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造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2020-04-12刘小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树高杉木生长量

刘小燕

摘 要:通过对比炼山和不炼山2种造林地清理方式的杉木树高变化,探讨炼山与否对杉木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第2年、第3年,炼山造林的杉木苗树高均高于不炼山,之后炼山造林的杉木树高低于不炼山的;炼山前期的树高增长速度大于不炼山的,后期不炼山的杉木树高增长速度大于炼山的;不炼山的杉木树高年平均生长量高于炼山的,分别为0.96m、0.84m,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炼山对杉木后期生长存在不利影响。

关键词:杉木;炼山;树高;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4-0097-02

Effects of Different Afforestation Land Clearing Methods on the Growth of Chinese Fir

LIU XiaoYan

(Jiangle County Forestry Bureau, Jiangle 353300, China)

Abstract: by comparing the height change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under the two afforestation methods of burning mountain and not burning mountain, the influence of burning mountain or not on the growth of Chinese fir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ight of Chinese Fir Seedling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year of afforest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hird year, the heigh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fforestation without burning; the growth rate of tree heigh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n the early stage of burn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er stage; the annual average height 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as 0.96m and 0.84M,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re are adverse effects.

Key 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Mountain burning;Tree height growth; Increment

1 引言

杉木是我國重要的造林树种[1],是福建省素有“两棵树”的主要造林当家树种之一,在闽全域内均有分布,适宜在福建特别是闽中、闽北地区人工栽植。目前,我国杉木培育已完成第3代[2,3],而以第3代位改良基础的第4代遗传改良也在福建开始进行,福建省在杉木培育工作方面始终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前列。近年来,福建省由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大量的人工、天然马尾松林遭到破坏,而杉木成活率高、成材率高、成本低[4],比较适合林农栽植,因此,在培育用材林树种选择时,他们会优先考虑选种杉木。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杉木栽培技术,提高杉木产量显得尤为重要。

造林地清理为杉木栽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改善林地卫生条件,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杉木病害的病原物、虫害虫卵等,有利于提高造林作业的效率。造林地清理可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其中生产中全面清理常用到“炼山”方式火烧清理,其优点是可以杀死采伐剩余物中的病菌、虫卵,对病虫害防治有一定作用,同时“炼山”后的山场卫生条件也较好,对整地、栽培工作更便利,但也带来一系列水肥流失、破坏生态、森林火灾隐患等负面影响。“炼山”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对于“炼山”造林后的杉木生长情况,目前有研究人员对“炼山”造林地清理方式下杉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5-8],但仍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58林班8大班4小班),试验组:炼山造林,对照组(CK):不炼山造林,面积各7.47hm2。年平均气温16.7℃,最高气温39.2℃,最低气温-5.9℃,全年日照时数1682h,无霜日298d,年降水量1676.3mm。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海拔高度220~380m,坡度25°,坡向西北,红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立地质量一级,适应杉木生长。

3 试验方法

3.1 造林地整地、造林 穴规格50×30×30cm,株行距为1.8m×1.8m;造林方式为植苗造林,苗木为一年生一级苗;造林时间为2015年春季。

3.2 数据调查 标准地20m×20m,采用样行调查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抽取30株调查树高,3个重复。自2015年造林开始每年夏季测量调查1次,数据统计至2019年共5个年份。统计杉木连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收集的数据用Excel 2003、DPS 9.5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造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树高年生长的影响 如图1所示,造林第2年、第3年,炼山造林的杉木苗树高均高于不炼山,炼山造林杉木树高分别为1.94m、2.64m;不炼山造林的杉木树高分别为1.61m、2.21m;造林第3年,炼山造林、不炼山造林杉木树高接近,分别为3.38m、3.34m;造林后第4年,不炼山造林杉木的树高高于炼山造林杉木树高,分别为4.73m、4.30m。

4.2 不同造林地清理对杉木树高连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的影响 如图2所示,造林后第1年炼山的连年树高生长量比不炼山的树高连年生长量高,分别为1.01m、0.73m,造林后第2年两者的连年生长量差距缩小,不炼山仅比炼山低0.10m;造林后第3年,不煉山杉木树高连年生长量为1.13m,比炼山杉木树高连年生长量0.74m来的高;造林后第4年,不炼山杉木树高连年生长量为1.39m,炼山杉木树高连年生长量为0.92m。

由表1、表2、表3可知,不炼山的杉木树高年平均生长量高于炼山的杉木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96m、0.84m,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5 讨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造林第2年、第3年,炼山造林的杉木苗树高均高于不炼山的,造林第3年,炼山造林、不炼山造林杉木树高接近;第4年,不炼山造林杉木的树高高于炼山的,其原因是炼山时候将枝桠、树桩等采伐剩余物就地焚烧后的灰分直接覆盖在造林地上,在造林的第2年、第3年为栽植的杉木苗提供了直接的营养成分,而不炼山的杉木林,在采伐剩余物还未完全腐熟进入土壤,在前2年的生长情况比造林来的慢,随着雨季降水、幼林未郁闭,炼山的林地大量的养分随着雨水等流失,而不炼山的林地采伐剩余慢慢腐烂演变成腐殖质进入土壤给杉木提供营养物资,第3年后不炼山造林杉木树高超过炼山的。

炼山造林第1年的杉木树高连年生长量高于不炼山的,第2年后两者的连年生长量均有下降,这与土壤中的养分消耗及养分流失有关,第3年不炼山养分开始因采伐剩余物的补充慢慢增高,出现连年生长量增长的情况,炼山杉木林由于采伐剩余物炼山后出现养分流失,其连年生长量不再大幅度提升,最终不炼山的杉木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也比炼山的高,可见炼山对杉木后期生长存在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俞新妥.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I.杉木研究的特点及有关基础研究的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01):87-96.

[2]俞新妥.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Ⅱ.杉木造林和经营的研究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02):179-188.

[3]俞新妥.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Ⅲ.杉木病虫害与材性研究综述及其研究方向[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03):283-288.

[4]张传钴.杉木人工林更新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8(19):155-156,139.

[5]崔飞,邓湘雯,邓东华,等.炼山造林后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动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06):63-69.

[6]黎卓林,谢三秀.炼山造林和捡带(不炼山)造林对杉木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2012(05):44-46,60.

[7]林开敏,俞新妥,何智英,等.炼山后杉木幼林生长动态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2(01):1-8.

[8]杨振,吴凯,李智,等.炼山后27年生杉木人工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格局[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8(03):344-349.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树高杉木生长量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人工福建柏胸径与树高关系的研究
不同种源马尾松树高与胸径生长相关模型研建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
不同坡位和造林密度对四种桉树生长的影响
华山松中幼林抚育和未抚育对生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