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固体酒精”实验的新方法
2020-04-10郝蓓李德前
郝蓓 李德前
摘要: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油脂”的教学内容中安排了利用皂化反应原理制备肥皂的学生实验。将制备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用乙醇洗涤时发现有果冻状的物质生成,经研究该果冻状物质即为固体酒精,由此实验意外事件总结出用油脂制备固体酒精实验的新方法。
关键词:油脂;皂化反应;高级脂肪酸钠;乙醇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 04-009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 1008-0546.2020.04.026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油脂”的教学内容中安排了利用皂化反应原理制备肥皂的学生实验[1]。由于制备过程中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碱性过强,而且高级脂肪酸钠易溶于水,因此有学生使用乙醇洗涤以除去碱性。但是在使用乙醇洗涤过程中发现有果冻状物质产生,这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种果冻状物质成分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二、理论分析
我们知道,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白色固体高级脂肪酸钠(该原理可用于制取肥皂),有关的化学反应如下:
R1COOCH2
R2COOCH + 3NaOH
R3COOCH2
CH20H
R1COONa+ R2COONa+ R3COONa+
CHOH
CH20H
由于高级脂肪酸钠含有亲水基团(- COO-)和憎水基团(-R)的特殊结构,使其既可以溶于热水也能溶于热乙醇中,但其在冷水或冷乙醇中溶解度很小。因此,溶于热乙醇中的高级脂肪酸钠在温度降低时就会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并且酒精充填在高级脂肪酸钠中,于是便形成了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
综上分析可知,前述果冻状固体极可能是硬脂酸钠与乙醇的混合物,即固体酒精的主要成分[2]。
三、实验过程
1.實验用品
药匙、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铁架台、酒精灯、无水乙醇、猪油、氢氧化钠、氯化钠。
2.实验过程及解释
(1)将市场上买的猪油先用水煮沸,静置冷却后取上层油脂用于实验。将猪油先用水煮沸取上层油脂,此种方法处理后得到的水解产物含杂质较少。
(2)用电子天平秤取油脂10g,放于烧杯中,加入lOmL无水乙醇,用酒精灯微热,使油脂完全溶于乙醇之中。油脂不易溶于NaOH水溶液,加入乙醇是为了增加油脂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加快皂化反应进行[3]。(见图1)
(3)称取59氢氧化钠固体溶于lOmL蒸馏水中配成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步骤(2)的混合液中,微热使油脂充分水解,水解后的混合液略显黄色。(见图2)
(4)称取15g氯化钠固体配成饱和溶液,缓慢倒入水解液中,搅拌静置,上层有白色固体析出。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会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析出的高级脂肪酸钠呈白色颗粒状固体。(见图3)
(5)用药匙将白色固体放入40mL无水乙醇中,微热使固体在乙醇中完全溶解。将固体取出放入乙醇溶液中,因高级脂肪酸钠不能完全溶于乙醇,故需小火微热处理使高级脂肪酸钠完全溶于乙醇。(见图4)
将溶解后的液体分两份放入烧杯巾,一份放入冷水巾快速冷却,一份自然冷却。混合液若使用冷水快速冷却,则得到块状乳白色固体;若自然冷却,则得到透明果冻状固体,两种固体点燃后均可燃烧。(见图5-7)
四、实验优点
(1)该实验相对简便,安全可靠,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益;既可以作为演示实验,也能用于学生实验。
(2)学生不仅能学会肥皂的制法,也能掌握固体酒精的制备方法,而且制得的固体酒精更具有实用性。
总之,我们化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做好课本实验,更要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巾的“意外现象”和“异常情况”,这是教学生成的极好机遇,往往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和探究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意识。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
[2] 莘彬锋.探究固体酒精的成分[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8(10):28-29
[3]柯军霞.肥皂的制备实验的教学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7(0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