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书阅读投下的影子

2020-04-10汪竹芳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童书乌龟儿童文学

汪竹芳

近几年,我的教学基本都在低段,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跟不上阅读的需要,因此,我得大声读书给他们听。起初我只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也许是经典的缘故,读了一遍又一遍,学生也不嫌烦。但如果只停留于这两本书,学生的视野就不能进一步打开,于是,我便开始发动学生带一些童书,希望在众多童书中发现些好的作品。

让学生带书,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青铜葵花》《草房子》《柳林风声》《飞翔的鸟儿拒绝忧伤》《一群德国老鼠的童话》等等,一一读来,都是好的作品。而接下来大批的绘本故事更让我和孩子们着迷。《等信》《失落的一角》《好饿的毛毛虫》《好饿的小蛇》《母鸡萝丝去散步》《獾的礼物》《落叶》《蜡笔盒的故事》《月亮的味道》等等,没有拥挤的语言,疏朗的文字中却总能让人捕捉到无数的惊喜。看不够,喜欢在这样的文字和图画前多站一会儿。就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常常给我和学生带来快乐。就这样,原本以为是为着儿童的文学,却在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我。渐渐地,我读童书,不再只是为了应付每天的大声读,更多是缘于心底的需要。读着,享受着,不经意间,儿童文学里的气息和情感已悄悄留在我的记忆里,无声滋养,提升着我的儿童文学素养,并在教学之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影子一    不用去想,他们会来

《蜗牛的奖杯》是一篇没有作者署名的课文。若说他是儿童文学,当属教材编写体。哪个孩子对凭自己实力争取来的奖杯不爱惜呢?哪个孩子不在获得荣誉时到处炫耀呢?除非他已经不是孩子。就是大人,也有展示之心,只不过理性地控制了情绪而已。小蜗牛凭着实力获得飞行冠军后,是该留一段文字给小蜗牛展示炫耀的,但不该成为骄傲的理由,只用“成天背在身上”敷衍,很快就让奖杯变成重壳。读这样功利的故事,人会逐渐机械。很快,这种机械就会在孩子身上应验。你听学生对课后练习“你想对再也飞不上天的蜗牛说什么”的回答:

“小蜗牛,谁让你骄傲的,这下再也飞不起来了吧?”

“哼,看你还到处炫耀奖杯,不能飞了吧?”

“这就是你应得的惩罚,慢慢爬吧,哼!”

“活该,谁让你骄傲的?”

……

学生的回答没错,但,这种幸灾乐祸的话语背后隐藏的“活该”态度,我们不觉得有些冷么?蜗牛因躺在功劳簿上,已受到由“飞行”降为“爬行”的惩罚,他的内心已经为失去飞翔的天空懊恼万分,还需如此的落井下石么?再说,蜗牛飞不上天已成事实,我们说的道理,恐怕他早已在无数次仰望天空中明白。蜗牛现在需要的可能不是帮助他反省,而是要帮他找回基于现状作出努力的勇气。泰戈尔说:“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将错过群星。”不需要总为过去而懊悔、遗憾,重要的是眼下该怎么做。这不也是学生面对已成事实的错误该有的态度吗?也正因为此,《失落的一角》《犟龟》自然走来。

一个圆失落了一角,不再像以前如一阵风咕噜咕噜滚得飞快,这可是个不小的遗憾。于是,他千里迢迢去寻找。因为缺了一角,它只能一蹦一跳地慢行。这下,它可以和树上的小鸟说说话,可以停下来闻闻花香,最让人快乐的时刻是,小蝴蝶时不时会停在他的身上……圆缺了一角,却品尝到一路慢慢欣赏的快乐。看来,缺了一角也不坏啊。小蜗牛也是,虽然失去了天空,但它还有紧贴大地的权利。听完故事,我让学生开导整天以泪洗面的小蜗牛。学生这次的发言也中听多了。

“小蜗牛,你虽然不能再飞了,可是,你可以在慢慢的爬中欣赏路上的风景。”

“小蜗牛,我们老师说,如果你总为错过太阳流泪的话,你还将错过星星。”

“小蜗牛,你难受时,就和小鸟说说话;累的时候,就停下来,闻闻花香吧。”

如此的劝慰可能会让学生的心底滋润柔软,但这还不足以给遇挫的孩子注入前进的力量。 于是,我又讲起了《犟龟》的故事。一只住在橄榄树下的乌龟,因为听见树上一对鸽子说獅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便动了参加婚礼的心。天下的乌龟爬得都很慢,这只乌龟也不例外。于是,大伙儿都劝他放弃,甚至有人还嘲笑他。而这只乌龟呢,初衷不改,执意前行。结果,乌龟并没有出乎意料,待其赶到,婚宴不但早已结束,狮王二十八世也去世了。我们不要替小乌龟叹息,因为优秀文学的结尾总会让人惊叹不已。小乌龟虽然没参加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典,却正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学生听完这个故事,也都有了自己的理解。

“小蜗牛,不要难受了,爬的速度是慢些,可只要坚持,也一定能到达想要去的地方。”

“小蜗牛,我来给你说个小乌龟的故事吧……”

谁说在这样的劝解中,学生不会积累些生活的哲学呢?两则原汁原味的童话如披在孩子身上的毯子,给孩子以温暖。作品中闪烁的人性光辉,如清泉一般,汩汩地流入到孩子的心田,如春风一般,微微拨动孩子的心弦,焐热孩子们起初有些冷漠的心。事后想想,自己也奇怪,没有蓄谋的故事怎么会如此妥帖地信口说来?唯一的解释是:读多了,积累的也多了。最后,不用去想,需要时,它们自然会来。

影子二    课堂多了些水水的

气息

离科学越近,离艺术可能也会越来越远。要是人人都只顾现实中老鼠的四害本质,还哪来那么多可爱的鼠故事呢?《小老鼠忙碌的一天》中,有违背“父母唤,儿应答”的传统礼仪,却有自己爱的方式的小老鼠;《老鼠阿贝漂流记》中,有为追一条红纱巾而流落到荒岛的老鼠阿贝;《时代广场的蟋蟀》中,有差点抢尽主角柴斯特风光的塔克小鼠;《大诗人小老鼠》中,有在伙伴们都忙着贮藏粮食时,却在为寒冷而又灰色的冬天贮存太阳和颜色的小老鼠……现实中名声不怎样的鼠辈们,在儿童文学中却一次又一次地充当温情的主角。儿童文学是诗意的,语文课堂也该是不违背科学的诗意存在吧。于是,我认同并借用了“甜甜的语文”(魏星老师的网名)的课堂做法,在教学中,诗意境界多于科学解释。学《江南》,学生问“江南是什么地方”,我淡淡一笑,“我可说不好”。是呢,谁说得好呢?你说江南是长江以南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在,玉人何处教吹箫?”长江北岸的扬州为什么也在江南?为什么长江以南的一些地方,随着时间的流逝,却离开了人们的视线。我情愿把江南看成人们对生活极致的一种向往。“江南就是江南。”我笑着说,“江南是乌篷船,江南是青石板小巷,江南是油纸伞,江南是荷叶田田。”他们以后会知道,江南是小桥流水,江南是苏堤春晓,江南是秦淮月夜……多好,没让科学伤害到江南水水的气息。

影子三    心里也能长出童话啦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儿童文学,也是这个理。优秀文学读多了,不知不觉,心里也能长出童话来。复习的间隙,我会静静地将记忆中儿时的影子编成故事,说给学生解乏;为了便于学生自然诵读,我会想办法为一首首儿歌编织一个个故事情境;在处理一些课间事故中,我也会借助童话的力量。教室门口的草地上有棵小松树,学生喜欢在树下做游戏,马蜂们也看上了这棵树,将自己的家悄悄安在树梢。有段时间,学生们玩得有些过,喜欢在追逐中摇树。终于,一个学生的胳膊被马蜂蜇了。在他的哭声中,同伴们也开始声讨马蜂的罪行,隔壁老师也说赶快向学校汇报,将这棵树上的蜂巢焚了。也不知哪来的灵感,我心里流淌出这样的童话:当你们快乐地玩耍,不伤害到小树时,这个蜂窝就是大树笑时的酒窝;可当你们拼命摇晃小树,让小树感到疼痛时,这蜂窝又成了大树的嘴巴,他会来反击……后来,我和学生们一起丰富了这则童话的内容,并起了好听的名字——《笑酒窝和恶嘴巴》。

影子四    孩子的心,我懂

经常有学生在日记中写自己干什么事时会不小心伤了手,以前评语总会是一句叮咛:“以后干事可得小心。”可是近来,我发现自己的评语变成了“还疼吗?”,这似乎才是学生想把这件事写进日记渴望得到的吧。他的手在流血或受伤的同时,已经记住“下次要小心”的教训,不用你再来指教。他之所以说出来,应该是想从老师这儿得些安慰。看来,儿童文学真的有点像感性的儿童心理学,读多了,自然离学生的心也近些了。

读儿童文学,不可能像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一旦获得武功秘笈,功力瞬间猛增,但效果确实余味无穷——不能瞬间发力,却“润物细无声”,在教学之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崇明小学文昌校区)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童书乌龟儿童文学
“我最喜爱的童书”五周岁了!
童书与童年
刊首语
李明淑:助力中国原创童书走向世界
乌龟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童书“贵族化”令人担忧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和乌龟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