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间页岩盐离子扩散对自发渗吸驱油的影响
——以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为例
2020-04-10曹金栋赵逸清鲁晓兵
杨 柳, 曹金栋, 赵逸清, 鲁晓兵, 周 彤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2.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所,克拉玛依 834000; 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气体研究所, 北京 102249)
页岩油是指以游离、吸附及溶解态等多种方式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地层中的液态烃类,属于典型的自生自储型原地聚集的油气类型[1]。页岩油的资源分布广泛,是重要的非常规能源,对缓解国家能源战略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页岩油储层低孔、低渗透,毛细管力大,油在孔隙中难以被动用。高毛细管力诱发的自发渗吸作用下,水可以将油自发置换出来,是页岩油开采的一个重要机理。
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中部,面积2 530 km2,潜江组纵向上共发育193个含盐韵律[20-21]。盐度含量高、蒸发强度大、湿润与干旱天气长期交替作用形成了十分厚的潜江组盐系地层[22]。潜江凹陷发育了两种类型页岩油藏: 一是油浸泥岩夹白云岩的页岩油藏,黏土含量达到30%~40%,大部分区段烃指数S1/TOC>100;二是盐间油浸泥质白云岩的页岩油藏,脆性矿物含量达到40%~60%,S1/TOC平均为570,两种类型都具有较好的烃源条件和含油性[23]。潜江凹陷潜江组页岩矿物组成与北美Woodford页岩、北美Barmett页岩、皖南荷塘组、川南地区龙马溪组、川南地区筇竹寺组和龙马溪组页岩分别在石英含量、碳酸盐矿物含量、黏土矿物含量、脆性矿物含量进行对比,具有“低黏土矿物、低石英、高碳酸盐、高脆性矿物”的特征,具有较好的脆性,烃源岩条件好,展现出良好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前景[24-26]。
页岩油储层压裂后闷井一段时间,有利于促进毛细管力渗吸驱油作用,提高页岩油的产出。与常规页岩油储层不同,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储层富含石盐矿物。压裂液渗吸进入孔隙后会引起石盐矿物溶解、扩散,改变了原有的孔隙结构,从而对油的迁移产生影响。目前,针对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渗吸特征的研究较少,盐离子溶解、扩散对孔隙结构和渗吸驱油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以潜江凹陷盐间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渗吸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了盐离子扩散对孔隙结构、渗吸驱油和渗吸采收率的影响。
1 实验装置及方法
1.1 实验样品
盐间页岩油地层主要发育白云质页岩、钙芒硝页岩和泥页岩,分别取三种储层岩性进行对比实验。白云质页岩为灰白色,气测孔隙度为4.4%,渗透率为0.006 2 mD;钙芒硝页岩充填大量的白色块状或条带状盐晶体,非均质性较强,孔隙度为1.7%,渗透率0.15 mD;泥页岩为黑色或灰黑色,发育层理裂缝,裂缝中间充填白色盐晶体颗粒,孔隙度为9.2%,渗透率约为0.014 mD。三种盐间页岩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差别较大,说明盐间页岩非均质强,储层特征差异较大。高渗透率的样品主要与发育微裂缝有关。此外,饱和油测试的孔隙度普遍低于氦气测试的孔隙度。
图1介绍了渗透率和孔隙率的分布特征。白云岩页岩、钙芒硝页岩和泥质页岩的孔隙度分别为4%~8%、2%~8%和2%~12%。白云岩页岩、钙芒硝页岩和泥质页岩的渗透率分别为0.02~0.6 mD、0.006~2.5 mD和0.0005~0.85 mD。页岩储层的渗透率分布范围很广,可以用微裂缝的发育程度来解释。微裂缝埋藏的样品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孔隙度与渗透率正相关。没有微裂缝的样品对应于低孔隙度-渗透率区域(Ⅰ)和涉及微裂缝的样品对应于高孔隙度-渗透率区域(Ⅲ)。分别选取三个盐间页岩样品进行实验,物理性质如表1所示,有助于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油迁移的影响。
图1 渗透率和孔隙度Fig.1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表1 页岩样品的物理性质Table 1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ale samples
注:D代表白云岩页岩,G代表钙芒硝页岩,A代表泥质页岩。
矿物组成的XRD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与海相页岩气储层相比,盐间页岩储层具有低石英含量(质量分数17.6%~21.3%)和低黏土矿物含量(质量分数15.3%~21.3%)的特点。此外,石盐矿物(质量分数3.4%~7.4%)的存在使盐间页岩与海相页岩更加不同。海相页岩气储层的盐主要赋存于孔隙内壁和黏土矿物层间,而盐间页岩的盐以石盐矿物的形式存在,是骨架结构的一部分。此外,三种盐间页岩样品的矿物组成存在较大不同。白云岩页岩由高含量白云石矿物(质量分数29.8%)组成,钙芒硝页岩含有大量钙芒硝矿物(质量分数23.3%),泥质页岩含有高浓度的黏土矿物(质量分数21.3%)。
表2 页岩样品的矿物学成分Table 2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of shale samples
采用MnCl2溶液作为渗吸流体开展研究,高浓度(>20%)的MnCl2溶液能够很好地屏蔽水中的氢信号,抑制水中的核磁共振信号。由于水中加入了MnCl2屏蔽了水的核磁信号,因此测量的T2谱动态曲线,就很好地反映出渗吸作用下岩石孔隙中的含油量。
1.2 实验装置及方法
图2 致密油渗吸排油实验装置 Fig.2 Tight oil seepage and drainage test device
实验装置为精度为0.000 1 g梅特勒分析天平(型号ME204E),如图2(a)所示。通过测量样品质量的变化,根据油和水的密度差,来推测吸入水和排出油的体积。核磁共振仪由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MiniMR-VTP,磁场强度0.5 T,如图2(b)所示。测试温度为25 ℃,湿度为40%,压力为大气压力。核磁共振是一种无损测试方法,通过测量岩石内氢元素含量来分析岩石的物性特征。核磁共振T2谱可以很好地反映孔隙结构和流体分布特征。T2值越高,说明赋存流体的孔径越大;某一孔径的岩石中流体越多,则T2谱幅度越大。通过测量渗吸过程中致密储层样品的T2谱,可以很好地获得毛细管力渗吸引起的孔隙流体饱和度分布特征。
实验步骤如下。
(1)将样品烘干,测试质量、尺寸,抽真空加压饱和煤油,测试质量。
(2)将饱和油的样品放置于MnCl2溶液中,室温条件下密封。
(3)每隔一段时间测试质量,并采用高分辨率相机对样品表面进行拍照。
(4)将样品表面擦拭赶紧,置于核磁共振仪内,测试T2谱(图3)。
(5)重复(3)、(4)直到质量与T2谱变化不大,绘制质量与T2随着时间的变化。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盐离子扩散对孔隙结构的影响
图4为盐间页岩储层样品渗吸实验过程中的外观变化。综合来看,三种页岩油样品在渗吸实验过程中,盐晶体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逐渐溶解,使得样品表面形态变化极大。白云质页岩中原有的晶体聚集体溶解,形成了较大的溶孔,直径1~5 mm之间,说明晶体聚集体可以在水中全部溶解。钙芒硝页岩表面的层理微裂缝或弱面逐渐扩展,形成了大量的平行于层理的微裂缝。原有的层理弱面处于开启状态,渗透性较好,水渗吸进入弱面中溶解充填的盐晶体,形成大量的层理裂缝。泥页岩在渗吸初期(约2 h)出现了层状崩落现象,随着渗吸时间的延长,样品表面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凹坑。
渗吸实验过程中,盐间页岩的孔隙结构变化是由于盐晶体的溶解引起的,因此表面的凹坑、裂缝、溶孔也反映了盐晶体的分布特征。结合实验前的肉眼观察和显微镜观测可知,盐间页岩储层中盐晶体主要有三种分布模式:晶体聚集型、充填弱面型和密集分布型。分布模式不同,水岩相互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也不同。
渗吸实验后,将样品在75 ℃下烘干,测量孔隙度,表3 为实验前后孔隙度对比,可知自发渗吸实验后,孔隙度有了大幅度提升。白云质页岩孔隙度由4.4%提升到15.2%,钙芒硝页岩孔隙度由1.7%提升到8.8%,而泥页岩孔隙度由9.9%提升到20.5%。闷井期间,水自发渗吸进入盐间页岩储层后,盐晶体的溶解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储层的物性特征参数。
2.2 盐离子扩散对渗吸驱油的影响
水在毛细管力作用下自发渗吸进入页岩油储层,将基质孔隙中的原油驱替出来,油滴附着于样品表面(图5)。页岩油储层A析出的油滴体积较大, 储层D和C表面油滴体积较小。幅度-T2曲线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不同孔隙中的原油动态变化。如图5所示,储层D、C和A样品的谱面积随着渗吸时间逐渐降低,说明孔隙中的油滴逐渐被水驱替出来。从渗吸实验开始到t=439 h时,储层D、C和A样品谱面积分别降低了约1 723、300和2 732。相比而言,储层A具有更高的原油排出速率,这与A析出的油滴体积较大现象一致。这与储层A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关。
描述了盐间页岩油层盐离子扩散在自发渗吸驱油的不同时刻T2谱曲线变化,反映孔隙中原油排出动态,如图6所示。从T2谱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出现两个峰(左峰和右峰),右峰的振幅大且弛豫区域大,说明油主要存在于这个区域中。右峰的振幅小,有少量的油存在其中。随着自发渗吸驱油时间的加长,T2谱曲线的左峰值出现明显的降低,右峰值逐渐增加。白云质页岩、钙芒硝页岩的峰值趋势线向下,泥质页岩峰值的趋势线向右侧转移,说明泥质页岩在自发渗吸的过程中,油从小孔往大孔运移。蓝框标记的区域,随着驱油时间,由原来的无振幅到有振幅变化,说明产生了新的孔隙或裂缝,并且油滴逐渐运移进入了新生的孔隙或裂缝中。可见,新生的孔隙或裂缝可作为原油运移的通道。红框标记的区域(即右峰),随着驱油时间,峰面积的增加,结合左峰的降低,可以推测油先从小孔运移到大孔或者新生裂隙中,然后经微裂缝运移出去。
图3 自发渗吸核磁监测实验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spontaneous infiltration nuclear magnetic monitoring experiment
图4 不同浸泡时期样品的外观变化 Fig.4 Appearance changes of samples during different soaking periods
表3 实验前后物性参数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physical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图5 水驱出的油滴Fig.5 Oil droplets driven by water
图6 岩样的幅度 Fig.6 Magnitude of the rock sample
2.3 盐离子扩散对渗吸采收率的影响
渗吸采收率是通过谱面积的变化与原始谱面积的比值来计算得到的。渗吸采收率与储层特征参数、流体性质、边界条件等因素有关,这些结论已经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里不再进行分析。为了分析盐晶体含量对渗吸采收率的影响,有必要采用无量纲渗吸时间进行分析。无量纲渗吸时间是根据式(1)计算得到:
(1)
式(1)中:t为渗吸时间,d;k为渗吸率,%;φ为孔隙率,%;σ为表面张力,mN/m;μw为水黏度,Pa·s;μo为油的黏度,Pa·s;LS为特征长度,m。
图7 油渗吸采收率回收率与无量纲时间tD和tD1/2Fig.7 Recovery rate of oil absorption recovery and dimensionless time tD and tD1/2
图8 无量纲渗吸速率随着石盐矿物含量的变化Fig.8 The dimensionless infiltration rate varies with the mineral content of rock salt
煤油与水接触时的界面张力可取45 mN/m,考虑到三个样品都是采用水和煤油进行实验,因此界面张力的取值并不影响分析结果。然而,无量纲渗吸时间tD难以反映渗吸速率的大小,可绘制渗吸采收率与无量纲时间的平方根曲线,通过对比曲线斜率来定量分析渗吸速率(图7)。可知,页岩油储层D、C和A的无量纲渗吸速率分别为0.28、0.11和0.72。
根据文献[27],取3个盐间页岩样品粉碎成100目的颗粒,分别取3 g颗粒样品置于1 000 mL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测得初始电导率G0,即为表面离子密度。图8 为无量纲渗吸速率随着初始电导率G0的变化,先增加在减少。页岩储层内含盐量越高,无量纲渗吸速率反而越低。跟预期并不一致,盐晶体溶解会生成量的大孔隙和微裂缝,表面上看提高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然而由于盐晶体的溶解,崩落的晶体颗粒或骨架颗粒松动,开始堵塞基质孔隙,使得基质孔隙中的原油难以运移出来,只有少部分可以进入新生的大孔隙和微裂缝中。因此,大量盐晶体的溶解,反而不利于原油的产出。
3 讨论
煤油的质量与谱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可通过谱面积的变化计算排出煤油的体积,结合水与煤油的密度差,则可以计算得到样品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不考虑盐晶体溶解)。理论上,计算得到的质量变化没有考虑盐晶体的溶解,因此样品质量要高于实际样品的质量变化,如图9(a)、图9(b)所示。但是,储层样品A的实际样品质量要高于理论样品质量[图9(c)]。这与新生的孔隙或微裂缝有关。当盐晶体溶解后,产生了新的孔隙或微裂缝,此时新生的孔隙或微裂缝被水(MnCl2溶解)占据,之后煤油逐渐运移进入这些新生的孔隙或微裂缝,被核磁共振仪监测到,但是油并不能完全充满这些孔隙,可见幅度差(D-value)的正值区域显示的并不是新生的孔隙或微裂缝的体积,只是其中油的体积。因此,样品的实际质量变化,会超过理论计算结果。
图9 样品质量和谱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 Fig.9 Sample mass and spectral area as a function of time
可见,盐间页岩储层渗吸规律极其复杂,涉及了多个物理过程。水自发渗吸进入储层内,盐晶体接触到水会溶解,盐离子开始在浓度差作用下发生扩散作用。同时,盐晶体的溶解也会改变孔隙结构影响到原油的运移。这样复杂的物理现象,仅仅采用核磁共振、天平作为测量手段是不够的,有必要引入电导率仪,同步分析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含量。
4 结论
针对潜江凹陷的页岩油储层开展自发渗吸实验,分析原油在盐间页岩储层中的分布特征,研究盐间页岩中盐晶体溶解引起的孔隙结构变化,阐明盐间页岩的渗吸过程中原油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
(1)盐间页岩吸入压裂液后,骨架结构中的盐颗粒发生溶解,产生溶孔;含盐弱面发生开裂,形成裂缝;盐晶体的溶解也引起样品表面崩落。
(2)核磁T2谱变化反映:初期小孔原油排出速率较高,新生的大孔或微裂缝中原油不会降低。但随着小孔原油排出速率的下降,新生的大孔或微裂缝中原油逐渐减少。
(3)盐间页岩储层吸入压裂液后,盐晶体溶解产生的溶孔和裂缝能够明显地提高储层的孔隙度。由于盐晶体的溶解,崩落的晶体颗粒或骨架颗粒松动,开始堵塞基质孔隙,使得基质孔隙中的原油难以运移出来,只有少部分可以进入新生的大孔隙和微裂缝中。因此,大量盐晶体的溶解,反而不利于原油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