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控战犹酣 复工复产忙

2020-04-10宗言

新长征 2020年4期
关键词:复产防控疫情

宗言

“您好,请保持1米间距排队测温,公司各区域已进行消毒,请您安心入内。”每天早上,这样紧张有序的场景都会在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各办公楼和生产基地出现。在卡车总装车間,工人们在工位上娴熟地装配着解放重卡,生产秩序井然。公司整车生产E线的工长郭志伟说:“上班之前,公司为我们购置了口罩,厂里进行了复工演练,各项防护措施非常全面,每天工作很踏实。”2月10日,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公司全面复工,生产一线出勤率达94%,加上部分处于隔离期的外地员工,98%的员工已返回公司所在地,最终取得了复工后计划完成率100%、两周累计生产整车11886台的成绩。同时,各分(子)公司还结合自身特点,实施多项特色防疫举措:商用车开发院为每位员工发放了包含酒精棉片、医用手套、消毒喷壶、体温计在内的“爱心防疫包”;卡车厂自制了兼具隔离、通风、防火等诸多功能的“看板式”室外吸烟点。截至2月24日,公司复工两周以来,计划完成率100%,最高日产1249台,同比基本持平。而这,只是我省各地打响复工复产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2月16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听取专项工作组的情况汇报,会商研判当前我省疫情形势,研究部署下步疫情防控工作。

省委书记巴音朝鲁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各司其职、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省疫情呈现趋稳态势,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初见成效。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处在十分关键的阶段,必须在前阶段防输入防扩散的基础上,精准施策、科学防治,迎接和应对好复工复产考验,严防新一轮疫情输入和扩散。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准确研判形势,保持清醒头脑,把各方面工作考虑得更周全,各方面准备谋划得更充分,各方面措施落实得更严、更细、更实、更到位,毫不放松地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截至3月12日,全省303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剔除季节性等非疫情影响因素,已有2703户企业复工,复工率达到99%;员工返岗率达到81.4%。其中,全省500户重点企业有488户复工,复工率达到97.6%,在未复工的12户企业中,有6户为季节性生产企业,其余6户企业因技术改造、企业重组等原因未复产。吉林石化、首钢通钢、吉林油田等493户重点企业春节和疫情期间保持连续生产,中国一汽、中车长客等重点大型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工业企业复工打卡。”“抓重点行业、抓重点企业、抓重点园区。”在工信部召开的全国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上,我省重点汇报了全省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进展情况及具体做法。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工信部将进行总结推广。能够在全国会议上进行交流,得益于我省在推动复工复产方面抓准、抓实、见实效。

在全省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全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抓”“三早”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大会对下一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全面启动了新一年“三抓”“三早”行动。战“疫”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场总体战,更是一次大考。“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早开工、早落地、早见效”,我省已按下“启动键”,稳步开启新征程。连日来,随着我省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密集推出,提振了各方信心;众多企业防疫有力、复工有序。政企同心发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春市: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长春市一方面坚定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必胜信心,紧盯重点方向、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把精准防控措施落实落细,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另一方面,建立起适应疫情防控的生产、生活、工作方式和机制,把疫情影响降至最低,落实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市工商贸企业复工率每天都保持递增,整体呈上升趋势。截至3月中旬,全市二三产企业累计复工2283户,复工率8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979户,复工率95.6%;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企业复工253户,复工率90%;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复工1051户,复工率84.6%。

3月初,长春市共筛选确定“三早”项目407个,比去年增加88个,其中新建项目162个,续建项目245个,4月底前,全市“三早”项目总数将超过500个。连日来,全市深入开展“专班抓项目”,对项目开展包保服务,列出清单解决项目问题,将减免税费等政策列出具体流程、要件和责任人,让企业和项目享受政策红利。1月至2月,全市20个内资项目资金到位53.4亿元,推行“不见面”网上招商对接企业百余户,对万科装配式产业园项目等百余个已签约和续建项目推行“不见面”审批,加快企业注册、项目落地和项目开工等前期手续办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吉林市:稳中求进,加速复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的要求,吉林市及各县(市)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速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早春初至,乍暖还寒。在吉林黑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包加工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运转作响,制菌工人们面戴口罩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的生产画面振奋人心。“复工以来,我公司日均产能在六七万袋,复产率已达85%。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快实现满负荷投产,实现2020年开门红。”公司总经理赵明珠对生产充满信心。

疫情当前,时不我待。吉林市对各县(市)区、开发区续建项目进行全面摸排,特别是对冬季不停工项目加强调度跟踪,逐项建档立卡,督促帮助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推动具备条件的项目尽早复工建设。至3月初,扣除50户季节性及非疫情影响的停产企业,吉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达到94.3%,蛟河市、丰满区和中新食品区复工率达到100%,永吉县、舒兰市、船营区和吉林高新区复工率达到95%以上。被列入重点调度的50户企业,已有48户恢复生产,复工率达到96%。

四平市:英雄城中忙复工

疫情期间短暂的“安静”后,机器声再次响在英雄城的上空。在严格防控的“安全模式”下推进复工复产,四平市主动作为,突出靶向施策,做到政策有力度,帮扶措施既管用又实用。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复工复产更加有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转更加有序有效。强化疫情防控期间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指导各地、各项目单位落实防控措施、加快复工进度。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位市级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名项目专员、一抓到底”专班机制,市项目中心实行“每日一更新、每周一上报”动态调度机制,实时掌握全市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入库等进展情况,积极协调破解土地、资金、原材料等方面瓶颈。

截至3月上旬,四平市17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扣除11户季节性停产企业、5户非疫情原因未复产企业,应复产企业数158户,已复产156户,复产率98.7%;复产企业职工总数26296人,已上岗人数20275人,上岗率77.1%。

辽源市:战“疫”同时复工忙

连日来,辽源市按照“分区分级精确防控、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要求,千方百计给政策、出实招,着力破解企业复工复产难题。在精准有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预期、稳外贸、稳外资,变压力为动力,经济发展不停步。在辽源市委、市政府部署下,一系列举措接连出台,机器声响起来了、工人们忙起来了,生产速度快起来了、企业发展信心愈发足起来了。

一汽富奥制泵分公司复工以来,上千名员工已经习惯了新的入厂方式:每日3次定时测量体温,并且全部记入体温测试表。工作全程佩戴口罩,定时消毒各个工作区域,不漏一员、不漏一角。“员工返工情况良好,基本不会因疫情减员。”公司负责人说,目前公司已全面恢复生产,运转顺畅,正在抓紧推动新项目上马。截至2月底,辽源市规模以上企业复工92户,复工率94.4%,复产率74.4%。

通化市: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随着复工复产号角吹响,通化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强力推动,坚持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制定下发《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意见》《通化市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和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加快实施“十大行动、百项工程”。全市上下积极响应,多措并举战疫情、复生产,稳运行、促发展。

按下复工复产“启动键”之后,通化金马药业员工上岗有了新流程:检测体温,换好工作服,戴上口罩、手套,消杀后有序进入厂房车间。经过一道道严格的防疫程序,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作业。“二道江区委、区政府积极为我们争取验收,还协调长客公司提供5辆大客车用于员工通勤。”公司副总经理邹向东流露出感激之情,公司在通化市二道江区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于2月15日开始验收,16日就实现复工,目前车间运转正常,全力确保今年生产计划圆满完成。至3月初,通化市17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4.4%。

白山市:山中引擎隆隆启

无惧冰雪,春将来到。白山市工业企业因疫情而暂停的机器轰鸣声,正伴着抗击疫情阻击战的信心,在春的气息中隆隆响起。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在进行防控疫情的充分准备之后,于2月12日正式复产,努力满足市场需求,保证产品供应;吉林中加雪糕棒制造有限公司包装车间生产线上,员工口罩、防护服一应俱全,甄选包装有序进行;抚松金隆木业工业园区内“全副武装”的公司员工保持距离,井然有序测量体温、登记,到岗到位;农夫山泉靖宇水厂全线启动,抓紧完成来自上海等地的客户订单;葵花药业临江公司争分夺秒,新建厂房内部装修快速推进,项目投产进入“倒计时”。

为加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白山全市上下形成思想共识,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安全的原则底线,在风险可控、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步伐,切实做到应复尽复、应动尽动。至3月初,白山市145户规上工业企业復工,去除季节性和政策影响停产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7.97%、复产率90.2%。从重点行业来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中通化矿业集团、吉坤矿业、兴源煤业等企业均已复工生产。酒饮料制品业中农夫山泉、森工泉阳泉、恒大长白山矿泉水等16户重点企业开工复产。医药制造业复工率100%,其中防疫类药品达到正常产量的150%。木材加工业、硅藻土开采及加工业复工率达100%。

松原市:就业服务不打烊,复工复产加速忙

2月15日,松原市就业服务局门口来了一批特殊的乘客,他们一行共66人,在经过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后,登上赴安徽马鞍山农民工移转务工专用车,通过政府包车的形式,即刻启程奔赴中国十七冶集团马鞍山项目区复工。这66名乘客是来自松原市各乡镇的返乡农民工。在松原市就业服务局的帮助下,他们这次劳务对接之旅有些特殊,不仅要实现高效精准对接,还要保证安全有序协作。“我们在组织劳务人员输出前要进行统一健康检查,然后再组织包车,点对点将员工输送到安徽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风险。”松原市就业服务局负责人介绍。

为尽快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松原市各地就业服务部门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在严格审查务工人员健康状况后,采取“统一包车、统一餐饮、统一防护”,以“点对点、一站式 ”专车送进厂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转移就业输送,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安全健康上岗。至3月初,松原市各地已组织向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重点用工企业输出农民工1000余人。

“哒哒哒”齿轮咬合着传送带,一盒盒灌装好的饮料送往流水线下游,机械臂自动将产品码好,叉车工人最后将货运往货车上。在吉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些打包好的饮料将被运往全国各地经销点。“卡了这么久的生产线,终于开始动了。这还得多亏松原市人社局送人到岗,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订单有了着落,企业才能良性循环发展。”看着开足马力的生产线,公司负责人说。

人力得到保障,企业才能回到正轨。为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解决企业用工荒、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及就业政策宣传落实等问题,松原市就业服务系统主动当起“店小二”,在松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导下,积极将各项帮扶政策执行落地。截至3月上旬,松原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5户已开复工生产215户,剔除季节性等非疫情因素影响,开复工率96.8% 。

白城市: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企业复工复产的高峰期。为了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白城市每日对企业复工情况进行调度,全力做好企业生产要素保障,为企业生产提供保障。为解决生产资料运输难的问题,工信、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了快速协调机制,制定了《关于防疫期间工业企业复产物流运输车辆通行操作流程》,为生产资料运输开辟“绿色通道”。

从2月17日国电龙华白城热电厂石灰石告急,到18日第一批原料运入厂区,仅仅用了24小时。这期间,白城市工信局、洮北区政府积极为热电厂协调原料,最终在白城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协调到1500吨石灰石。热电厂生产部负责人刘余江介绍,石灰石是保证电厂环保排放指标的重要原料,因疫情防控,物资外进困难,库存又消耗殆尽,政府的及时协调,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转。截至2月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复工129户,复工率84.9%;剔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影响,复工率92.8%;返岗员工12781人,复产率84.3%。全市能源、医药、纺织等3个行业,复工率100%。

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白城市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至3月中下旬,共安排“三早”项目4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0个,年度计划投资106.3亿元。24个新开项目中,光伏领跑基地二期、洮北营养米粉、通榆新发风电、大安牧原生猪养殖等12个项目已完成前期手续,其余12个项目正在办理。

延边州:海兰江畔掀起“复工潮”

为打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场“硬仗”,延边州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防疫的同时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疫情期间复工,做好防护至关重要。延边州实行“严肃落实责任、严抓防控教育、严防疫情输入、严密人员排查、严厉聚集管控、严保物资供应、严格清洁消杀、严控舆论导向”的管控措施,抓好企业返岗员工的排查和医学观察,严防复工复产可能造成的疫情输入。出台“企业疫情防控十项制度”,指导各复工企业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抗击疫情不松懈,招商引资不止步。延边州还积极开展网上招商、网上洽谈,采用电话、微信、视频会议等形式加强与客商沟通联络,加大项目整合和网络发布力度,及早动手、全面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将疫情对全州招商引资的影响降到最低。截至3月初,全州复工复产企业3633户,返岗人员100342人;全州2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249户,返岗人员46208人,复工、返岗率分别达到90.5%和86.2%。50户重点监测企业复工49户,复工率达到98%;全州255户“两上”服务业企业复工198户,复工率为77.7%;全州62户地方国有企业,除2户因疫情防控需求和季节性停产企业外,其余60户国有企业全部复工,复工率达到98.6%;全州321户重点交通运输及物流快递企业(含各大快递分支机构)复工298户,复工率达到92.8%;州内31家银行机构、7家证券机构全部复工,29家保险公司复工27家。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项目建设影响,延边州组织项目属地政府及各级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与项目投资主体负责人电话协商,逐个项目落实开工日期和投资安排。截至3月中旬,全州计划实施的20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中,183个项目经电话沟通已明确能够如期开复工,保证投资计划不变、投资额不减;17个项目虽然受疫情影响延缓开复工并调整投资,但调整后投资额增加2.8亿元。延边州还建立项目建设专班机制,每日调度谋划储备、落地开工、资金到位、竣工达产等情况。同时,强化网上审批,规范在线审批平台运行与管理,确保项目申报工作快捷、高效,力争于4月末完成全部项目前期要件。同时,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州级领导包保推进机制,继续组织开展项目开复工百日攻坚活动,确保到7月中旬新上项目开工率达到80%以上,续建项目复工率达到90%以上。

长白山管委会:复工招商两不误

疫情防控期间,长白山管委会主动作为,统筹“三早”项目落地复工。截至3月中旬,共计划实施16个5000万元以上的“三早”项目,其中新建项目7个、续建项目9个,总投资额5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8.3亿元。为了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了项目服务中心,对项目的前期审批进行“一站式”服务。与项目相关单位、部门也都主动出击,当起了项目落地的“服务员”。

重大项目相继复工,招商引资也不放松。通过屏对屏、线连线的“云招商”,相隔千里的双方通过视频一同探讨长白山的未来发展方向,了解项目落地的进展和难点,打破交通壁垒,迅速推进项目落实。将项目洽谈变“面对面”为“线连线”,项目审批变“上门报”为“网上批”,项目发布变“线下”为“线上”,项目跟踪变“实地”为“平台”,联络感情变“拜访”为“信函”,解决困难变“事后”为“事前”。长白山的“六变”新理念,让招商引资逆势上扬,目前已有15个项目通过网络完成17项前期审批,并通过主流媒体大范围发布8个亿元以上招商项目。

公主岭市:精准战“疫”,统筹复工

面对疫情,公主岭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联防联控。与此同时,统筹抓复工,“六个必须”“五个坚持”“三保一统筹”“十百千万”包保工程、保障“菜篮子”等一系列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发展的工作举措次第展开。

吉林长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作业流水线运行平稳。“为确保万无一失,2月11日,我们公司也是经过全面‘体检合格后复工生产的。”公司辦公室主任赵光伟说,“做到市里要求的‘六个必须和‘五个坚持外,开发区管委会还给每户复工企业加了‘保险杠,就是指派‘一对一的包保责任人,每天都要入企进行防疫工作的反复检查,做好全面防控工作。”已在公主岭落地10年的长华汽配,主要为奔驰、宝马、一汽大众、一汽轿车、红旗等主机厂生产轿车柱饰板、行李箱锁护板等多种塑料装饰件。至3月初,公司复工人员达70余人,都在“全副武装”下抢工期、追进度。公主岭市还坚持精准防控与确保增长“双管齐下”,逐步恢复企业生产秩序。至2月中旬,全市已开工企业29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7户。同时,全面启动“三抓”“三早”行动,把项目建设作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奋力攻坚全年目标任务的重要抓手,全年拟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27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14个,亿元以上项目88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确定“三早”项目50个。

梅河口市:稳步推进复工复产

返岗复工、降本增效、保障供应。2月10日,梅河口市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号角。为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都要赢”的目标,梅河口市重新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增设企业复工和项目开工工作组,做到防疫不松劲,复工加把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梅河口市阜康酒精有限公司,员工入厂、上岗、下班全部实行体温检测,严格执行消杀程序,生产车间内运转有序。公司总经理崔喜贵表示,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乙醇消毒酒精,公司加开2条生产线,产品销往浙江、北京、黑龙江等地。同时为武汉200个社区、100家医院免费供应乙醇消毒酒精。

吉林四环制药及时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将健康、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一人、每一处,有序推进工厂正常复工生产。吉林谷红制药针对制剂车间196名复工生产人员,实行上下班测量体温和分时段单桌就餐等制度,筑牢企业疫情防控网,企业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流水线上调试、组装、包装工序有条不紊。截至3月中旬,梅河口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户中,已实现复工复产的70户复工率达100%,复产率达87%;全省重点调度的25户企业已全面复工;重大项目如期按时开工复工。全市今年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23个,总投资667亿元,全年将完成投资23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2个,新建项目81个;重点推进投资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5个,总投资461亿元。计划4月末之前,全市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达到100%,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60%以上。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吉林省委、省政府快速反应、紧急动员,书写了复工复产的吉林速度;企业勠力同心,打好防疫阻击战,打好复工攻坚战。伴随春天的脚步,吉林人民有能力、有信心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责任编辑/滕   飞

猜你喜欢

复产防控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