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遵义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2020-04-09徐娟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运用小学语文

徐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就属于乡土文化范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自觉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教育资源,推动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整合运用,是提高学生对乡土文化认识以及建立在乡土文化基础上的认同感、归属感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由此可见,积极开发与利用地方教育资源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建构乡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資源开发及实施框架是新课改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遵义乡土文化资源;小学语文;运用

引言

乡土文化:是指我们出生、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她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乡土文化沉积着地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文情结,属于无形资产,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价值难以量化。

一、挖掘遵义乡土文化课程资源 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迫切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就属于乡土文化范畴。但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每每涉及到这些知识,我们的学生都知之甚少。老师们的了解也不是很理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自觉去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教育资源,推动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整合利用,是提高老师、学生对乡土文化认识以及建立在乡土文化基础上的认同感、归属感的有效途径。

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是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中心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享有中国厚朴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遵义乡土文化丰富,历史悠久。从汉代“三贤”、清代“三儒”到遵义会议和浙江大学迁临,遵义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长征文化为依托,融时代精神,形成与时俱进的遵义文化艺术,以“十大文化”为经典代表:沙滩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土司文化、建筑文化、诗乡文化、杂技文化、辣椒文化、民族文化、茶文化”,其中前五者属传承文化,后五者为特色文化。因此,要让乡土文化代代传承下去,就必须从老师做起,从娃娃抓起,让她走进校园,走进课程,走进学生心中。

二、利用遵义乡土文化课程资源 初步建构语文教学实施框架

习主席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同样,遵义乡土文化也是我们遵义人民的突出优势和深厚软实力。我校地处遵义这座历史名城中心,是一所办学近百年的老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优势。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中,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对于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骛,而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确实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造成学生对本土情感缺乏。鉴于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首先是重视学生的“根”之教育,即乡土文化教育,把遵义乡土文化资源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透过学校教育的途径,引导他们认知、体验和传承乡土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和体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对家乡的感情。

三、拓展学习,思想提升

案例1:《青山不老》教学实录片段

师:出示资料,介绍老人。让学生再次体会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问: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生:交流

师:引导到我们家乡的当代愚公黄大发老人身上。

师:出示阅读材料“当代愚公凿天渠”

生:阅读,思考:从这条“天外來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充分交流汇报

师:在学生的汇报中适时引导,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品质,为自己人格修养的提升奠定基础。为家乡、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设计意图】在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文中老农数十年如一日的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高贵品质深深刻进学生的心底。在我们的家乡遵义,不正也有这样一位拥有如此品格的老人吗?老师适时引入黄大发老人的事例,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学习当代愚公遵义老人黄大发的事迹,让学生为家乡有这样品质高尚的人而由衷自豪,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案例2:《桂花雨》教学实录片段

生:再次齐声美读“摇花乐”部分,让美丽的桂花雨永远留在自己心里。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开头:“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生:读

师: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中秋节,桂花就是中秋节常见的花卉,同学们知道中秋节时还有哪些常见的事物呢?有哪些是人们应时应景而制造的呢?问:咱们遵义的中秋节,有哪些独特的习俗呢?

生:家人团圆,赏月,吃月饼等等

师;遵义仡佬族人民过中秋,可有特色了,我们一起去看看。

视频:遵义仡佬族人民过中秋的资料展示。

【设计意图】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挖掘文本资源,渗透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将语文教材内容和乡土文化进行适时、适度的整合学习,从而得到课程资源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习俗产生浓厚兴趣,不但达成了教学目标。而且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四、科学整合运用遵义乡土文化 有效提升学生语文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好语文的基础上,潜移默化中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在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教学是遵义乡土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阵地,乡土文化恰当的引入和运用无疑为课文教学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远远不够,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的课本教学,而应树立“语文即是浓缩的生活,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于是,我从综合实践活动入手,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段等特点,举办系列遵义乡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如:诗海拾贝,师生读书交流会,走进遵义地名,我是小小红色演说家,家乡故事进校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实现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

同时,我坚持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和可以利用的资源,依托我们的家乡——遵义,以家乡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资源,根据“语文课程为核心,家乡文化为基础,师生开发为主体”的课程开发理念,进行课程的规划、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辅导、评价与研究成果展示。让学生通过课内学习,课外参观、访问、调查、搜集、制作等多种方式去进行更多的各类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乡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运用,增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沈艳霞.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实践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40.

[2]滕秀娜.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策略新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111.

猜你喜欢

运用小学语文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