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面部损伤美容缝合术后瘢痕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2020-04-09张晓露刘林娜

感染、炎症、修复 2020年4期
关键词:颜面皮瓣美容

陈 默 张晓露 王 静 刘林娜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颜面部缺少保护,是外伤高发部位,也是人体容貌的主要展现部位。颜面部损伤导致局部组织受损,若愈合不良或形成瘢痕将严重影响容貌,从而影响患者心理和正常社会生活。随着人们对美容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容缝合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研究显示,美容缝合技术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瘢痕形成发生率[1]。但仍有伤口经美容缝合技术处理后依然存在瘢痕形成。为了更好地预防颜面部损伤患者伤口瘢痕形成,提前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提升美容效果,本研究对141例接受了美容缝合治疗的颜面部损伤患者的创面愈合质量、瘢痕评分等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颜面部损伤患者美容缝合术后瘢痕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4 月在我科接受美容缝合治疗的141 例颜面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单纯颜面部损伤;②无组织缺失;③受伤至就医时间在12 h 内;④接受美容缝合技术治疗;⑤意识清醒,配合资料收集及调查。排除标准:①合并骨折或其他脏器损伤等多处外伤;②严重组织缺失,需要手术修补者;③研究资料中断者。141 例研究对象中,男67 例,女74 例;年龄1 岁3 个月~62 岁,平均(20.45±3.72)岁;伤口长度1.3 ~7.9cm,平均(4.7±1.2)cm。

1.2 方法 接诊后护士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询问受伤过程,遵医嘱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排除脏器损伤、骨折等,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协助医师进行美容缝合治疗。常规消毒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内灰尘及异物,根据伤口大小给予适量麻醉药物局部麻醉,伤口不规则或有坏死组织者,切除伤口坏死组织,用5-0 号不可吸收聚丙烯外科用缝合线(瑞士生产,国械注进20162650663)缝合伤口;伤口较深者,遵循整形外科原则,设计局部皮瓣,采用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并封闭创面,用4-0 号90 乙交酯和10L- 丙交酯共聚物可吸收缝合线(美国强生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进)字2008 第3651921 号)分层缝合,注意对齐伤口,封闭创面,避免死腔。缝合完成后常规消毒伤口,无菌敷料包扎,严重水肿者给予局部冷敷,伤口每日消毒换药1 次,术后7 d 拆线,术后3 个月评价伤口愈合质量。

1.3 评价指标 术后3 个月采用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scar cosmesis assessment and rating,SCAR)量表进行瘢痕评分[2],通过观察瘢痕颜色、有无瘢痕扩展、增生、萎缩等情况,配合患者自我感受问答评分;量表得分0 ~15 分,得分越高说明瘢痕越明显。SCAR >7 分为瘢痕增生,作为瘢痕组;SCAR ≤7 分者作为无瘢痕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瘢痕形成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颜面部损伤美容缝合术后瘢痕形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瘢痕形成情况 141 例患者术后3 个月评估,29 例SCAR 得分>7 分,定义为瘢痕组,112 例SCAR 得分≤7 分,定义为无瘢痕组。瘢痕发生率为20.57%。SCAR 瘢痕评分1 ~12 分,平均(5.84±1.35)分。

2.2 瘢痕形成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饮食习惯患者瘢痕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受伤类型、受伤部位,有无过敏性疾病和瘢痕家族史患者瘢痕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141 例颜面部损伤患者美容缝合术后瘢痕形成单因素分析

2.3 瘢痕形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瘢痕形成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P <0.05 的指标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0岁、受伤类型挫裂伤、受伤部位(位于颊部或口鼻部)、存在过敏性疾病、瘢痕家族史是颜面部损伤患者接受美容缝合术后瘢痕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3 讨 论

瘢痕一般表现为突出周围皮肤,表面呈紫红色或粉红色的色素沉着,根据个体差异可存在局部瘙痒或疼痛。不同部位的瘢痕对患者机体功能及容貌产生一定影响,严重影响着患者心身健康,特别是颜面部瘢痕,对容貌影响最为突出,也是患者最为关注、治疗期望值最高的部位。颜面部损伤是导致面部瘢痕形成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有报道显示,亚洲人群瘢痕形成发生率平均为4.5%~16%,最高可达20%[3]。本研究结果显示,颜面部损伤美容缝合术后瘢痕形成发生率为20.57%,高于亚洲平均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受伤部位单一、仅为颜面部,且研究对象样本量较少、可能存在误差有关。但本研究结果与亚洲人群平均值的最高值接近,说明本研究仍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表3 141 例颜面部损伤患者美容缝合术后瘢痕形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目前临床研究较多的是对瘢痕的后期治疗,主要有手术整形修复、药物、激光、放射、冷冻等,虽然具有良好效果,但均为瘢痕形成后的补救性治疗措施,对患者心身伤害较大。近年来随着整形美容医疗技术的发展,瘢痕预防性护理、医疗技术发展迅速,美容缝合技术便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且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预防瘢痕形成的有效方法。研究显示,美容缝合技术可有效降低伤口瘢痕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且对缓解患者负性心理具有良好效果[4]。本研究中通过美容缝合术后3 个月SCAR 量表瘢痕评分可见,平均得分为(5.84±1.35)分,其中78.01%(110/141 例)的患者SCAR 瘢痕评分低于5 分,与田皓亮等[5]研究结论一致,低于李振超等[6]研究的颈部瘢痕评分,说明美容缝合技术在预防伤口瘢痕形成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魏梅等[7]经调查发现,年龄、发病部位、合并糖尿病、自行剥除痂皮为面部皮损后遗留瘢痕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对141 例颜面部损伤美容缝合术后瘢痕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0 岁,受伤类型,受伤部位,存在过敏性疾病、瘢痕家族史是颜面部损伤患者接受美容缝合术后瘢痕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伤口愈合过程中所受刺激程度有关,也可能与本研究样本较小,临床资料收集不十分全面有关,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加以印证。

刘伟[8]研究指出,伤口在修复过程中受细胞自身分裂和纤维化形成等因素影响,导致瘢痕形成。Wallace 等[9]报道显示,影响伤口瘢痕形成的因素较多,除了细胞分裂增生等基础因素之外,美容缝合时是否根据面部表情肌运动规律进行缝合、皮瓣转移设计、伤口缝合后所承受的张力大小、是否合并感染等均对瘢痕形成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中年龄<10 岁是瘢痕形成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该年龄段患者肢体好动,对面部伤口刺激加重有关。而Kim 等[10]报道,只要严格遵循整形美容原则,充分考虑面部肌肉运动特点,合理缝合及进行皮瓣转移设计,年龄和伤口部位均与伤后瘢痕形成关系不密切。本研究中眼睑部及口鼻部瘢痕形成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考虑由于该部位肌肉发达,在正常生理活动中反复运动,增加伤口张力,加重伤口细胞刺激,进而加重瘢痕形成;同时也提示临床,在整形美容缝合时,应注重肌肉运动方向,合理设计转移皮瓣,在缝合时真皮层适当延长皮下穿行距离,皮肤表面打结时注意力度,使结位下沉,促使缝合后伤口皮肤微微翘起,呈现负张力状态,同时在缝合转移皮瓣时,尽可能缩小缝合后张力与肌肉运动方向的夹角,以达到减轻皮瓣张力的效果,进而降低瘢痕程度;挫裂伤伤口较切割伤不规则,皮肤受损较广泛,无形中增加了皮瓣转移的难度,导致伤口张力大于切割伤,这也解释了颜面部受伤类型与瘢痕形成有关,与杨光强等[11]研究结论一致。另外,合并过敏性疾病患者机体炎症因子分泌增加,与皮肤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增加伤口纤维组织生长[12],进而增加瘢痕发生率;有瘢痕家族史的患者体内血液中单核细胞所分泌炎性因子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13],成为瘢痕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美容缝合技术作为目前临床预防伤口瘢痕形成的主要美容手段,具有良好效果。通过对颜面部软组织美容缝合术后患者瘢痕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获取影响瘢痕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尽早开展预防干预措施,比如术前充分了解患者过敏史及瘢痕家族史等,在采取美容缝合的同时还应积极给予抗过敏干预及预防增生干预,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及沟通,对降低瘢痕形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本研究由于受时间限制,研究样本量较少,缺乏多中心大样本深入分析,可能出现研究结论的偏差,需要再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印证和补充。

猜你喜欢

颜面皮瓣美容
透视环保美容热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美容
等闲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头穴电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失用伴口颜面失用的临床研究
素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