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集约化管理创新探索

2020-04-10史昊然方龙胜郑维海梅成喜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期
关键词: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管理

史昊然 方龙胜 郑维海 梅成喜

摘要:随着近年来大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新建,项目污水处理设施面广、点多、单体规模小、污染物浓度变化大、经营困难等问题凸显,如何突破困境找到一条相对适合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集约化管理创新探索,在生产标准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及物资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总结了运营管理经验,为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提供了參考和借鉴。

关键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少人化;无人化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1-00-03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were constructed.The project has appeared many prominent problems such as wide range of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a large number of points, a small scale of single unit, a large change in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nd difficulties in operation.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ies and find a relatively suitabl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decentralized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xploration of intensive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summarizes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management and material management.I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centralized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 managed.

Key words:Decentralized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ies;Intensive management;Standardized management;Depopulated;Unattended

目前我国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总量已超过美国。但从数量看,美国约有14000家污水厂,我国不到4000家;从规模看,美国大型污水处理厂1050家,小型的13950家,以小型为主。我国县城的污水处理厂1667家,城市污水处理厂2163家,以城市为主。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拥有率逐渐趋向饱和,后期增长速度将趋缓。与此相反,乡镇污水处理市场则潜力巨大。目前全国约有60万个行政村,按照其中1/3即20万个行政村迫切需要治理,每个行政村治理需要100万元,中央和地方各投资50%测算,共需中央财政投入1000亿元。发达国家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剩余市场空间主要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相比之下,中国的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充满了想象力。不过农村污水处理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机制成熟的市场。且与城市相比,乡镇污水处理存在量小、污染物浓度变化大、污水处理设施面广、点多、规模小、经营难等诸多难题,如何通过分散式点源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探索、总结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经验和模式,是下一步水务运营管理的重要课题。

1 项目简介

某重点流域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集约化管理共分为两个县,合计21座乡镇污水厂,设计处理总规模37300m3/d,主要采用A2O工艺或氧化沟工艺,出水执行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配套主干管长度154.025km。通过三年多的实际运行,不断摸索“少人化、无人化”运营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设施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改进工程设计、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少人化、无人化”运营管理的不利因素,为最终实现“少人化、无人化”运营管理目标奠定了基础。

2 运营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

该项目归属区域运营公司统一管理,由项目公司作为该项目的考核单位承担预算、生产运行、技术、行政、物资、后勤、收取运营费等经营管理职能,财务及人事管理职能由区域运营公司财务部和人事部归口管理。

根据地域分布将其划分片区1和片区2,并依托县城污水处理厂作为各片区的中心厂,具体行使各片区乡镇污水厂日常运行管理职能,以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化管理。

项目公司下设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片区1和片区2等4个部门,各片区下设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下设中控运行班、分析化验班、运维保障班、巡检维护班4个班组。

根据公司“少人化、无人化”运营管理要求,结合该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营管理实际需要,项目公司计划岗位设置36人,其中经营层2人,综合管理部2人,计划财务部1人,片区1小计17人,片区2小计16人。

3 “强化人员管理、优化人才队伍”的人力资源管理集约化

依托区域运营公司的区位优势,项目公司可充分利用总部及区域公司人力资源,针对本项目特点及运营管理的重点、难点,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通过加强入口管控和强化基础教育培训、科学设置岗位、强化绩效管理、优化人员配置等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手段,增强人员管理调控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建立适合本项目运营管理技术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集约化。

概括起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构建“一个体系”,实施“四个统一”,深化“六个加强”。

构建“一个体系”,即:构建以项目公司生产技术部为核心,片区管理为主体,统一规范、动态可控、高效有序的集约化人力资源管控体系。

实施“四个统一”,即:统一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管理,统一组织机构设置和定岗定编,统一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统一人才培养与开发。

深化“六个加强”,即:加强用工配置管理,加强用工风险管理,加强岗位管理、科学设置岗位,加强全员绩效管理,加强薪酬和福利管理,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

4 “生产运行统一调度,大厂带动小厂集中共管”的生产管理集约化

本项目各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生产运行由项目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统一调度,各片区运行管理中心根据生产调度指令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各运行管理中心按照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分别对巡检模式、污泥处理处置、水质分析等生产运行关键环节采取规范化管理,形成标准化作业流程,利用水务运营物联网系统平台,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生产集约化。

中控运行采取“各县大厂为控制中心、片区中心厂为补充”的集约化管理模式。通过远程监控系统,位于各县城污水处理厂中央控制室可实时显示各厂的运行工况、仪表数据和视频监控画面,了解现场工艺、设备状况等。运行管理人員可据此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化运行操作规程,对各自区域内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控制。运行巡视人员通过定期巡视方式对各污水处理厂现场进行巡回管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应急处置。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可对生产数据自动进行存储、自动分析、生成报表,为生产管理人员运行调度提供依据,运行管理过程可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为保障中控运行控制的稳定性、可靠性,建立由网络供应商提供二级网络保障支持,区域运营公司提供三级应急运管人员支持,信息公司提供四级自控系统检修维护支持的保障体系。

4.1 运营管理模式

随着乡镇污水厂远程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厂内设施设备运行逐步稳定,为加强乡镇污水厂的工艺控制、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检修、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采取“远程监控+小片区”运行管理模式,即上文所述设立小片区运行管理中心,配置3~4名工艺和设备检修人员,运行管理周边相邻的2~4座乡镇污水厂。日常乡镇污水厂的生产运行控制、巡检、水样采集和送检、设施设备的检修维护等由“小片区”运行人员负责,生产技术部对各乡镇污水厂的运行工况进行远程监控和周期巡检,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小片区运行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工艺调整和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工艺控制和设施设备检修维护的及时性,保障工艺运行的稳定,实现“少人化”目标。

4.1.1 生产运行管理标准化

该项目日常生产管理由项目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统一调度,将日常巡视、水质分析、中心控制、污泥处理处置、生态处理设施、设备维护维修、自控仪表维护维修等关键环节按模块进行标准化,形成高效统一的运行管理架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生产技术部会同两个县各片区运行管理中心,各专业对口管理部门制订年度生产计划,并录入水务运营物联网系统,以计划执行。

(2)生产技术部通过水务运营物联网系统监管生产运行质量,分析并调整生产偏差。

(3)各县小片区运行管理中心每日派谴巡视人员现场巡视生产运行情况,解决简易故障;通过巡视记录仪,反馈至水务运营物联网系统。

(4)分析化验班按招标文件要求的周期、项目进行水质分析,并录入水务运营物联网系统。

(5)中控运行班通过监控各厂实时生产信息,调整生产,反馈至水务运营物联网系统。

(6)通过GPS系统定位,污泥运输车运行状况,跟踪污泥处理与处置,反馈至水务运营物联网系统。

(7)总部利用本地服务资源,调度下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备制造厂、科技信息公司,对设备设施、电气及自控仪表进行专业化运行维护,作为项目运行保障力量,解决异常生产状况。

4.1.2 生产运行维护操作标准化

(1)工艺控制标准化。通过水务运营物联网系统长期积累的生产水质、水量、工艺设备运行工况等数据,在本项目运行过程中,综合各厂实际情况及运营经验,在水务运营物联网系统形成独立标准化模块,供本项目各污水处理厂工艺控制。

(1)项目公司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行业管理规定,为规范本项目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编制本项目标准化运营管理手册。手册对人力资源、工艺运行、设备管理等方面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工作进行标准化,成为运行维护人员的操作规范指南,并形成相关标准化运行记录。(2)设备、自控仪表维护维修标准化。公司根据工艺设备的特点,结合自身运营管理经验,按周、月、年度计划进行设备维护维修进行标准化操作。(3)水质分析标准化。随着“小片区”模式的实行及自动采样设备的配备,各乡镇污水厂进、出水混合样的采集和送检将采取“小片区巡检人员采样-委托乡镇公交车辆送样-化验室接样”方式,实现各乡镇污水厂水样当日送达,次日出检测结果,从而解决乡镇污水厂水样采集和送检成本高、及时性较差等问题。同时,辅以生产技术部周期巡检时利用便携式快速检测设备对各乡镇污水厂瞬时样的检测,以进一步提高水质检测的及时性,指导工艺调控,保障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实现“少人化”目标。

定期用质控样或实际水样对各化验室进行做样考核,检查指标分析的准确性,结果纳入化验室人员或者委托公司的考核;跟踪委托运营单位对各化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情况,不足之处提出要求,确保加强化验室的正规管理;跟踪检查委托运营单位管理员、技术总监、巡视员对各污水厂化验员的管理和培训情况,不足之处提出要求,不定期派遣运管部质量工程师对各厂的化验员操作情况进行考核和培训;与委托管理公司商议共同确定培训方案,由委托管理公司定期对化验员进行培训,提高化验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

5 “五全管理原则、排查整改为先”的安全管理标准化集约化

分散点源安全管理较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同时,也有诸多因素影响到各乡镇点的安全。因此,标准化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五全”模式即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生产管理进行全过程、全因素、全主体、全天候、全手段的标准化系统管理。

全过程——建立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理念。由项目公司负责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分为:工艺调控过程,设备维护维修过程,特种作业过程,外包作业过程,突发应急管理过程。这5个环节的督察工作构成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框架。

全因素——加强对生产安全隐患各因素的控制。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包括安全知识的掌握及安全施工的经验。物的因素包括安全器具、机械和设备设施等。环境的因素既包括生产周边环境,也包括天气条件等。管理因素则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是否健全,安全管理人员能否尽职尽责等。

全手段——运用多种手段强化标准化安全管理。污水处理企业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主要依赖于法律、制度和科技三大手段。严格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进一步增强生产运行及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完善“两项制度”,即建立健全危险源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时时抽查”监管制度,实行领导值班,24小时时刻待命,保证全年安全监督不中断。通过物联网管理平台,对现场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通过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对标准化生产过程严格做到阶段性预控管理,确保各阶段的危险源能够实现事前控制。

全天候——对易发安全事故的时间段加强控制。特殊气候、特殊时段,均是安全事故多发期。对处于特殊阶段的生产过程进行全天候安全管理,尤其重点时段实行重点监管,同时,加强生产现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检查,有效遏制和防止事故发生。

全主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项目公司、片区、小片区、厂级四级安全网络责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各片区强抓安全的主动性、积极性。

6 “统一计划采购、按需调配”的物资管理集约化

物资后勤供应采取集中管理、分散存储的集约化管理模式。本项目各污水处理厂的物资供应及后勤服务由项目公司生产技术部统一管理,采取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的方式。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物资及后勤管理体系,发挥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规范管理,防范管理风险;加强资金运作,降低财务成本;理顺物流运作流程,提高运作效率;合理储备物资,提高资金效率;强化协同合作,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通过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实现物质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立物资存储及后勤服务数据库,运行管理人员可实时查询物资及后勤服务的采购计划、采购进度、物资仓储位置、领用数量、库存数量、后勤服务完成情况等信息,为各污水处理厂提供坚强的物资和后勤保障,实现物资及后勤管理手段现代化、配置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促进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为保障物资后勤管理及时、高效,建立由物资供应商提供二级物资后勤支持,区域运营公司提供三级物资后勤支持,公司总部的设备集成事业部提供四级物资后勤支持的保障体系。

7 展望

针对“少人化、无人化”运营管理目标,现有乡镇污水厂的软硬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不断加以优化改进。根据乡镇污水厂运行管理经验,为最终实现“少人化、无人化”目标,集约化管理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7.1 提升完善自动化系统,探索分散点源的智慧水务运营

目前,各乡镇污水厂已实现远程控制,但设施设备的异常报警、突发停电后的运行恢复、设施设备的连锁控制等仍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与自控系统厂家进一步沟通协调,逐步完善乡镇污水厂的自动控制系统,并联合开发基于运行模式库的乡镇污水厂的自动控制程序,结合5G+智慧水务建设,实现无人值守状态下的自动运行,为最终实现“少人化、无人化”目标奠定基础。

7.2 加强工艺调控措施落地,加大研究确保稳定达标发挥污水厂减排作用

目前,各乡镇污水厂普遍存在水质、水量波动大等问题,而现有设施配置难以对水质、水量、加药量进行有效调节,调控手段少,且均需到现场手动调节,对运行巡检人员的数量和技术素质要求高。通过与设计院、区域运营公司、总部等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和增加水质、水量和药剂投加量等的调控手段,不断提高精确控制的软硬件配置水平,为最终实现“少人化、无人化”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彬,武洁玮,刘超,等.美国和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9(10):6-10.

[2]陳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进展[J].当代化工研究,2016(8):77-78

[3]曲波,谭学军,顾俊,等.县(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集约化运行管理方式与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6(22):34-38.

[4]汪喜生,杨明远.分散型污水处理厂集约化操作管理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7(9):10-11.

收稿日期:2019-12-09

作者简介:史昊然(1982-),男,硕士学历,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流域治理及运营管理。

猜你喜欢

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管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企业资金集约化管理研究
全覆盖、高集成、深融合,打造电力营财协同体系
S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供电物资全面计划管理探讨
浅析快递包装回收难问题的解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