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

2020-04-10高尔谦

新长征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领域发展

高尔谦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以第五代移动通讯简称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5G商用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球5G布局正在抢占先手

当前,依托以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全球各大经济体的普遍共识和共同战略选择。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将5G作为数字经济战略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一场从超前研究和部署5G网络,到普及5G应用的创新与合作发展大棋局布局已经展开。

从全球5G应用情况看,整体上处于初期阶段。从我国情况看,2020年5G商用服务将正式推广。我国在频谱资源、基站站址数量及建设能力、消费者的认知和需求、行业与企业的参与度、政府的支持等方面世界领先。

5G应用将带来各领域的深刻变化

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技术特点。相对于4G通信技术,5G能够提供至少10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5G应用将以全新网络架构,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成为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5G应用孕育着潜力巨大的经济产出。预计2020年、2025年、2030年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4840亿、3.3万亿、6.3万亿元,10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2020年、2025年、2030年间接产出将分别带动1.2万亿、6.3万亿和10.6万亿元的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

5G应用将有效带动产业发展。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将支撑传统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等生产流程的全面深刻变革,助力传统产业优化结构、提质增效。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将放大5G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带动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5G应用将显著促进信息消费。5G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广泛连接,不仅直接推动5G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产品消费,还可培育诸如超高清视频、下一代社交网络、VR/ AR浸入式游戏等新型服务消费。

5G应用将创造大量具有高知识含量的就业机会。5G的广泛应用,将使传统行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电信运营和互联网服务企业将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5G对就业的间接贡献具有倍增效应。预计2020年间接带动约130万人就业;到2025年间接带动就业近700万人;到2030年间接带动就业岗位将超过1150万个。

5G技术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5G具有海量通信技术特征,将使其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应急抢险等诸多物联网领域,发挥以传感和数据采集、实时解析为目标的优势功能,通过给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与应急处置等行业带来新型智慧应用,将极大提高社会管理效益和增强安全防护能力。

倾力打造5G创新发展生态链

5G应用与发展关键在创新,根本动力也在创新。推进5G创新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以创新合作挖掘增长动力,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同推动作用,不断提升 5G 创新能力,确保 5G 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依托技术创新在5G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求突破。首先要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焦5G发展核心,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打造一批拳头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强化基础性建设,围绕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集中攻关,形成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以更开放的心态、更有效的方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密切、深度合作,汇聚群智,共同构建开放型创新生态链。其次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推动5G共享发展。引领企业跻身新一代移动通讯全球化的竞赛浪潮中,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抢占制高点。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完整性,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共享5G发展红利。

加快5G与相关领域的融合创新,促进 5G 产业生态健康运行与发展。5G的生命力在于应用,为此必须大力推进5G 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尽快使其全面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价值转化。加快5G技术在工业、农业、交通、物流等垂直行业的应用,助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新生业态的快速发展。加快5G在日常生活、公共服务、智慧城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通过多样化的融合创新,推动5G 应用进一步满足人们多种智能化、個性化、便捷化的服务需求,推动产业界从制造、服务到应用的全方位变革。

健全技术和管理安全体系,提升5G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安全是确保5G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接入方式、设备形态的多元化以及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对5G网络和信息安全提出了高可靠的要求。解决5G安全问题应坚持技术和管理并重。加强5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安全的整体布局和综合防控能力建设,基础信息网络与安全防护设施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分级分类强化安全保障。不断深化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客观评估5G网络安全风险,共同推进5G网络安全标准架构制定和风险评估认证体系建立,确保5G网络高效、安全、可靠、稳定。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和移动互联网安全标准规范,建立起涵盖5G网络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场景安全、数据安全的多层次5G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升5G在终端、网络、平台、应用层的安全防护能力。

加强资金和人才等要素保障,持续优化5G产业发展环境。一方面,加大财政和金融扶持力度,统筹相关专项资金,支持5G网络建设、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示范应用。发挥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各类投资基金、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向5G产业倾斜。另一方面,强化人才支撑,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加强信息通信前沿领域学科建设,鼓励高校加强5G、量子通信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挥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协同作用,大力培育全面了解5G技术及应用的创新型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加快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引进一批通信领域高水平的研究型专家和具备产业经验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围绕5G应用创新创业,创造共享5G发展的新机遇。

责任编辑/柳   絮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领域发展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