危机与契机.江苏教育,2020(18).
[3]刘昱涛.關于保证在线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
[4]戴维·珀金斯.杨彦捷译.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田晓(1986~),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