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运用

2020-04-10梁菲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设计要求建筑学

梁菲

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时代,人们生活品质得到很大提高,在此背景下,建筑物不能只停留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层面,还需要融入新技术、新科技为居民提供舒适、绿色智能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构建绿色环保家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基本要求出发,探索了绿色智能建筑在建筑学设计中的应用,以便促进建筑学的设计能够绿色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绿色智能建筑,建筑学,设计要求

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建设在我国迎来了高峰期,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充分展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对于工程设计及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在工程设计中是“牵头专业”,对于建筑的物理环境、空间布局、形象展示、功能设定、结构形式等起到了决定作用,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专业从方案制定到施工图设计同样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

首先,在区位方面,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周边齐全的安全设施、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计,同时,建筑的物理环境也应该得到满足,其次,规模要求方面,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要求,也使得绿色智能建筑的具有较强的针对定,但是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规模效益。一般情况下,面积大于两万平方米的建筑的经济性和适用性较好,其社会效益也能得到发挥,最后,在投资方面,绿色智能建筑的投资要比一般建筑高出10%-15%左右,但是由于绿色智能建筑的能耗低,在使用中的费用降低,也弥补了投资成本。

二、绿色智能建筑在建筑学设计中的运用

(一)建筑方案

①宜采用框架、框剪、钢结构形式,以开敞空间为主,大开间利于各功能区的灵活布局,远程会议室要有吸音设施。②有良好的视觉环境,形体简洁美观,立面色彩宜人,内部空间舒适,尺度合理。③为综合布线及功能用房留有足够的空间,如配线间、设备间、强弱电竖井和管道敷设空间等。④有一定的层高,保证屋内净高不小于2.6米,走廊净高不小于2.3米。⑤采用屋顶绿化,合理安排太阳能位置。

(二)建筑材料选用

建筑物的设计不仅要符合居民的审美标准,美观、整洁地展现出来,还应该在建筑材料的选取上符合节材与环保的要求。比如:充分利用建筑材料,尽量选用可以重复循环使用的建材,保证材料的利用率。门窗以及墙体的设计就应该选择可以重复使用的建筑材料。绿色智能的建筑设计需要结合建筑物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不仅要满足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环保性,还要选择可利用的废弃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要求。比如:可以将粉煤灰、海泥砖等作为墙体材料,利用废纸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保温材料,当地的麦秆,秸秆等设计成装饰材料等。

(三)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1、建筑遮阳

对建筑进行遮阳设计时,要考虑到玻璃材料的遮阳性能,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的南向、西向的外窗,玻璃采光顶及玻璃幕墙等处应该采用外遮阳措施,可调节式外遮阳是最佳的选择。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房间的日照要求及标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在建筑的南向及西向可以种植高大的乔木,还可以种植墙面绿化植物,利用植物来遮挡阳光,实现遮阳的目的。

2、采光與日照

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时,对日照的判断应该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如果是住宅建筑,日照应该满足GB50108规范及地方相关规定中的要求。进行建筑设计时,根据GB5003-2001标准要求,计算窗地面积比,如果比值较小的时候,对房间的采光系数应该进行计算。应该对建筑内部的自然采光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加强,例如采用屋顶天窗、天井、中庭等可以有效的加强内部采光,此外,在外窗设置散光板、反光板等,也可以将室外的光线引入室内。对于地下空间而言,也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来加强,可以将地下室设计为半地下室,能直接开窗采光,可以设计下沉式庭院,或者使用采光天窗、窗井等方式来获取自然光线。

3、通风换气

如果是群体建筑,那么各建筑立面要朝向夏季主导风向,而主要的房间要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建筑的剖面设计、平面空间组织及门窗的设置,要满足室内自然通风的条件,在夏季如果室外温度低于28摄氏度时,首先采用自然通风降温的方法,如果夏季室外温度过高,要防止热风大量进入室内,开窗的面积应该满足GB50352-2005通则中的规定,开窗位置应该满足穿堂风的形成要求,最好是选择在周围灰尘少、污染小、空气清洁的地方,如果是高层建筑,还应该考虑风速对窗户的开启方式的影响。

4、隔声降噪

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如果单体建筑对噪声不敏感,那么可以将其安排在小区的外围,小区内不应该有交通干线贯穿,如果建筑距离城市主干道比较近,要加强窗户、墙体的隔声性能,可以采用广告牌、阳台板等措施来阻挡交通产生的噪声。如果对高噪声比较敏感的建筑,尽量不良邻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噪声源设置在地下,在设备的选择上,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低噪声设备,在设备、系统、机房、管道处,应该采取有效的消声、隔震、减振措施,对于民用建筑而言,室内背景噪声及墙体隔声性能要满足GBJ118-88规范中的要求,可以采用阻尼板、弹性吊顶及浮筑楼板等措施,医院、学校、旅馆、住宅的门厅,走廊的顶棚及墙面最好采用吸声材料,大型建筑应该采用吸声顶棚,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人为噪声的影响,如果空间面积较大,且人员流动较大的空间,吸声顶棚面积应该占据顶棚总面积的75%以上。

5、室内空气质量

由于建筑材料中,很多都含有有害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该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对于人员密度变化大或者是人员密集的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监测系统应该具备检测进风、排风的工作性能,最好能与室内空气污染监测系统兼容,这样就能够实现自动调节通风系统的功能,对室内主要功能区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与分析,如果浓度超标,实时进行报警。如果房间功能中,存在污染的问题,可以单独设置排风装置,如果是公共建筑,且设置有吸烟室,应该单独设置通风系统,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计算综合污染物含量,防止过度装修,人造板材、壁纸、胶粘剂、化纤地毯等尽量少用,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添加有甲醛树脂的产品也应该严禁使用。

(四)无障碍设计

①建筑设计时,各部位的设计均应符合《城市道路与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规定。为行动能力低下的居民提供回归和参与社会的可能。②新建的住宅建筑宜全部按照无障碍的模式设计建造。以较低代价和较多方便应对随机事件的发生。③在人员密集的体育建筑、观演建筑等公共场所,应重视陪伴席位数(车位)与无障碍席位(车位)数比例。④无障碍设施及通道附近应设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识牌。⑤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应一次建设到位,不得二次设计、二次施工。

三、结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绿色智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建筑设计中要巧妙融入绿色智能设计,严格遵守绿色智能的设计理念,提高智能设计水平,保证建筑质量。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智能、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南,李湘洲.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一体化发展[J].建材发展导向.2010(4).

[2]苏婷婷.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作者身份证号:452224198703220047

猜你喜欢

设计要求建筑学
超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要点
点支式玻璃幕墙
中职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类型及其设计要求
诗意的空间想象──托马斯·萨拉西诺的乌托邦世界
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改探讨
民用飞机外部标记分类和设计要求研究
从安全角度浅述架车机的设计及使用
“新常态”下对建筑学人才培养的思考
建筑学名词审定预备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