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趣”在原生课堂中进发
2020-04-10卢梅
卢梅
苏霍姆林斯基說:“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一年级儿童天真无邪,他们犹如一张白纸,作为教育者要走进他们,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尊重和正确地爱护他们,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和谐、健康、自由、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原生课堂环境。
原生课堂就是日常的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充分预设的公开课只能是日常课堂教学的点缀,孩子的思维训练和智慧生成需要在无数个原生课堂中扎实有效地进行,这样的课堂简单不花哨、真实不虚假、童趣不呆板、智慧不肤浅。原生课堂不仅孩子要有兴趣,还要有语文内涵,从审美的角度说是有情趣,从思维发展的角度说是有理趣。把思维和童趣揉合在一起,方为“智趣”。怎样在原生课堂中让孩子的“智趣”得到最长足的发展呢?在原生课堂《雪地里的小画家》中,笔者得到了诸多启发。这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节奏鲜明,富有童趣。教学伊始,一幅优美的雪景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迅速将孩子们的思绪带入到漫天飘雪的寒冬中,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智”和“趣”并存的原生课堂徐徐展开,让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滋养和提升。
一、创设情境,激发“智趣”
[案例一]
(课件出示:一段轻松的音乐,一幅优美的动态雪景图)
师:小朋友,冬天来了,下雪啦!出示:下雪啦,下雪啦!谁来把好消息告诉大家?
(指名学生读,教师评价)
师:小朋友们读得好,你看,感叹号都被你们吸引来了,它说有它在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特别兴奋,特别高兴,哪位小朋友再来读读?
(学生们读得有声有色,有的还情不自禁地做起了动作)
师:我来采访一下,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生:因为下雪的时候,大地、房子这些东西都变成白色的,我觉得特别美。
师:是啊!白茫茫的一片,很美!
生:下雪了,我可以堆个大大的雪人,我很高兴。
生:下雪了,我可以和小伙伴们到雪地里去玩雪,很开心。
生:下雪了,雪会结成冰,我就可以滑冰了!
师:那一定要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哦!
生:下雪了,很美,我知道一个成语叫“银装素裹”,意思就是到处都是白色的,很漂亮。
师:真好,老师发现你肚子里的成语很多,真棒!
师:是啊,多好玩呀!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齐读:下雪啦,下雪啦!)
师:你们的呼喊声引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读课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师应怀有一颗童心,设身处地地揣摩儿童的心理,充分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他们的兴趣,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设计情境,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不仅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激发学生的“理”趣和“情”趣,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引发思考,享受思考带来的快乐。所以,教师首先借助于童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包括情境化的板书、多媒体动画、实物感知、画面想象以及教学语言,营造出童趣化的课堂氛围;然后,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交流的话题,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中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童趣的火花被点燃,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
二、挖掘生长点,发展“智趣”
[案例二]
师:这群小画家在画什么呢?我们一起看自学要求:
1.读一读:自读课文
2.想一想:我最喜欢_____画的_____,因为_____。
3.说一说:同桌互说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同桌交流。)
师:谁来交流?
生:我喜欢小狗画的梅花,因为梅花很漂亮。
师:还有谁也喜欢梅花?
生:我也喜欢梅花,因为我觉得梅花在冬天开放,很勇敢!昨天我们还背诵了《梅花》这首诗,我觉得它不怕寒冷。
师:说得真好!我们南京还有——
生:梅花山。
师:梅花山上有很多梅花,因为漂亮、勇敢等多种原因,所以南京把梅花列为南京市的市花。南京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梅花的标志呢?
生:我在南京地铁上看到过梅花的标志。
师:还有同学喜欢别的吗?
生:我喜欢小鸡画的竹叶,因为竹叶是绿色的,我觉得看着很舒服。
生:我也喜欢竹叶,因为我很喜欢“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中的“竹”就是竹叶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胸有成竹就是指画竹子之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来就是指做事情很有把握,就叫——胸有成竹。
生:我喜欢小马画的月牙,因为月牙能让我在晚上看清路。
生:我也喜欢小马画的月牙,因为月牙能让我不怕黑。
生:我也喜欢小马画的月亮,因为月亮发出的光很美好。
师:月亮与月牙有不同吗?
生:(大部分回答)没有。
师:我们看到的月亮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什么情况下才能叫月牙呢?
生:弯弯的时候。
师:对呀,我们学过的什么儿歌写的就是月牙?
生:《小小的船》。
师:那我们一起背一背。
(生齐背)
师:还有喜欢的吗?
生:我喜欢小鸭画的枫叶,因为秋天的时候枫叶火红火红的,很漂亮。
生:我也喜欢枫叶,因为枫叶落下来的时候像蝴蝶在空中飘呀飘的,很有趣。
师:南京栖霞山的枫叶非常漂亮,有时间跟着爸爸妈妈去看看。
……
师:你们说得真好,相信也能读好。
建構主义认为,教育者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设计学生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当前学习内容和已知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思考,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可见,借助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或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能让学生有效地完成知识学习,使知识在他们已有认知上生长出来,内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案例中的“我喜欢_____画的_____,因为_____。”的交流话题,就是从孩子生活和教材中认真寻找的。这样的生长点,贴近孩子的生活,他们想说敢说,乐于表达。
同时,教师要有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专业修养,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孩子自主表达中的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生长点,灵活地点拨、引领,让孩子的“智趣”在教师智慧的引导下得到最长足的发展。案例中学生、教师你一言,我一语,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积累,知道梅花作为南京的市花,是勇敢的、高洁的、漂亮的,知道月亮有阴晴圆缺,月亮弯弯时才叫月牙,知道枫叶飘落的优美,等等。教师的引领看似简单,实则是在不失时机地给予孩子鼓励,同时,也起着启发导问的作用。这样,学生的交流劲头更足了,思维更活跃了,感悟能力也提高了,表达也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精彩。在自由、大胆地交流时,再融入教师的教学智慧,巧妙地将孩子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拓展阅读,提升“智趣”
[案例三]
师:这首小诗写得这样有趣、好玩,就是因为有了奇特的想象。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这里面也有奇特的想象。这个绘本叫《松鼠先生和月亮》,请大家边看画面,边听故事,猜一猜:掉在松鼠先生家门口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课件出示绘本)
(学生听故事可认真了,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绘本上的图画)
生:我觉得掉在松鼠先生家门口的是烙饼。
生:我觉得可能是奶酪。
生:我觉得就是月亮。
生:怎么可能是月亮呢?如果是真月亮,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老鼠去吃呢!
生:对呀,如果真是月亮,山羊的角怎么会戳破它呢?
……
(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开来)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你看,绘本阅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还能丰富我们的想象力!看来,我们不仅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还可以写想到的。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雪地里的小画家》好玩、有趣是因为有奇妙、有趣的想象,想象是儿童的天性,为了顺应这种天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阅读了绘本《松鼠先生和月亮》,在和学生共读时,有意地将一张图省去了,目的就是让学生去猜测掉在松鼠家门口的“月亮”到底是什么?学生们兴趣盎然,大胆猜想,答案也是丰富多样,但又是有理有据的。原生语文课堂中来点儿不一样的想象,想得不同寻常一点,想得新鲜有趣一点,想得别出心裁一点。那么,这一点“不一样”带来的就是心灵的释放、天性的解放、“智趣”的提升。
总之,让学生做原生课堂的主人,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生生是开放的、自由的、平等的。在教师创设的充满童趣的情境中,师生共同找准思维训练的生长点,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大胆表达,教师智慧引领,这样的原生课堂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趣十足,想象丰富、真切、自然、真实,而又富有灵性。我们呼唤更多这样的原生课堂,长此以往,相信学生的“智趣”一定会在这样的课堂中进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天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