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出词语的“新鲜感”

2020-04-09沈红霞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多义引申义新鲜感

沈红霞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提出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目标。教学中,笔者以《狐假虎威》为例,尝试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在对比中发现生字新词的新鲜感,从而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感知汉语言文字一字多义的现象,通过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的了解,为今后的活学活用做准备,通过角色表演将词语与意义对应,丰富词语的意蕴。

一、感知“一字多义”现象,积累阅读经验

一字多义现象在我们的汉语言文字里屡见不鲜。然而,对于刚刚学习文字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困惑:“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怎么变个不停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意识到一字多义的现象,并让他们不断积累理解的经验,为今后的阅读理解奠定基础。如在引导学生体悟狐狸扯着嗓子问老虎中的“扯”字时,笔者让学生先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扯”字的一般意思:扯破——撕破;扯着衣服不放——拉;拉拉扯扯——拉住不放……然后,让学生猜测:“扯着嗓子问”的“扯”字和上面的哪个意思一样呢?学生发现都不像。他们想象着狐狸被老虎抓住后,拿老天爷来骗老虎,一定会装得很严肃、很生气的样子,所以一定会很大声地说。为了显示自己的了不起,他还会装作很高高在上的样子。这样的说话,声音一定很大,语调上也会拉长。这样进行类推、比较,再联系上下文去体会、归纳,学生对“扯着嗓子问”的“扯”字的理解更真切了。再如“狐假虎威”中的“假”字,平时读三声时常用义是“不真实”,读四声是指“假期、假日”,这里“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不知道。此时,笔者让他们联系故事内容来说“狐假虎威”的意思,从而提取出“假”就是“借”的意思。然后,笔者对以上两种情况稍作总结,再启发学生回忆:“你还碰到过这样的一个字有多种意思的情况吗?”学生在思索、交流中列举出《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迎”、《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炸”等。这样的词义列举、对应,学生对汉语一字多义就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在以后的阅读中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就见怪不怪了。而且,他们能够在联系上下文和课文的具体语境中揣摩、猜测该词语在这里的含义,从而为顺畅阅读扫除理解障碍。

二、体会成语的引申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很多成语都有着本义和引申義。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了解了故事情节,那么,对“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理解,学生始终就只能停在成语的本义理解层面,而对于它的引申义以及在表达中的灵活运用,还是会一头雾水。如有教师在教学了本课之后,创设语用情境:“鬼子大声问王二小:‘说!八路军在哪里?一旁的汉奸也       ,跟着扯着嗓子喊:‘皇军问你话呢!快说!”学生是一片迷茫:“‘狐假虎威说的是动物的故事,跟人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狐假虎威”用在这里的理由。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狐假虎威”时,先从狐狸第一次撒谎开始,引导学生发现并描述出“狐假天威”,而后联系“狐假虎威”,列举“爸爸又在抽烟了,正在做饭的妈妈让我去阻止他。我立刻跳到爸爸跟前,夺下他手中的烟。爸爸知道这是妈妈的命令,对我这个小毛孩也无可奈何了。”引导学生发现这里是“我假借着妈妈的威风”,可以说成是“我假妈威”。然后告诉他们,其实这里也可以说是“狐假虎威”,这时候的“狐”不再是指狐狸,而是指“我”,“虎”也不再是指老虎了,而是指“妈妈”了。接着再列出生活中常见的“谈虎色变”“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等,让学生体会成语的引申义。这样,学生对成语的活学活用就有了清晰的认识。如果有时间,教师还可以开展“趣变成语”等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将“狐假虎威”演变成“我假师威”“我假母威”,将“谈虎色变”说成“谈烟色变”“谈酒色变”“谈写色变”等,感知成语的新鲜度,并学会自己感受变化、改写的乐趣。

三、感受词语的内蕴和情感,运用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游戏的形式,因而往往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教学了课文之后,让学生去演一演,既能满足他们游戏的欲望,又能很好地对课文进行复述和感悟。当然,角色扮演需要学生对课文语言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对情节有完整的把握。学生在表演前,会满腔热忱地品读文字,揣摩自己的动作和语言,如此,原本无声的文字就因有了他们个性化的理解而变得灵动丰满,充满生命力。在表演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点评,以加深对文本的认知。如一位扮演狐狸的学生在表演自己被老虎逮住时,先是蹑手蹑脚,而后猛然飞跑,被老虎按住之后,脸上先是显出紧张,而后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又转为生气的样子。课下的学生都被他的表演逗乐了,在点评时,都赞扬他将“窜”“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和狐狸的心理变化都演出来了。一位学生演老虎,当他跟着狐狸向前走的时候,很多学生认为他应该演出东看看、西看看满脸不相信的样子,这才能体现出课文中所说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在这样的反复表演和点评中,学生对有新鲜感的词语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去除对生字新词的陌生感,发掘其中的新鲜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拥抱文字,体会文字的丰富意蕴和情感。这样的词语学习和积累,才是富有生命意义而非空洞的无意义的存储。让我们共同去探究,去实践,让词语教学更加富有思维张力和美感体验。

(作者单位:浙江东阳市城东街道李宅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多义引申义新鲜感
“耐”字原是剃胡须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画说汉字——摆(bai)
KINGSWOMAN
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新鲜感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如果不曾有过,你希望自己的人生能重启一次吗?
新鲜感
《锦瑟》赏析
“好+谓词性成分(V/VP)”的组合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