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都“中轴线”溯源及发展变化
——兼论古都北京“中轴线”历史意义

2020-04-10陈静首都博物馆北京100045

中国文化遗产 2020年6期
关键词:宫城皇城长安城

陈静(首都博物馆 北京 100045)

古代都城是国家的缩影,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如王国维先生指出:“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1]。对于国家都城而言,都城选址是国家大事,《清华简·保训篇》记载大禹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都城选址,就请商汤六世祖上甲微“求中”于嵩山河洛之地[2],考古发现的夏王朝“都城”基本都在“大嵩山”地区,如“禹都阳城”的登封王城岗城址[3]、以及属于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址——新密新砦城址[4][5]、偃师二里头遗址。西周王朝建立伊始,在都城选址上周王就提出著名的“宅兹中国”[6],从而形成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择中建都”“择中建宫”“择中建殿”及都城的中轴线规制,这是以“中”为国家政治核心理念与国家政治认同的发展与深化。本文对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的溯源与发展史的研究,就是力图通过都城规制的“中”及其“中轴线”研究,揭示其维系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与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悠久历史文化。而古都北京又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国家政治认同的物化载体集大成者,古都北京“中轴线”则是历史上国家政治认同的佐证,这也是古都北京最为重要的历史价值所在。

一、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溯源

关于中国古代都城的“中轴线”问题,实际是当今学者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分析。所谓古代都城中轴线的“整体性”,是就我们了解到的古代都城“最后”全面形成的形制的认识。其实古代都城建设是个比较长时段的发展过程,始建者一般不大可能对城市进行数以百年、几百年计的提前规划,大的营建都城原则是有的,但可能并不像人们分析的那样复杂,我们对都城中轴线的考古学研究要避免出现“过度”解释。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王朝,一般短者几十年,长则数百年,即便是同一王朝的同一都城,其都城形制也是动态的,不过是变化大小不同而已。因此我们在探讨古代都城中轴线时,应该采取“动态”的研究视角。

(一)先秦时代都城的“双轴线”

夏商时期的都城轴线问题,根据目前考古资料,可以探索的有偃师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

从考古发现的偃师二里头遗址宫城遗址布局来看,宫城为坐北朝南方向,宫城之中有东西并列两条南北向“轴线”,西部可能属于宫殿区(包括二里头遗址的1号宫殿建筑基址),在1号建筑基址南部的南宫墙之上辟一宫门(7号建筑基址),其与1号建筑基址南北相对,二者之间形成的直线,应该就是宫城之中宫殿区的轴线。东部可能为宗庙区(包括二里头遗址的2号建筑基址、6号建筑基址),与2号建筑基址相对的南宫墙之上是否辟有宫门,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根据1号建筑基址相对的南宫墙辟有宫门,与2号建筑基址相对的南宫墙之上亦应辟有宫门,如这种推测无误,那么二者之间形成的南北直线应为宗庙区轴线[7][8](图1)。

图1 二里头宫城遗址平面图<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道路的勘察与发掘[J].考古,2004(11):4>

偃师商城遗址宫城位于早期都城南部中央,东西分布有两组建筑(图2)。东组先后建设有四、五、六号建筑基址,学术界一般认为应是宗庙建筑(主要是四号建筑基址)[9][10]。西组建筑自南向北有二、三、七、八、九号建筑基址[11-15],学术界一般认为它们可能为宫殿建筑。宫城南部东西并列二门,西部南门为宫殿建筑南门,东部南门为宗庙南门,东西分布二南门,均为“一门三道”。如果上述推测无误,偃师商城宫城的南北向轴线应是东西并列两条,即西组的宫殿区轴线与东组的宗庙区轴线。由于早期宫城与大城的南北城门均未究明,宫城的东西并列双轴线与大城关系还不清楚[16]。笔者认为,偃师商城宫城的南北向双轴线形制应该承袭了二里头宫城的“双轴线”规制。

图2 偃师商城宫城遗址平面图<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宫城第三号建筑基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5(12):38>

(二)战国时代开启的都城之宫城“中轴线”

此时期目前考古发现可以基本究明宫城“中轴线”的有郑韩故城、赵都邯郸王城、燕下都等。

郑韩故城的西城之宫城,位于西城北部中央,主要宫殿遗址位于宫城北部东西居中[17],由这座宫殿遗址向南至西城南墙形成一条南北向轴线,但目前还未究明西城南墙的南城门。这条“轴线”是否与“南城门”相连接还不清楚。

赵都邯郸城由“王城”与“大北城”组成,“王城”在“大北城”西南部。“王城”属于宫城性质,邯郸城的“王城”由“西城”“东城”和“北城”组成,其平面呈“品”字形。“王城”之中的“西城”应为宫城,西城之内东西居中位置,有大型宫殿基址多座,其中一、二、三号宫殿台基位于“西城”东西居中位置,南北依次排列。一号宫殿台基应为都城大朝正殿遗址,规模最大,位于南端,其北有二、三号宫殿台基[18],三座宫殿基址南北连接形成宫城的“中轴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条“中轴线”位于“西城”南墙的两座宫门之间,而不是与其中城门(正门)直对[19]。

燕下都由东西并列的东城与西城组成,东城是燕下都的主要部分。东城的宫殿建筑遗址主要位于东城中北部的东西居中位置,这里是否已经形成宫城还有待进一步考古工作究明。以“武阳台”(可能为都城大朝正殿)为基点,从南至北分别是“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等宫殿建筑基址,形成南北轴线[20]。燕下都的轴线虽然南北贯通东城的主要宫殿建筑群,但是其与东城南门是否相连还不清楚,至于其轴线与城门关系也还是未知(图3)。

图3 燕下都东城宫殿区平面图<图片来源: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186>

东周时代的楚纪南城[21-23]、齐临淄城[24]、魏安邑城、秦雍城与秦栎阳城等[25][26],均开展了大量田野考古工作,但是上述都城涉及其“轴线”方面可以进行研究的资料很少。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的考古发现显示,东周时期鲁国故城似已存在“中轴线”,宫城位于故城中东部,南面与故城南城墙东部的南城门相对,此门之外置“双阙”①亦文献所称“两观”,见《春秋左传·定公二年》。,该城门与其南1735米、文献记载的“舞鄠台”南北相对[27]。从舞鄠台经南城门至宫城的南北向道路可能就是鲁国故城的“中轴线”。

(三)封建王朝时期都城从“宫城”到“都城”之“中轴线”的历史发展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都城沿用战国秦国都城——秦咸阳城,目前秦咸阳城遗址考古资料还未究明其都城“轴线”。根据历史文献及秦阿房宫遗址近年考古发现,秦始皇规划与建设的都城之宫城阿房宫,应该已经出现了“轴线”。《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涉及上述记载的秦咸阳城与秦阿房宫遗址具体方位,现在考古工作已经究明,从秦咸阳城宫殿区与秦阿房宫前殿遗址南北之间的延长线可“直抵南山”,并从而形成“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这实际上体现出秦始皇所营建的秦王朝新都城的南北向“中轴线”,这条“中轴线”的核心是以大朝正殿“前殿阿房”为基点,以“南山之巅”与“前殿阿房”南北连线为“轴线”,向北直行延伸至“秦咸阳宫”[28][29]。

西汉都城长安城,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帝国王朝构建的都城(秦咸阳城属于延续“使用”战国秦王城)。考古发现的汉长安城遗址,都城与宫城未央宫朝向与“轴线”在西汉一代,不同时期不尽相同。西汉晚期以前,都城与未央宫朝向应均是“坐西朝东”。从都城的城门来看,汉长安城四面各辟3座城门,但是东城门与南城门、西城门、北城门形制不同,已经考古发掘的东城门之宣平门、霸城门均筑“双阙”(另一座清明门因遗址毁坏,结构不清)。其他南、北、西三面城门均无“阙”[30][31]。因此推断东城门应为汉长安城正门。未央宫虽然四面各辟宫门,但是历史文献记载只有东宫门与北宫门置阙,也就是未央宫的“东阙”与“北阙”[32]。未央宫东阙已经考古发现[33],文献记载东阙之外有驰道[34],而驰道应为皇帝使用,因此推断东宫门为未央宫正门。以上的都城、宫城正门朝向为“坐西朝东”并不能说其“轴线”或“中轴线”就是东西向的。都城、宫城的朝向与“轴线”的一致性是东汉洛阳城以后才出现的。

西汉晚期汉长安城的朝向,从之前的坐西朝东改为坐北朝南,导致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都城南郊礼制建筑的出现。在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中以宗庙与社稷最为重要,它们位于未央宫与汉长安城西安门以南,其北对汉长安城西安门与未央宫南宫门及前殿,由北向南形成前殿、未央宫南宫门与都城西安门的南北向轴线,轴线从西安门向南发展的延长线东西两侧分布宗庙与社稷,形成“左祖右社”布局(图4)。这是中国考古学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以宫城中央大朝正殿为基点,南连宫城南宫门,再向南穿过宗庙与社稷二者东西之间的都城、宫城“中轴线”。之所以笔者将其还认定为汉长安城的“中轴线”,就是因为由未央宫前殿向北与北宫门基本相对,而未央宫北宫门又与横门大街南北相对,在横门大街北部的东西两侧则分布东市与西市,这也就是都城“面朝后市”的布局。汉长安城南自宗庙与社稷之间的“路线”,向北经都城南门——西安门、未央宫南宫门、前殿(东侧)、未央宫北宫门、横门大街至横门,形成一条南北向都城“线路”,也就是现代人们所说的“轴线”。关于汉长安城“轴线”需要说明以下三点:一是这条“轴线”因西汉晚期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的宗庙、社稷建成而形成;二是从空间位置来看,作为都城“轴线”并不“居中”,而是偏于都城西部;三是汉长安城“轴线”其间有断续道路,这些道路与“轴线”不是完全重合[35][36]。

图4 西汉晚期长安城平面图<图片来源: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262>

近年有学者根据汉长安城的坐西朝东方向,提出位于未央宫、长乐宫北部,东西横贯都城的直城门与霸城门之间的“直城门大街”,是西汉中期以前的都城中轴线[37];也有学者认为汉长安城基本东西居中的安门大街应为都城中轴线②“在今汉长安城遗址,当年通往城门的街道还隐隐约约地留下痕迹。南城墙中间的一道城门——安门以北的大街,是一条纵贯城市南北的中轴线,它恰好把汉长安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参见:刘运勇.西汉长安[M].北京:中华书局,1982.[38-40];还有学者甚至提出安门大街作为汉长安城中轴线,是一条北自三原县北塬、南至终南山子午谷口的中轴线[41][42]。对于第三种看法,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后指出其研究资料来源缺乏基本的科学性[43][44]。

以上所说的汉长安城中轴线观点,无论东西向中轴线的“直城门大街”,还是南北向中轴线的“安门大街”,均把都城“中轴线”视为“中轴路”,其实“直城门大街”“安门大街”均不具备都城中轴线的基本条件,即完整的都城中轴线要以大朝正殿为基点,中轴线要连接都城与宫城正门,都城的宗庙与社稷分列中轴线左右两侧,形成“左祖右社”的格局,这已成为汉代以后至明清都城中轴线的基本原则。

(四)都城中轴线的全面形成

中国古代都城朝向的改变出现于两汉之际,西汉末年长安城朝向从原来的坐西朝东变为坐北朝南,东汉洛阳城则完成了都城坐北朝南的改变③东汉帝陵朝向同时发生了改变,由西汉帝陵的坐西朝东变为东汉帝陵坐北朝南。。但是东汉初期,都城还是“两宫制”(即南宫和北宫),不过二宫城是南北排列,不同于西汉长安城的长乐宫(东宫)与未央宫(西宫)东西并列④昭帝之时,霍光的两个女婿就是“东西宫卫尉”,由于二宫东西分列,故《汉书·楚元王传》载:“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颜师古注:“东宫,太后所居也。”《汉书补注》王先谦曰:“胡注,汉制,太后率居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曰东宫。”。东汉洛阳城的南宫与北宫虽然呈南北向排列,二者并不是南北整齐相对,而是存在错位。当以南宫为皇宫时,南宫门南与都城平城门相对,向北应与大朝正殿——前殿相对,形成东汉洛阳城的中轴线,这条“轴线”应该是东汉明帝徙居北宫之前的早期都城轴线⑤文献载:“永平三年……起北宫及诸官府……八年冬十月,北宫成”。明帝徙居北宫。参见:后汉书(卷二)·明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5:107,111.,大朝正殿为德阳殿⑥《东汉会要·礼四·朝会》记载:“德阳殿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坛。激沼水于殿下。画屋朱梁,玉阶金柱,刻镂作宫掖之好,厕以青翡翠,一柱三带,韬以赤缇。天子正旦节,会朝百僚于此。自到偃师,去宫四十三里,望朱雀五阙、德阳,其上郁嵂与天连。”参见:(南宗)徐天麟.东汉会要(卷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82.,北宫南门——朱雀门为宫城正门,朱雀门与德阳殿应该南北相对。按照王仲殊先生的东汉洛阳城复原图[45](图5),北宫与外城南城墙之上的小苑门相对,如果这些推断无误,那么明帝以北宫为宫城之后的都城中轴线应该是南自小苑门,向北至宫城正门——朱雀门,再向北至德阳殿。我们注意到王仲殊先生的东汉洛阳城复原图中,北宫位于都城北部,北邻外城北城墙,明帝及其以后的东汉洛阳城中轴线可能南北基本贯通都城,这样的都城中轴线实际上已经为魏晋洛阳城中轴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图5 东汉洛阳城平面复原图<图片来源:王仲殊.中国古代都城概说[J].考古,1982(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三重城”形成时期[46],都城坐北朝南,其“中轴线”呈南北向,并非完全居中。

魏晋洛阳城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洛阳城南的委粟山营造圜丘、洛阳城南城门(宣阳门)、宫城正门(阊阖门)、大朝正殿(太极殿)。这条中轴线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是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重要源头[47]。

北魏洛阳城在魏晋洛阳城中轴线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北魏洛阳城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已经基本究明与其都城中轴线相关的遗址有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大朝正殿——太极殿遗址[48][49]、内城铜驼街遗址[50]、正门宣阳门及其都城南郊圜丘遗址等[51]。段鹏琦认为,根据目前考古资料,北魏洛阳城宫城的北宫墙上还没有发现城门遗址[52],如果这一推测无误,那么就是说北魏洛阳城的都城中轴线北端止于宫城的太极殿(图6)。

图6 北魏洛阳城平面复原图<图片来源:傅熹年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5>

从东吴、东晋到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建康城,历代都城基本位于同一地方,致使早期建筑遗址破坏甚为严重。东吴建业城遗址保存不多,考古发现甚少,都城布局形制已难究明。仅据历史文献记载可知,建业城中轴线的南端在都城正门——宣阳门之南,北与秦淮河边的大航门南北相对,再北为宣阳门,又北对宫城东边,显然这样的“中轴线”存在不少问题,如有可能,还需要通过一些新的田野考古工作,结合多学科手段,深化其研究。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东晋都城建康城的“中轴线”要比东吴建业城清楚一些,自南向北依次为:朱雀门(即东吴建业城的大航门)、都城正门(宣阳门)、宫城正门(大司马门)、端门、建康宫[53]。

南朝建康城遗址近年开展的考古工作比较多,涉及南朝建康城“中轴线”的复原方案也有一些[54-56],其中以潘谷西先生的“南朝建康城中轴线推想复原方案”较具代表性,他认为建康城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国门(朱雀航,秦淮河上)—朱雀门—宣阳门—宫城南门(大司马门)、大朝正殿—出宫城北门—入华林园—出华林园北门、都城北门(玄武门)[57](图7)。

图7 南朝建康城平面复原图<图片来源:王志高.六朝建康城发掘与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42>

偏居东南的东晋、南朝建康城延续魏晋洛阳城布局形制与都城中轴线,之所以如此,因为“从政治上讲,东晋、南朝虽偏安江左,却是中原王朝的继续……东晋南朝政权必须极力维护其为中国正统王朝的继承者的身份,在政治上抗衡北方,并争取北方汉族人士的向往和支持。这样,在都城建设上,它必须保持和发扬历代帝都的传统……从东晋开始,在建康陆续采取的很多措施,如建新宫于御街之北形成都城轴线……力求在都城宫室制度上表明自己是正统”[58]。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都城具备了“中轴线基本位于都城东西居中位置”,自南向北都城中轴线经外城正门(南门)与宫城正门(南门),北对大朝正殿——太极殿。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主要受到北魏洛阳城及其后东魏、北齐邺城与西魏、北周长安城中轴线的影响[59]。根据考古调查、历史文献记载与相关研究揭示,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的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应为:外郭城正门明德门(都城南面中门)[60]、皇城正门朱雀门(皇城南面中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宫城南面中门)⑦《唐六典》卷七:“宫城在皇城之北,南面三门:中曰承天,东曰长乐,西曰永安。”、嘉德门(宫城之内第一道门)⑧《长安志》卷六:“太极门外,承天门之内曰嘉德门。”、太极门、大朝正殿(太极殿)、朱明门、两仪门、两仪殿⑨《唐六典》卷七:太极殿“次北曰朱明门……又北曰两仪门,其内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焉。”、甘露门、甘露殿⑩《唐六典》卷七:“两仪(殿)之北曰甘露门,其内曰甘露殿。”、延嘉殿、承香殿至玄武门,出外郭城,进入北苑⑪《长安志》卷六:“延嘉殿在甘露殿近北。殿南有金水河,往北流入苑;殿西有咸池殿。延嘉北有承香殿,殿东即玄武门,北入苑”。(图8)。

图8 隋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图片来源: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日中古代都城图录[M].日本奈良:奈良文化财研究所,2015:42>

隋唐洛阳城作为隋唐时代的“东都”,其中轴线的突出特点是位于都城西部,由南向北依次为:外郭城正门(定鼎门)[61]、皇城正门(端门)、宫城正门(应天门)[62][63]、乾元门、乾元殿(明堂)[64]、独龙门、贞观殿(天堂)[65]、徽猷殿、玄武门、曜仪门(曜仪城南门)、圆璧城南门、龙光门(圆璧城北门)[66](图9)。

图9 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平面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洛阳城址的勘查和发掘”续记[J].考古,1978(6):367>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三重城”都城中轴线真正地东西“居中”时代。但是从北魏洛阳城至唐长安城的都城,其宫城、皇城(或称内城)虽然在外郭城中的位置属于东西居中,但是南北并不居中,而是偏北。宋开封城开启了都城之宫城、皇城在外郭城“东西南北”四面基本居中,它影响了此后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的发展。

宋开封城的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外城正门(南薰门)、龙津桥、内城正门(朱雀门)、州桥、皇城正门(宣德门)、大庆门、大朝正殿(大庆殿)、大庆殿后阁、大庆殿后门、紫宸殿门、紫宸殿、皇城北门(拱辰门)。其中南薰门遗址、龙津桥遗址、朱雀门遗址、州桥遗址、皇宫遗址、南宫门遗址(宣德门遗址)、大庆殿遗址等,均进行了考古勘探或发掘,得到确认[67](图10)。

图10 北宋东京城平面图<图片来源:刘春迎.北宋东京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44>

金中都遗址考古工作已经可以确认与金中都中轴线相关的一些重要遗址有:1966年勘察的都城正门(丰宜门)遗址[68],1990—1991年在北京市鸭子桥、滨河路一带考古发现了应天门遗址和大安门遗址[69]。以上述考古发现为“点”,由这些“点”连成“线”,我们发现金中都遗址自南向北的外郭城正门(丰宜门遗址)、皇城正门(宣阳门遗址)、宫城正门(应天门遗址)、大安门遗址、大安殿遗址,它们恰好南北有序排列。根据已经考古发现的“大安殿遗址”,结合历史文献,由此向北应该与宣明门、仁政门、仁政殿、紫宸门、紫宸殿、玄武门、拱辰门等南北相对,这条南自丰宜门、北至拱辰门的南北向“线”,应该就是金中都的中轴线。金中都中轴线南北贯通外郭城、皇城、宫城(图11)。

图11 金中都平面复原图<图片来源: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468>

而金中都中轴线应该是沿袭宋开封城中轴线。宋开封城与前代都城相比较,发生重要变化,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在都城之中的皇城、宫城位置变化,此前的隋唐长安城、隋唐洛阳城、东魏与北齐邺城(邺南城)、北魏洛阳城、六朝建康城、魏晋洛阳城等,皇城(或内城)、宫城均位于外郭城北部,多与外郭城的北城墙相邻。宋开封城的皇城、宫城开始位于外郭城中部。这一变化直接导致都城中轴线更加突出“中”之特点。

元大都中轴线与元上都、元中都的轴线关系不大。尽管元上都皇城、宫城平面均为方形,宫城又位于皇城中央,但是皇城、宫城在外城东南部,偏于都城一隅,外郭城每面置2座城[70]。这些都可能说明当年的皇城与宫城实际上应该是忽必烈的藩王王城[71],而并非按照都城“标准”营建的。元大都包括外郭城、皇城、宫城,三者均以南门为正门,城市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外郭城南城门丽正门、皇城正门棂星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大明门、大朝正殿之大明殿、寝殿之延春阁、宫城之北宫门厚载门、皇城北门之厚载红门、中心阁[72](图12)。元大都中轴线基本沿袭金中都中轴线规制,并直接影响了明清北京城中轴线。

图12 元大都中轴线示意图<图片来源: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505>

以明嘉靖二十三年(1553年)为时间界限,此前的明北京城基本上是在元大都基础之上建成的,其都城中轴线也与元大都基本相同。当然,明中都与明南京城的中轴线对明北京城中轴线也有一定影响。明中都属于外郭城、皇城与宫城三城相套的“三重城制”,皇城、宫城背依凤凰山,都城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外郭城南门(正门)洪武门、洪武街、大明门、端门、御桥、皇城正门承天门、宫城正门午门、奉天门、大朝正殿奉天殿、宫城北门玄武门、皇城北门北安门⑫见王剑英先生《明中都研究》一书第27页“凤阳明中都遗址示意图”,第121页“明中都午门设计、建筑平面图”,第243页“明中都皇城遗址踏测图”。参见:王剑英.明中都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明中都中轴线虽然在外郭城、皇城与宫城东西居中位置,但是其北端至凤凰山,并未南北贯通都城。

明南京城的皇城、宫城基本按照明中都规制营建,但是二者在都城之中的空间位置不同。明南京城的皇城、宫城整体上偏于都城东南部,因此,由宫城之中大朝正殿与宫城正门、皇城正门确定的中轴线不可能居于都城东西居中位置,自南向北依次为:正阳门、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奉天门、大朝正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清门、乾清殿、省躬殿、宫城北门玄武门、皇城北门北安门⑬见潘谷西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第23页“明南京城复原图”,第102页“明代南京皇城宫城复原图”。参见.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嘉靖二十三年(1553年)之前的明北京城中轴线,南起正阳门,向北依次为大明门、再北入正门承天门、端门、宫城正门午门,北对正殿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乾清宫、坤宁宫、饮安殿、顺贞门、玄武门,出宫城至北上门、万岁门、万岁山、北中门、北安门。

嘉靖二十三年之后明北京城外城(南城)的修建,使原来的都城中轴线向南大大延伸,不过其中轴线的方向还是前后基本一致的,南起北京城正门——永定门,向北经正阳门大街,入正阳门,其北部与嘉靖二十三年之前的明北京城中轴线重合[73](图13)。

图13 明北京城中轴线示意图<图片来源: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491>

清代北京城的中轴线沿袭了明北京城(嘉靖二十三年以后)中轴线,仅城门、宫门、宫殿等名称有所不同。清代北京城中轴线最南端为永定门,向北依次为正阳门、大清门、千步廊、金水桥、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饮安殿、玄武门(神武门),出宫城,北对北上门、万岁门(景山门)、寿皇殿至北安门(地安门)、鼓楼、钟楼(图14)。

图14 清乾隆时期北京城中轴线示意图<图片来源: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

嘉靖二十三年之后的明清北京城中轴线是直接承袭此前的明代北京城中轴线,只是增加了正阳门以南至永定门的外城部分。嘉靖二十三年之前的明代北京城中轴线是直接承袭元大都中轴线。1950年代中期,赵正之先生提出元明北京城的中轴线未变之论断[74]。

二、古代都城“中轴线”是中华文明核心理念“中”与“中和”的“升级版”

上古时代,“求中”“居中”成为中华先民的“核心理念”,“中”主要反映在国家缩影的都城之中,如虞舜“追中”于“历山”,商汤六世祖上甲微为夏禹“求中”于“嵩山”,西周国王要“宅兹中国”,《吕氏春秋》将“择中建都”作为国家大政方针,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则是在“择中建都”“择中建宫”“择中建殿”“左祖右社”与都城城门与宫门的“一门三道”基础之上[75],从先秦时代都城“双轴线”发展至帝国时代都城的“中轴线”。都城“中轴线”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国家认同”理念进一步发展的反映,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标识。

古代都城中轴线的核心应该是“中”的空间理念深化,“中”是都城中轴线的核心。都城中轴线空间位置在都城“东西”之间的“中央”,其实它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理念,即:都城之中最为重要的“中”的象征性物化载体——大朝正殿与宫城、皇城、都城的正门及其“一门三道”(个别为“一门五道”)之象征国家的“中门道”,均在其中轴线上。

实际上都城中轴线并不只是表面上南北贯通的“道路”,“中轴线”与“中轴路”并不等同,中轴线是都城之中在理念上南北贯通天、人、地的“线”。从帝国时代开始,国家就于都城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所谓祭祀天在南郊“圜丘”(亦称“天坛”),祭祀地在北郊“方丘”,这一礼制从西汉时代晚期形成于汉长安城的南郊与北郊⑭《汉书·成帝纪》:建始元年十二月“作长安南北郊,罢甘泉、汾阴祠……二年春正月罢雍五。辛巳,上始郊祀长安南郊。诏曰:乃者徙泰、后土于南郊、北郊,朕亲饬躬,郊祀上帝”。转引自:(汉)班固.汉书(卷10)[M].北京:中华书局,1962:305.,一直延续至明清北京城。天坛与地坛恰在都城中轴线的“基点”大朝正殿南北两端附近。

中国古代都城之“中”“中轴线”规制,其核心是“中和”理念。古都北京城与宫城的四门象征了国家东西南北之“四方”。四门相对宫城及正殿的“居中”形成 “中和”,这种 “中和”理念大大强化了“四方”对“中”的国家认同。古代历史文献于此多有记载,如《荀子·大略》载:“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司马光认为,“中和者,大则天地、中则帝王、细则昆虫草木,皆不可须臾离者也”(《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六十二)。

“中和”理念是以“中”为核心的国家认同的深化。上述都城规制自汉长安城开始历经两千多年基本不变,体现了国家的认同感与凝聚力,维系了中华文明的传承。

以上所述,充分说明都城中轴线是“择中建都”的“中”与中华民族核心理念“中和”的发展与深化。

三、古都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

研究古都北京中轴线,自然应该从历史上北京成为中国古代都城开始。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都城始于金代,海陵王完颜亮从黑龙江的“金上京”迁都燕京(今北京),其迁都理由按《元一统志》记载:“天德三年,海陵意欲徙都于燕。上书者咸言上京临潢府辟在一隅,官艰于转漕,民难于赴愬,不如都燕,以应天下之中”[76]。海陵王将都城由中古时代之前的长安迁至开封,反映了海陵王依从“正统”的“择中建都”原则。对此,宋德金指出:“在海陵王迁都之前,金朝统治者在天德二年围绕迁都问题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但‘燕京乃地之中’的观念在这场争论中最终起了关键作用。金中都的确立及一系列典章制度的制定,标志着金朝以正统自居不仅在观念上而且在实践中已逐步形成”[77]。都城“择中”从“中原”转移至“燕京”(今北京),海陵王从“择中建都”理念、实践上营建的金中都,开启、奠定了中国中古时代后期,元明清王朝定都北京的先河。

海陵王不但将都城营建于“天地之中”的燕京,并取名“中都”,是古都北京继承“中”的核心理念的突出反映。这从中国古代文献关于“中”的有关记载可以体现出来。至于金中都的布局形制所反映的“中轴线”规划格局,进一步说明他们对“中”的信仰与坚守。

黑水女真的金王朝之后的元朝与清朝,均是中华民族中的少数族群蒙古族与辽宁女真建立的王朝,他们与金王朝一样,坚守着传统的中华文明核心思想理念,在都城营建中突出“中”的观念与原则,元大都与清北京城布局形制(尤其是其都城中轴线)均承袭着“中”之理念。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古都北京中轴线,是由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城发展而来的中轴线,其由“中”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思想、历史文化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不管什么王朝,由汉族、女真、蒙古族、满族等中华民族中的不同民族管理的古代中国,体现在其都城中轴线延续不断、代代相传、世世相袭的就是多民族统一国家至高无上的“国家认同”,这个国家的前后相延、世代相承,不因古代中国不同族属的统治者而改变,而且还在不断强化,古都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的集大成就证明了这点[78]。

从鲜卑民族徙都“天地之中”洛阳,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三城制”、形成都城“中轴线”,到女真、蒙古等民族在北京依次建立了金、元、清朝,他们承袭了几千年形成的“中”与“中和”理念,深化了都城“中轴线”规制。古都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和”思想一直为中华民族所继承、发展、弘扬,保障了“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深化。

猜你喜欢

宫城皇城长安城
《宫城·红色印象》
唐长安城的那些胡商
山西皇城村:从挖煤炭到“挖”文化
沅澧大地楚城文化遗址新探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
南京,一座皇城的山水身影
金朝修建燕京汴京宫城指挥家辽阳渤海张浩
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会议召开
桃核上的长安城
辽上京宫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