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摒弃“告知式”教学,概念课上出新花样

2020-04-10臧楠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深刻概念教学直观

臧楠楠

【摘要】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概念构建的认知规律,基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设计教学,无痕整合旧知与新知,将概念教学深刻化,摒弃“告知式”的枯燥教学模式.

【关键词】概念教学,直观,深刻

纵观小学数学的教学,不少教师认为概念课教学不如计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来得重要,所以存在随意的态度,这就直接导致了许许多多的概念课变得浅显,枯燥,甚至是杂乱无章.而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做题正确率无非与概念不清晰,方法不优化这两个原因有关,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将概念课和计算课放在同等的地位上.整体把握小学教材,拉长学生学习的触角,无痕整合教学方法,让课堂探究更精彩,让概念教学更深刻.

一、巧用几何直观,打通小数意义节点

《小数初步认识》常见的是“告知式”教学如3角=310元,310元也可以用小数0.3元表示.像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小数.这样的告知式概念教学,对孩子来说,平淡无奇.视觉上听觉上甚至是思维上都没有强烈的冲击,这样的上法割裂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在学生的脑袋里,只有整数分数小数三大板块的分类,更甚者是根据它们的书写形式去区分的.而下面的教学设计反其道行之,直接推出一个极有挑战的问题:如果把下面每个图形看作1元,你能想办法在图形中表示出0.3元吗?这个问题能“逼”着学生尽力调用所用知识经验去解决,能充分暴露孩子心目中对“0.3元”最原生态的理解.

0.3元表示什么?这是一位小数的意义,其本质就是平均分成10分,表示这样的3份.而学生已经有了什么?其一:知道了3角可以标识成“0.3元”、1元=10角,其二: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分,其中一份就是110,2份就是210……显然,这两者的整合、贯通,就是一位小数意义的生长点.因此,设计“如果用一个图形表示1元,你能想办法在图形中表示出0.3元”的问题,正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已有认知的理性考量.

几何直观在小数意义理解中功不可没,当然更离不开一系列直指概念本质的好问题,① 为什么表示0.3元一定要平均分成10份呢?② 图形不同、分法不同,为什么都是0.3元呢?③ 0.5,0.7,0.3,…这些小数不同,在表示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④ 0.3米,0.3千克,0.3天,单位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正是这些问题,把不同的图形、不同的分法,不同小数,不同的单位,汇聚起来,通过交流、辨析,实现了多元化表征与互通,深化小数意义的理解.这样的概念解释,为一位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感悟形象事例,体会抽象的负数意义

由于负数的抽象性,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儿童还处于直观形象向逻辑抽象的转变阶段.数学的抽象理解需要通过直观感性的素材加以阐述.因此,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间对自己的儿子所叙述的断断续续遗言:“爸爸这一辈子马上就要结束了,可是没能给你留下什么,我留下了200万块钱……的债.”听完这个故事,孩子们都笑了,于是,学生很自然地运用已学的知识200万元和-200万元来表述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负数的fù,在汉语大词典中同音的有:副,付,富,父,妇,负,复,同学们觉得选择哪一个汉字更合适呢?学生们充满惊奇,这不是一堂数学课吗?怎么考起了选词填空啊,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从负数的意义上去考虑,负数是和正数相反的意思,所以选择负.之后,结合竖式数列的再造,成为一支温度计,在温度计中理解了温度的形成,并进一步获得对负数的认识.抓住两个简单的温度和数轴材料,纵横联系,融会贯通,一题多用,紧扣负数的意义,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给学生来了一场饕餮盛宴.

三、精选身边素材,辨析“近似数与准确数”

数学书封面的宽为187厘米,它可以有兩个近似数:190、200,为什么可以有不同的近似程度?这样一个身边的例子,是教学概念课极好的素材,学生有尺子,有教材,所有的探究过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尺子:一种标准是10另一种标准是100,也就是说:十个十个地数187接近190,一百一百地数187接近200.原来是标准不一样.在真真切切的实际操作中感悟近似程度不同是因为标准的不一样,这样的感悟说不清道不明,只可身教不可言传.

接着教师再追问:“那我们一开始说的187厘米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呢?”学生恍然大悟,当精确程度更细致的时候,咱们的187厘米同样也是一个近似数.帮孩子们突破了两大误区:① 近似数一定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吗,② 前面加上“大约”的数才是近似数吗.与其说是学生的误区,其实是大多数教师也存在的误区,反思我们在近似数的教学中,片面理解概念固化学生的思想.概念讲解抽象笼统,认为出现“大约”就是近似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这里的认识小数,认识负数,认识近似数,对孩子而言,都是无比抽象的概念课,数学概念的教学是一个不断建构和解构的过程,它不仅仅需要深化学生脑海中的认识,更要在学生逻辑思考中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找到每个孩子胸中的那个小火星,给他氧气和空间,思维之火就会熊熊燃起.

猜你喜欢

深刻概念教学直观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一片树叶启情思
浅谈作文立意
学生写作积极思维品质的构成与培养之探索
刍议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