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立意
2016-12-22施秀金
施秀金
摘 要: 文以“意”为主,可是某些中学生作文时往往不注意立意。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立意要正确、新颖、深刻、有创意。
关键词: 作文立意 正确 新颖 深刻 有创意
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更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文以“意”为主,可是某些中学生写作文时往往不注意立意,即不知道作文该写什么。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1]中心,即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叫主题思想或主旨。一篇文章的质量、价值,关键在于“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所以千古传颂,是因为作者表达了忧国忧民这一思想。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品之所以历久不衰,受人欢迎,是因为它们表现了深刻、新颖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因此,要让学生明白,写好一篇文章,动笔之前,必须考虑好立意。
什么是立意?立意是作者写一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内容表达出来的意见或中心思想。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才有依据,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立意呢?
一、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要健康,对生活有独特的感悟或发现;二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落笔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在文章中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鞭挞什么,而且必须按题意要求确定主题。正确的主题来源于健康的思想。要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文如其人,没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就写不出立意正确的好文章。
主题的正确,是一篇文章成功与不朽的重要条件。否则,不管语言怎样生动,表现技巧怎样高明,如果思想内容是错误的,就不是好文章。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提炼出不同的主题以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确立正确的主题。例如,阅读下列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一台大型电机出了故障,公司请来当时侨居美国的德国机电专家斯坦麦茨来解疑。斯氏两天两夜待在电机旁,这儿听听,那儿看看,还不时地进行计算。最后,他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让修理工把电机打开,沿线把里面的线圈减少十六匝。电机故障果然排除。说到酬金,开口便是1万美元,经理愕然,拿修理明细表请他填写,斯氏写道:“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而要知道线画在哪里,则要9999美元。”斯氏的幽默终于使经理领悟了,依价照付[2]。
这件事引发了我们怎样的思考?A.电机起死回生的启示;B.知识就是力量;C.汗水孕育成功;D.经理的愕然和领悟;E.一条线的价值。如果能从这几个角度提炼出不同的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立意都是正确的。反之,如果从斯坦麦茨贪财、斯坦麦茨乘人之危等角度立意,思想内容就不正确。
二、立意要新颖
立意仅做到正确是不够的,如果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大家都雷同,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颖。例如以“手”为话题,可以从哪些角度立意呢?(1)人们古时候用手走路,直立行走以后,解放了双手,让双手来制造工具并从事生产劳动,我们就会联想到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创造了世界。(2)十指连心,缺一不可。我们联想到团结就是力量。(3)心灵手巧,手巧取决于心灵。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才能增长知识、智慧。从以上三个方面思考,角度不同,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不一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3]。我在作文课上布置了这样的一道作文题目:你对绿色有哪些体会、思考、感悟或幻想?请以“绿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学生由绿色联想到春天,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绿意无边的景色写得很美;有的学生说绿色象征生命,寓示和谐,蕴涵诗意;有的学生呼唤绿色归来,在遗失中寻找绿色的美好;有的学生写到绿色的心情、绿色的健康,让人生与绿色拥抱;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的学生写到在历次的抗灾抢险中身着绿装的人民子弟兵,在废墟之上搭起绿色的生命之舟,绿色的信念,绿色的家园……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发散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写作文也一样,不同角度的立意自会有它不一样的精彩。
三、立意要深刻
“意”不仅要新,还要深刻。什么叫“深刻”?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表达“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
有些文章,给人的感染力十分强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立意深刻,不落俗套,确能“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浮光掠影的东西是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透过事物表面,深入看到事物的本质。写文章要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分析,从中提炼出闪光的东西。如果能够剖析到人的心灵,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涂抹上未来的灿烂色彩,文章的深度、广度就不可同日而语。
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时,不仅要常常练习提炼主题,还要学会从生活中提炼闪光点,这样对确立深刻的主题就大有帮助。季羡林在《成功》一文中以“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通过具体分析公式中“天资”、“勤奋”、“机遇”三个条件后,强调勤奋才是成功的关键。以初中课文为例,司马光在《孙权劝学》一文中,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写方仲永虽然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后天学习、教育的重要性。这一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深刻的思考。古人云:“学则尧舜,不学则桀纣。”不无道理。以上三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都突出强调后天勤奋学习的重要性。由于立意深刻,符合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文章要挖掘深刻的意蕴和哲理。主题的提炼过程,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凿开顽璞,方始见玉”,才能写出主题深刻的文章。例如,阅读下列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提炼观点。
许多年前,在浩瀚的大海上,出现令多年渔民也为之惊叹的壮观场面:有300多条巨鲸此起彼伏、乘风破浪地向同一个方向追逐、狂奔。群鲸由深海向海湾、由海湾游向浅滩……最后搁浅在浅滩,这是为什么?原来这些巨鲸在追逐沙丁鱼时,不知不觉被困在海湾的浅滩里。生物学家费里德里克·布朗·哈里斯这样说:“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巨鲸因为追逐小鱼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耗费了自己的力量。”有着巨大力量与潜能的群鲸,竟然惨败在小小的沙丁鱼手下[4]。
这则材料如果只停留在群鲸目光短浅、因小失大这个层面立意,是不够深刻的。若能从“人生奋斗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如果方向和目标错了,就可能走向失败,甚至死亡”方面立意,主题思想就深刻得多。
四、立意要有创意。
面对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用创新思维观察事物,才有独特的感悟和发现。例如,“未雨绸缪”方能立于不败之地。1982年,墨西哥发生火山喷发,亿万吨的火山灰直冲云霄,形成十分壮观的景象。正当人们赞叹不已的时候,美国的一个专家研究小组却从未来的视角意识到,这些悬浮在半空中的大量火山灰,将会造成大面积的低温多雨天气,使全世界范围的粮食作物受到损害。于是,这个专家研究小组给美国政府提供一篇建议报告。政府的农业部门根据这篇建议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果然,第二年世界各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而美国成了唯一粮食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大大地赚了一笔[5]。
这个事实说明,许多创新思维是从着眼于未来、立足于发展的观点确立主题的。“预则立,不预则废”,缺少“来日视觉”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未来发展。
总而言之,“意”,于作文而言,犹如人之“灵魂”,关乎着作文的“品质”,也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同时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让学生把立意放到阅读、人生、社会的大背景中思考。指导学生作文时,如果围绕上述几点考虑主题,定能写出思想闪光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全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6(6).
[3]中学语文教学,2007(3).
[4]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主办,2007(3).
[5]创新思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