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为本推动教育发展
2020-04-10叶乙臻
叶乙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指明了新時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推动了教育培养体系的改革,为新时代教师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C-0027-0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教育也逐渐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立德树人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完善和发展,不断彰显出重大的时代意义。立德树人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精髓,深刻地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也为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立德树人回答了教育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具体来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对教育目的的思考,怎样培养人是对教育方法的追问。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总目标。换句话说,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具体到职业教育来讲,准确全面理解我国教育的目的,必须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使人才培养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出数以亿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汇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大潮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是高校育人的历史使命。
进一步讲,立德树人这一重要思想既回答了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目的,又从方法论层面指出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对如何立德树人进行了具体阐述。这一阐述也为我们办好新时代教育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高职院校在具体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加强思政建设,凝聚团队精神,积极弘扬主旋律。坚持以模范引导人,以典型激励人。我们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要注重用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组织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让他们身临其境、心灵贴近。注重挖掘身边的优秀代表和典型事迹来引导学生,传递正能量,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
二、立德树人指明了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教育怎么发展、教育如何发展?在教育发展方向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我们教育发展的方向也应该是扎根中国大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我国的教育改革是曲折发展、不断学习、不断突破的过程。20世纪初,我国主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建设教育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教育领域亦全面向苏联学习,如学制、教材、教法、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是借鉴苏联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以满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和国家地位的提升,我们不再“一边倒”,社会主义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都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和实践探索,我们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结合中国自身传统文化精髓和教育特色,建设和改革我们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从学习国外经验到本土化探索的重要突破。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国情的复杂性、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要实现中国教育更大的发展,必须要找到一条本土化的解决方案——落实立德树人的这一根本教育任务,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办好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教育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向,指明了我们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只有把握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制度优势,才能够明白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模仿借鉴他人的教育模式,只能沦为教育的跟随者和拾慧者。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才能够实现“弯道超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作为一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工作中做到“顶天、立地、贴身”,即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始终坚持教育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准确把握本省本校现实,做好具体政策的贯彻落实;密切结合学生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能够满足为人民服务需要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三、立德树人要求推进教育培养体系的改革
立德树人,需要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立德树人需要在教育体系中不断改革,致力于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和全成员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首先,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都会对学生的成才成人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其次,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不断接受教育从而不断改变自己的连续过程,立德树人必须要贯穿各级教育。最后,要形成教育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并非唯一的场所,家庭、社会都会对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要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推动家校和社会、政府的有机融合和协作,真正实现教育大发展背景下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高职院校在做好学校教育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共青團队伍。第一,严格选拔培养,做到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第二,健全管理制度,实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第三,完善考核考评,实行逐层管理、月月考核;第四,进一步完善班干部、学生会、辅导员三级联动的学生管理体系,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水平;第五,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立德树人确立了新时代社会道德建设的总纲
树人先立德,立德以树人。立德树人的核心是把立德放在人才培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首要位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转型不断深入,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挑战,如社会民众在价值选择方面出现了不同的思想倾向。对于新时代的社会道德建设而言,立德树人就是其总纲。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通过培养人才来影响社会,它在道德建设中肩负着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教育中的立德树人思想实际上就是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回应:通过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格的学生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以此进一步将社会道德水平提升到新高度。在培养学生公民道德方面,长江职业学院紧跟时代脉搏,以各类主题活动为载体,坚持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活动促教育。在文化上,积极围绕主题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习惯养成教育。在社会实践活动上,先后组织了“学雷锋,献爱心”服务社区行活动、“爱心播种希望,奉献点亮青春”公益行活动,携手FM99.8湖北经济广播开展“敲响春天”系列公益行活动。在学校德育课程上,开展了践行“工匠精神”从我做起演讲比赛、“文明伴我同行”主题团日活动、“做最好的自己,让梦想从长职起航”新生演讲比赛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也使他们更加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五、立德树人为新时代教师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德树人,是立足新时代对教育方向的探索,同时也彰显了对教师的更高要求,反映了新时代教育对优秀教师的渴求。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学校教育是进行立德树人的主要场所,而在这个场域中,教师对学生学业发展、道德发展都具有关键的作用。政策所确立的教育目标、教育方针、课程标准等,会在教育过程中,被教师通过认知加工影响学生,教师自身的思想、态度甚至道德认识都会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作为“立德”教育的主要实施和引导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教师而言,“怎样教”只能体现基本的教学能力,而“教什么”才能真正体现教师的职业信仰和综合素质。
立德树人体现在教学中,它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和智慧,还在于要对学生的人格和品德培养提出更多的希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灌输教育。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下的教师应当是重视灵活教学和道德启发的教师,不仅能够教给学生知识,还能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学生学问与教学生做人并行不悖,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树立远大理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高校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工作水平。第一,要不断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升理论修养。特别注重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重要理论的学习领会,使自己的工作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要加强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政策规定,坚持用专业的理论指导专业的工作。第三,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积极向专家、同行学习请教,深入学生,关心学生,不断提升培养学生、服务工作的能力水平。
责任编辑:谢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