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020-04-10王思思
王思思
教学教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教之为学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学。教与学相辅相成,教学相长,学有所成,方为教育者追求之果。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就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重中之重了。于语文教学而言,我想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点思考与心得。
从教育形成至今,语文教学中就存在着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亦是客观事实,即“得阅读者得语文”。可见阅读在语文学科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那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呢?我将从4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一、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首当其冲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工作都取决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机。只要他们有兴趣,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做好与之相关的一切。”
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童话故事更吸引他们,而对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会对战争主题、英雄模型、惊心动魄的故事产生兴趣。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喜欢阅读有关文学和自然知识的内容,而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则会留下关于童话故事和侦探内容的相对比较低级的文章。
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组织课外阅读,并制定阅读计划,及时检查阅读效果,以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这一点上我校梁老师做的非常好。为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积极阅读,他在班级办图书角,便于大家读更多的好书;他教学生亲手制作好书推荐卡,既方便了大家更快的了解书中的内容,也了解了学生读书的兴趣点,更锻炼了他们的概括与写作的能力,为阅读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读书氛围营造好以后,梁老师又鼓励学生相互交换读书,回家进行二次阅读。自由选择图书,自在的读书形式,丰富的图书资源,让孩子们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觉,养成读书的习惯,在集体阅读自由选择的双重氛围中,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日益浓厚。此时教师若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次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并在集体阅读交流的活动中及时鼓励,不要批评,鼓励、鼓励、再鼓励,让每个学生在阅读这件事上,都能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如此他们就会认为阅读是有效的,他们就会意识到阅读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他们自己的需要,并不是教师的责任。这样他们对阅读的好奇心将一直持续的跳动着。
二、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是理所当然的
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将有动力将教师的“我想读”翻译成自己的“我想读”,他们会努力寻求阅读的机会,获得阅读满足感,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有时,可以让学生谈论最近的阅读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有时,也可以在正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学生阅读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妥善组织阅读等活动。这方面梁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给学生制定了阅读计划,安排了固定的阅读时间,也在班级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还发布了21天的阅读打卡任务。让学生们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分享阅读的乐趣,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此长期坚持下去,这帮孩子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前景非常可观。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应如影随形,不可忽视
不同的文章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阅读基础不同,所掌握的阅读技巧也有所差异。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权。阅读自治是培养和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具体而言,指导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包括培养自我意识和教学独立阅读的方法,教师在开展系列阅读活动时,应特别关注这一点。
四、建立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不可或缺
小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强烈依赖性,特别是在阅读的自信方面。所以在初步实施阅读计划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半指导-半自主”的形式,然后逐步放开,如小孩学步一样,在学生建立起了阅读的自信以后,放手任其自主,让他们慢慢接受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學中,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当好引路人,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予他们阅读自主权,调动他们的阅读热情,从而享受阅读,喜爱阅读,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技巧,达成提高阅读能力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