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文,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2020-04-09张欣
张欣
我们有时在教学过程中会抱怨“课文太多了,课时不够用,根本讲不完”,是否思考过这不够用的课时是因为把教材中每篇课文做了过度解读?曾经听过一节《带刺的朋友》(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在这节课上,呈现了以下环节:
(1)回忆课文写了什么事,小刺猬是怎么偷枣的,请学生按动作顺序说。
(2)读词语,引导学生关注描写环境的词、拟声词,并与去掉了拟声词的段落做比较;把动词按顺序串联起来说说小刺猬偷枣的过程。
(3)通过文段对比,让学生把目光聚焦于作者的猜测及心理活动描写上,联系自己的体验进行想象。
(4)引导学生阅读文段,对接生活实际,层层推进理解“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这些不同人称中包含的情感变化。
(5)质疑: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刺猬为什么长刺?有小宝宝吗?等等)——师引向“想知道刺猬的家在哪吗”。
(6)教师出示短文:探访小刺猬的家,“我”的心理活动留白。让学生猜一猜“我”会想什么,动笔写一写。
(7)推荐阅读原文。
一节课40分钟,学生一直在跟着教师“跑”,然而思路明显跟不上。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这节课上说了几次“同学们,快点”。尤其在最后教师给出情境让学生猜测心理,并动笔补白时,面对学生茫然迟迟不下笔,教师又无奈地催促:“同学们,快点啊!”结果在展示心理描写的环节,学生无话可说。
不可否认教师解读教材的深入、理解的透彻,但以学生实际获得来看,课堂上要学的内容太多,“带刺的朋友”离学生的童心远了,缺乏情感体验,文字触摸起来少了些温度。
教学实践引发教者的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课文作为“例子”的作用,为学生的自能阅读、自主阅读、终身阅读奠基?不妨尝试让一篇课文的学习成为学生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不断发展、情感体验日渐丰富、语文素养逐步提升的有效途径。下面以《慈母情深》(统编本五年级上册)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尝试。
一、整体感知,从不同角度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利用这篇课文,为学生搭支架,继续练习概括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整体感知的阅读能力。
支架一: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结合提示自己试着说说。
提示:“我”想 终于 。
支架二:刚才我们是从“我”的角度概括了主要内容,课文题目是《慈母情深》,能不能试着从母亲的角度来说说主要内容?
提示: 的母亲不顾 ,
。
学生能在前期阅读训练的基础上,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而第二个支架为学生把握主要内容打开了思路,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既要完整简练,还可以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去思考。
二、链接原著,在语言形式与情感的融合中实现读寫融通
《慈母情深》节选自梁晓声的《母亲》,这篇课文中描述的情形学生不见得能清晰领会。在教学《慈母情深》时,不“单打独斗”,采取课内外拓展“1+1”的链接方式,基于课文引入原著,把课文中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原著阅读中,并运用猜想、想象、转化等思维方式实现读写融通,延展“这一篇”的所读与所得,发挥一篇课文的“例子”功用,向“读写融通”迈进。
这篇课文中随处可见体现“慈母情深”的语句,母亲那“极其瘦弱的脊背……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的外貌描写,“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的动作展现,以及那简短朴实的话语(“你来干什么?”“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要钱干什么?”“多少钱?”)无不蕴含着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对自己的忽视,对儿女的那份深情。但我们阅读这篇课文,如果仅仅透过文本认识这位母亲形象,就使得学生的阅读层面也停留于此。为了发挥文本的功用,可以设计拓展链接——
链接一:感受辛劳,体味语言,品悟形象
在学生透过外貌描写,认识到这位母亲的辛劳、疲惫不堪后,引入《母亲》原文的段落,既加深对母亲形象的认识,也体会梁晓声原文的语言:
在贫困中她尽了一位母亲最大的责任……
母亲为了微薄的工资在铁路工厂做临时工,出卖自己的体力。翻砂——那是男人干的很累很危险的重活……
母亲每天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半左右,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有不少日子,母亲加班,则我们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见不着母亲的面儿。
在《慈母情深》与《母亲》的互文中,学生触摸语言,从课文简单的外貌描写勾连到原著中母亲夜以继日的辛苦,对她那“瘦弱的脊背、疲惫的眼睛”定会生出更多的理解,受到更强烈的震撼。
接着品味母亲的语言、动作描写,理解母亲简短的语言、忙碌的动作背后那份朴素的勤劳、对儿女的责任感,再次引入原著:
最堪怜是中秋、国庆、新年、春节前夕的母亲。母亲每日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五个孩子都要新衣穿,没有,也没钱买。母亲便夜夜地洗、缝、补、浆。若是冬季里,洗了上半夜搭到外边去冻着,下半夜取回屋里,烘烤在烟筒上。母亲不敢睡,怕焦了着了。
透过这段文字,学生感受到了母亲不但在工作中这么辛劳,她在家中休息的时间也是极少。一位虽然贫穷、但伟大的母亲形象在文本的链接拓展中强化。由一篇课文引向了对原文原著的品析。
在这样的链接阅读中,学生既有重点地感受品味了文本语段,也在原著的互文理解中深化认识,更在原文阅读中运用了品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链接二:依文猜想,合理想象,转化语言
读中有感,读后生悟,此时利用学生已建构起的母亲形象,以及对文本语言的了解,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今天我们读到的这篇课文选自作家梁晓声的《母亲》,其中还有这样的情节:
某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被一辆停在商店门口的马车所吸引。老板子躺在马车上睡觉,而他头下枕的,竟是豆饼。我曾经吃过,香极了!
……
“豆饼!我的豆饼!站住!……”
老板子待我跑开了挺远才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边喊边追我。我跑得更快,像只袋鼠似的,紧紧张张地撞入家门。
只见那持鞭的老板,汹汹地出现,东张西望一阵,将我上下打量了足有半分钟。因我站在母亲身旁,手中的鞭子不由背到了身后去。
“这位大姐,见一个孩子往这边跑了么?抱着不小一块豆饼……”
我说:“没有没有!我们连个人影也没看见!”
……他悻悻地转身欲走。
猜想一下,后面会怎么发展。想象一下,母亲会怎么说,怎么做。请你也来当一位小作家,描写你心中的这位母亲,此情此景之下的语言、动作、外貌等。
想看看原文中的母亲是怎么做的吗?(出示原文,略。)
学生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依据文本情节、语言风格,试着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表达输出,读写结合,丰厚略读课文的功用。
链接三:拓展诗句,多样理解,转化语言
最后,把母爱这一主题由今人向古人回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孟郊
……
在古今语言的品析中,感受亘古不变的“慈母情深”,以及古诗中意犹未尽的言外之情。把单篇课文的阅读视野再拓展。
以《慈母情深》一文为引,在阅读中深化理解,在阅读中实践“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CDDB19266)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