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体态律动中“节奏要素”的主体意识

2020-04-08汤胜方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节奏

汤胜方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510507)

奥地利音乐评论家汉斯力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说:“自然界中并没有旋律,也没有和声,唯有负载着这两种要素的第三种要素——节奏,在有人类之前,并且不依赖人类,就已经存在了。”世界由物质构成,而物质是运动的,任何物质的运动轨迹都不尽相同,也就出现了不同的节奏形态。天体运行、四季更替、繁星闪烁、花开花落这些都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规律的运动,当我们有意识地去观察这些运动时,会发现节奏的自然属性是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生活的各种举动也会产生节奏,例如敲击东西的节奏、喝水的节奏、写字的节奏、跑步的节奏等。人类不仅能感知节奏,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思维把握节奏的运动规模和范围。但是这些节奏的产生多满足于行为及生理上的需求,也仅是人类从视觉和下意识的触觉中去体验和重复它。[1]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和认知。它不是用音乐伴奏的舞蹈,也不是伴随着音乐的体育运动。体态律动的学习是习者聆听音乐或节奏音响的过程。[2]通过聆听和身体运动引发运动觉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在联接听觉和身体知觉的基础上的整个身体和大脑的沟通。体态律动中的节奏要素是指音响运动要素,它有别于日常生活中没有规律、没有比例的声音组合,这种要素与身体运动密切联系。音响有规律的震动是其物理属性的体现,而人的感官是不具备这样的属性的,唯有通过五感中的听觉、触觉、视觉对我们大脑的刺激,我们才能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想象。

文艺理论家郭沫若先生在《论节奏》中指出:“构成节奏,总离不开两个很重要的关系;一个是时间关系,一个是力的关系。”人在任何的环境下都可能无意识表达对于节奏的控制,也就是对于传达节奏的媒介所应有的长度、速度变化、力量强弱等的控制。无意识产生的节奏频率对于人的体验和审美并无大碍。时间和力的把握仅取决于在当下环境中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呈现应有的状态,不存在记忆和重复。也无需关注肌肉的僵硬与松弛的均衡性、能量使用是否恰当,力所使用的灵活性的分析、不果断(判断力差)等因素。[3]而音乐中的节奏感是调控(长度、速度细微变化的)实践片段的连续组合的能力。是一种有意识的肌肉记忆行为。[4]节奏感只能在重复整个身体运动经验之后才能获得。[5]身体运动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运动的起和止都涉及到时间量和空间量(动作的速度和幅度),时间量和空间量都依赖于身体运动的能量(用力的强度)。而让身体恰如其分地体验和表现音响的运动,就必须通过人的大脑的思考以及直觉意识的不断调节。每一个节奏型的变化、每一个新动作的起止,每一个乐句的呼吸,都与动作的速度、幅度、动作的持续时间、动作的自发力和控制力有关。[6]熟练掌握动作过程的时间是获得音乐节奏感的基本保证;自如地控制运动空间,是获得身体节奏感的基本保证。

在体态律动教学中时值与结构属于节奏要素其中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涉及到音值及其相互结合形成的横向和纵向结构。音值可以是任意时长音符的体现,每一个音值都具备内在的张与驰,例如动力性较强的短时值音符与稳定性较强的长时值音符,前者趋于紧缩、跳跃,后者趋于平静、缓慢,不同时值音符的交替反映出不同能量和重量在时间维度上的差别。人作为感知的主体,在获得不同的音值感后,尝试用肢体的各个部分来表现,这种表现是有意识的探索,它引发人的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运动,有肌肉的张弛,心跳的快慢、呼吸的急促与舒缓。每一个音符的诠释都是有规律的内在生命情态的律动。当然,音符孤立的存在并不构成节奏。所以,在音乐作品中,就会有不同时值的音符组合,例如,附点节奏型、三连音节奏型、切分音节奏型等,这些节奏型交替穿插使用,从而使音乐律动性更强,结构形态差异性更大。相应地,主体在表达空间层次,重力把握,肢体的转换、以及灵动对比方面也会更加丰富。

休止在声学上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现象,[7]但在体态律动中却是一种积极的或者说是孕育着活力的静默。就像舞剧中人物情绪进入到极致的焦点,它所呈现的不再是流动的雕塑,而是一个短暂、凝固的雕塑造型,这个造型唯美且意味深长。要捕捉这瞬间的信息,对于主体来说需要凝神聚力,既要意识到在空间里面身体运动处于不同的音乐语境中所需要的时空和力量,也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去控制它们。音乐节奏中包含的休止对于身体的律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8]休止符出现在一组音的结尾,可能造成明显的停顿感或者收束感,出现在旋律音的开始处,可以产生渐强的趋势,这关乎主体的身体、思想、情感的全面参与。音值的横向及纵向结构,呈现出既有平面,又有立体的样式。主体之间有了对话、对立、有了模仿、还有合作。他们既要求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也要求彼此的融和。在尝试律动合作的过程中,不同节奏要素对于主体的刺激,使得他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到彼此呼吸的配搭,肢体的协调、流畅以及整个作品的完整。多声的思维能力以及多维视觉及运动觉的敏感在这个部分是不可或缺的。

拍律及其变化是节奏要素中的第二个部分,拍律谓之节拍有规律的动态形式,是将不同类型的节奏型规整在固定音值长度单位中的强弱拍变化,而强弱拍的律动是周而复始的,它具有连续性,匀整性和重复性。所以,多数人在听音乐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跟随着音乐跺脚、拍腿、点头等,这种自然状态下呈现的动态就是主体对于拍律的简单的认知。而主体有意识尝试用呼吸和能量的运动过程来体验拍律时,就能更加细腻地表现出小节中各拍的微差。呼吸是人类最强烈的动觉,一呼一吸都牵动着身体某些部位的起伏变化,为主体提供了精确的内部感知觉。例如:[8]用身体运动表现出小节中各拍的本质区别。[9]小节中的最后一拍是能量的积聚和准备,也是吸气拍;小节中的第一拍是能量的释放,也是呼气拍;其他各拍是能量的持续和消失,也是持气拍。拍律既是有规律的,那么主体的身体运动也就能始终伴随着这样的呼吸过程而进行。

进行曲与圆舞曲是两种不同拍律的音乐作品,进行曲常用二拍子,行进的步伐为主,以平衡的、对称的直线型状态出现;圆舞曲常用三拍子,有规则的舞蹈步伐为主,以不平衡,不对称的曲线状态出现。有强弱规律的节拍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因着主体在律动中对于音乐本体的感受,主体的审美体验中也会产生诸如平衡与不平衡、对称与不对称的表达方式,这是源于主体在他们的审美经验中意识到所有艺术形式的背后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就像绘画中的构图,雕塑中的造型,戏剧中的矛盾与统一等等。但是每一种艺术形式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唯有使用通感的转化,律动的主体才会有丰富的创造力和对于不同空间的探索。

体态律动中的节奏要素之三是情感表现要素。人无论在有声还是无声的世界里,都能够用五感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感觉去体会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一切,并将这一切诉诸于自己的情绪,时常对发生的事物感同身受。例如:人们用视觉或听觉感知路人脚步的轻重缓急,可以体察其内心的生命情态:焦虑的人,脚步急促;平静的人,脚步缓慢;疲惫的人,脚步沉重;心情愉悦的人,脚步轻快。这些体态语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常自然的流露,但也同样反映出节奏当中的力量、速度、重力以及空间。对于承载情绪的主体来说这只是一个当下无意识的体态表现。对于察验者来说,他们无法预知承载主体情感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体态律动的体验中,主体的每个动作兼具即兴性、表现性和目的性。他们的肢体律动具有一定的画面感,或者刻画某种形象,或者表达某种想法,又或者表达某种冲突。这些表达既存在于生活,而又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加工和升华。

节奏的时间维度常围绕着快慢而进行,快与慢理解为速度,但又不仅是速度,还有速度的均匀,速度所表达的情感。因此,速度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节奏的其他要素紧密结合。速度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在慢的速度里面有不同层次的表达慢速的术语,如:广板、庄板、柔板、行板等。在每一种慢速当中都涌动着不同活跃程度的生命特质。速度的均匀也并不代表是机械的、固定不变的操作。在体态律动中,慢速相对于快速更加难以控制,快速取决于主体的反应能力、灵敏度及肢体的灵活性,而慢速则需要主体给予身体的强有力的控制、对于空间的占据、以及呼吸的调整等。针对两种不同的速度,主体在表达的过程中会因年龄、心绪及听力的影响,不易较长时间保持速度的恒定,或因为了完整表达作品所赋予的情感,或为更好塑造艺术形象的需要,主体当下所表达的速度会与他所感受到的速度不在一个基调上。也就是说,作品的速度可能是快的,主体的律动用的慢的肢体律动。而作品的速度是慢的,主体的律动用的是快的肢体律动。它们共存于同一个时间维度,但却是矛盾体。这种体验方式有悖于大众对于狭义速度的定义,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一般人认为力度只有在旋律或者节奏的重要节点位置才会出现,此种力度是作曲家提供给主体在表现作品时突显张力的提示。殊不知,这样的提示其实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力度范围,或者说无法体现其重量。主体若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是无法体验和把握的。音乐中除了有明确标识的力度外,还有无法用术语记录的绝对力度和隐性力度。两者也都是无形并抽象的。[10]所谓绝对性力度,就是为了表现特定的情感、形象必须基本达到的相适应的气力程度。譬如对纤弱和强壮的对比,主体无法知道两者之间的重量差距,只能通过在律动中身体运动形状的变化以及对承载身体的空间施以一定的重力来做出合理的匹配。隐形力度考验的主体对作品风格的宏观把握和对作品走向的敏感度。需要主体在没有任何标识的作品中按照自己的审美经验及对力度的处理来表现。譬如,音乐旋律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上行、下行以及波浪形等走向,主体用模拟爬坡和下坡两种不同的形态与旋律走向的上下行来做出对应,上坡是力量不断加强的一个过程,下坡则是力量不断削弱的一个过程,而旋律往高音发展亦指上坡则表示渐强,往低音发展亦指下坡则表示渐弱。主体上下坡的肢体律动代表着主体身体能量耗费的多少以及身体占据空间大小的变化从而展示力度的整体发展趋势。力度是一种能把音乐内在的运动感激发出来的元素,也是一种能够很好的把主体情感带入到肢体律动中的有效因子。因此,主体在作品的创造和表现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节奏要素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节奏要素中又有很多细微的分支,这些分支彼此相连,使音乐更为丰满。体态律动中主体对于节奏要素的探索更多的是挖掘主体自身学习音乐的能力以及对自己身体的重新认识,从而为学习及欣赏音乐提供更多有效的支持。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节奏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YOUNG·节奏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