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2020-04-10卢青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效小组合作学习思考

卢青

【摘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能力在当前学校教学中的作用逐步被人们所熟知,小组合作学习更是越来越重要.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实施、评价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思考,实效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开展,通过研究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自主地探究和主动学习,在不断地合作与探索当中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形式相对单一、责任分工不够明确、过于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而忽视其过程以及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展开深入的思考.

一、组织小组合作,在行动中创设环境

陶行知教育理念指出知行合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靠模仿与记忆,实践证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做到五个营造:营造较好的办学理念环境,营造浓厚的教师课改环境,营造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营造有效的课堂应用环境.营造较好的办学理念环境,用发展和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才华和表现自我,让他们在动态中启迪智慧和丰盈灵魂,走上真正意义上的“真学课堂”之路,这也是陶行知“教师的职務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理念的体现.营造浓厚的教师课改环境,就要优化师德建设和制度建设,拓展师德境界,开放创新的课改环境,以促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营造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导入,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体悟,关注过程,促进学生交流协作,积极参与.营造有效的课堂应用环境,要在课堂上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将课堂知识的讲解与应用化难为易.

二、构建学习小组,在互动中提升能力

(一)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基础在于科学、合理地展开学习小组的构建,并且以合理的分工来展开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通常可以分成4~6人一个小组,并且根据组内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分工,其中组长应该选择有一定威信力和榜样的学生担任,汇报记录则可以由写字快而迅速、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检查监督可以由认真细致的学生负责.在小组分工的过程中,还可以互换角色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成功建立学习小组以后,教师要提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倾听、判断、分析、思考以及表达的能力,增强集体合作意识,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智慧得到发挥,情感得到提升.

对学生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教师需要手把手展开指导,让他们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方向和目标.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和训练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充分引导学生掌握合作规则,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让学生在不断合作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作风和学习习惯.

(二)实现生生互动

学习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的,上文已经提及了营造合适的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的构建,简而言之便是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主观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更正,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有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让学生逐步掌握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时分的认识”一课中,学生对时钟的认知还有一定的欠缺,因此,此时需要通过导入情境,比如,关于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汇演的视频,引导学生对时间的知识进行复习,在课堂上将事先准备的小钟表展示出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4~6人,并且让其在小组中讨论时刻的具体读法.在经过一番讨论后,小组成员对时刻的读法有着自己的想法,此时先由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寻求“怎样一眼就看出是35分”的这一问题.接着教师还要进行深化教学,提出某个节目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并且让学生再次分成几个小组,让其进行“我拨你说”的小游戏,并且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关于时刻认读的讨论,五分钟后再在全班展开交流,并且由教师做出总结,那就是时针走一大格子表明:1小时=60分.学生通过简单的分组合作学习以后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教师再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其讨论记录时刻的方式,并且进行全班的展示和分享.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轻松的展示性环境,设计不同形式的展示活动,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这一个过程中不但能够有效地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进行检验,又能够让每个小组相互之间展开互查互助,借助有效的展示环节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在之前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完全搞明白的问题还可以获得满意的解答,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也将得以扩展和提升,在这一个环节当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能够发人深省,带来激烈的思想碰撞,进而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同时也给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了一个锻炼展示的平台,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都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三)注重对比归纳

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小组当中的每一个成员掌握归纳总结的能力,并且能够熟练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在展开教学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表达自己观点和展示自己出众能力的机会,给学生的对比、归纳、总结、提炼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的观点的好习惯.

三、完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追求实效

(一)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

积极有效的评价能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且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与评价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当中去,并且及时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比如,在进行“圆柱体侧面积”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剪开侧面,有的学生主要沿着高处剪开,有的学生则用尺子固定着剪,还有的学生则是随意剪开.此时教师需要仔细观察这一课学习时候学生的表现,尤其是在分工方面,要鼓励他们各司其职,在学生完成相应作品的时候,教师更多应该以鼓励的性质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作品较为优秀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小红花奖励,对暂时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则引导小组成员一起帮助他更好地完成最终作品的制作,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在对他们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通过加分的方式来展开竞赛,激励他们发挥最佳的潜力,也可以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在制作作品过程中的得失了如指掌.

(二)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让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具体、简单、有效,比如,“微课”便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教师要定期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话题进行讨论并且提出一些全新探索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创新教研形式,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学、讨论的情况及课堂生成的问题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自己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自己能学会的,小组不讨论与交流,杜绝形式主义的展示交流,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合作效率.

四、结 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对学生间情感交流、互帮互学等带来较为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绝不是简单的形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行为展开反思和改进,持续进行探索,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何俊燕.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学周刊:下旬,2016(4):62-63.

[2]吴艳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47.

猜你喜欢

实效小组合作学习思考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