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分式方程教学策略探索

2020-04-10陈璐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陈璐

【摘要】“分式方程”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知识内容,同时也是学习的难点内容,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学生最终对分式方程的掌握情况.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分式方程教学策略做出相关探索,试图在夯实双基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还望各位教师参与进来指正交流.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式方程,教学策略

伴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能够实现“学科育人”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而“分式方程”是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方程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对分式方程教学策略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一、初中数学分式方程教学背景分析

“分式方程”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学习的重要数学知识内容,在学习这一节课程前,学生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内容,这为分式方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在分式方程这节课程中,所涉及的简易方程定义、解法,又为后续学生需要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因此,分式方程课程在初中数学方程知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但对多数学生而言,在对整式方程认识还不够深入的情况下,初次接触分式方程会感受到一定的困难,容易陷入“无解”的困局,对此在《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分式方程这部分知识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能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式,体会分式方程刻画出的现实世界数量关系模型,将复杂的分式方程转化的简单可解的一元一次方程”[1].结合“分式方程”知识特点、学情分析及新课标要求,笔者对本节课程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 通过类比探究的方法,体会理解分式方程知识概念,② 掌握分式方程解法,认识方程求解中“检验”的必要性和“无解”的原因,③ 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质疑、反思、探究精神,并体会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笔者确定了如下教学方案策略.

二、初中数学分式方程教学策略探索

(一)复习交流,温故知新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数学知识体系之间的节点关联,从旧的知识入手,引出新的知识,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的知识网络更加完备完善[2].如在学习“分式方程”这一章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从“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入手展开教学,带领学生先回顾分析交流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和应用,借助研究方程知识的“基本套路”,以框图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的教学方式把握住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可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良好习惯,并消除学生新知识学习的陌生感.

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方程.

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应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

(二)章前引言,课题导入

在“分式方程”这一章节课程教学中,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严格地遵照了教材设计思路,采用了“章前引言”中的实例引出新课,但又没有完全的困于教材,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对比,对“章前图章引言”中的范例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改编,可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个分式方程,这样就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分式方程的定义和解法打下了基础,实现了“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积极转变,具体的导入设计方式如下:

有一艘轮船,其净水最大航速为30 km/h.

① 若该轮船顺流最大航速航行60 h的路程与逆流最大航速航行90 h的路程相等,假设江水的流速为v,请列出关系量方程式?

解:列一元一次方程式,30(30+v)=90(30-v).

② 若该轮船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 km所用的时间与逆流最大航速航行60 km所用时间相等,假设江水的流速为v,请列出关系量方程式?

解:列分式方程,9030+v=6030-v.

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学生可得出分式方程的定义,即分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称之为分式方程,同时在这样的导入下,也为后续的分式方程求解学习提供了鋪垫[3].

(三)揭示规律,达成反思

在“分式方程”这一章节课程教学中,有了上述一系列的铺垫,教师就可以以9030+v=6030-v方程为例,带领学生探究该方程的求解方法,以此达成反思,发现其中的最优解法,具体的教学设计方式如下:

9030+v=6030-v.

分析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分式方程求解也可以沿袭这种套路,可将分式方程先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再进行求解.

解法:去分母,得到90(30-v)=60(30+v),解得v=6.

检验:将v=6带入原分式方程中,左边=右边=52,这表示v=6是合理的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一例题的解法做出分析,并总结出分式方程的解题规律,如在笔者执教的班级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共同探究,就得到了这样的规律总结,即分式方程→转化(去分母,乘最简公分母)→整式方程.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分式方程有了初步的概念认识,并明确了“分式方程”的大体解题环节,同时对“分式方程”的转化解题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4].

(四)检验之道,细细品味

在“分式方程”这一章节课程教学中,如何“检验”是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是需要引起教师足够重视的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在保障分式方程计算无误的情况基础上,最好是选择带入“最简公分母”检验,如若不然,还可以选择带入左、右边检验的方式,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这两种检验方法,要引导学生灵活应用,为此笔者做出了如下教学设计.

例:尝试用去分母的方式,去解下列方程.

① 2x-3=3x    ② 1x-5=10x2-25

在解这样的问题时,解问题①时大部分学生都很顺利,但是在解问题②时,就遇见了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为何问题①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解就是问题①的方程解,而问题②,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并不是②的解,对此教师还进一步回想上述讲解的“章前引言”航程问题,分析在解9030+v=6030-v这个方程时,采用了怎样的检验方法,以此让学生细细品味检验之道.在笔者执教的班级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共同研究探索,对分式方程的检验,学生之间自主总结出了如下规律,具体详见下图:

在这一教学环节设计之中,在问题①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进一步的规范分式方程求解步骤,而在问题②中,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在“试误”之中,体会分式方程“无解”的可能性,从而让学生明确,在解分式方程时,检验是十分必要且关键的,是解分式方程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步骤.

(五)变式训练,形成方法

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教学重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也不例外,教师必须认识到,传授学生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自我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学习发展的关键品格和能力,因此,在“分式方程”这一章节课程教学中,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变形训练”这一教学环节,希望能够以此帮助学生激活思维,促使学生在变形训练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分式方程”的解题方法,从而得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例:请求解“xx-1-1=3(x-1)(x+2)”.

这是在一般分式方程基础上,做出变形转换的一个分式问题,并不是直接去分母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先解决“-1”这个问题,然后才能去分母求解,在学生解这一变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要只是进行求解,要思考这一问题之中,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以此在这一变形问题设计下,帮助学生巩固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步骤,同时对解分式方程问题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反思,进而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解题思路,更好体会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长是有诸多裨益的.

(六)达标检测,全面总结

在“分式方程”这一章节课程教学中,在课程知识全部讲解结束后,笔者设计了“达标检测,全面总结”的课程教学环节,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出知识漏洞,从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并通过师生之间共同总结,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总结升华的教学作用,具体的设计方式如下:

1.达标检测.达标检测中为学生设计问题,必须体现出“精”“准”“狠”的特点,要紧扣本章节知识的关键核心,如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达标检测问题:

① 下列方程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A.13+22=1      B.2x-3y=5

C.2x-3=3x-1D.x2-8=8

② 解分式方程:2x-1=4x2-1.

这两个达标检测问题设计,分别考查的是学生对分式方程概念的掌握和分式方程解法的掌握,学生具体的答题时间大致可以控制为4 min,在完成问题作答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同桌交换、互相批改,教师走下讲台,四处巡视,以此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总结学生答题过程中的共性错误所在[5].

2.全面总结.在完成达标检测后,课堂教学时间已经不多,此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主要总结内容包括分式方程知识、思想(类比、转化)、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具体总结是如下:

① 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② 分式方程的解法:即一找、二化、三解、四验,具体的解题步骤为“分式方程→转化(去分母,乘最简公分母)→整式方程→得出解→检验(判断最简公分母是否为0)→得出最终的解”.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贯穿研究方程问题的基本套路,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可帮助学生全面的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并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认识,“授之以鱼”并“授之以渔”.

三、总 结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分式方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知识内容,但显然对多数学生而言,初次接触这样复杂的方程知识,是会感到一定困难的,为此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在分式方程这节课程教学中,将教学步骤划分为六个环节,从而逐步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希望能够对学生分式方程学习提供帮助,并为教学改革的推动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成萍.浅谈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分式方程(1)教学案例[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8(9):77-78.

[2]孟宏軍.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为例[J].甘肃教育,2015(19):102.

[3]陈晓燕.浅谈初中数学分式化简求值的技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0):111.

[4]雷正兰.初中数学分式部分教学总结[J].科技视界,2013(19):148,200.

[5]冯静静.初中生学习分式方程的常见错误及其成因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