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2020-04-08宫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5期
关键词:射血预见性心肌梗死

宫秀丽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辽宁 沈阳 110021)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逐年增多,发病原因是由于冠状血管出现短暂或持续性缺血造成心肌缺血坏死,临床多表现为持续性心前区疼痛,难以缓解[1]。本病致残率高,也可导致患者死亡。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治是临床治疗的重点,院前急救是通过患者入院前给予药物等有效的救治达到阻断梗死进程的目的。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可依据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等改变,判断梗死部位及程度,制订治疗措施延缓或终止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2]。本研究选取我院86例院前急救心肌梗死患者,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护理前各指标相比较▲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各指标相比较,△P<0.05

1.1 一般资料:通过对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院前急救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已实施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为(56±8.3)岁,ST段抬高型31例,其他12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为(57±7.9)岁,ST段抬高型30例,其他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心功能2级以上。②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均有心电图、彩超等化验等检查结果。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重度损伤。②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或精神异常患者。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保持患者体位、吸氧、给予常规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依据情况给予补液等药物治疗,及时记录并上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方式,主要包括:①制订有效护理计划;依据患者症状及一般资料和病情,消除心肌梗死加重的诱因,保证患者体位与护理通畅。保证护理同时判断患者心肌梗死原因指导后续治疗并保证治疗有序。②有效沟通;尽量与患者与家属沟通交流并实施心理护理,部分患者及家属发病时往往难以相信,心情会出现焦虑等情况加重患者病情,护理时边救助边沟通患者病情,了解疾病发生视情况并记录,向患者介绍该病的特点,提高患者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信任与护患关系。③精确护理;包含患者用药和输液时护理,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救助环境往往较嘈杂,护理人员积极辅助救治医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患者疾病程度、用药种类、输液速度等记录并核查,保证救治过程安全、精确有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预见性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检测:包含肌钙蛋白I(TN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患者出院后由医护人员共同制订,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组织患者进行住院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并计算。满意度=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 2010核对数据后,将所有数据纳入到SPSS20.0统计程序中处理,计量资料取t检验且()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射血分数(LVEF)升高,肌钙蛋白I(TN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入院治疗护理满意率95.3%(41/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3.7%(36/43),P<0.05。

3 讨 论

心肌梗死是心内科一种常见疾病,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与饮食导致心肌梗死患者逐年增高。多数患者均有冠状血管粥样硬化等基础病,受情绪、暴饮暴食等因素可加重冠状血管血供进一步减少致使对应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等症状[3]。这类患者发病较急,患者往往活动受限。早期诊治是该病最有效的方式,院前急救可通过临时的药物及输液等处置明确患者诊断与急早给予一定的救治,减轻患者梗死部位的扩大,预见性护理方式在院前急救中可辅助救治医师,提高救治效果。

预见性护理方式可通过心肌梗死发病特点早期确定诊断,并且明确患者发病原因,依据患者生命体征等指标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4]。及时中断梗死诱因,患者生命体征可缓慢恢复;另外通过该疾病进展方向,通过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消除患者及家属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提高家属救治积极性,保证院前急救快速有效。另外有效的心理沟通减轻患者焦虑及情绪紧张,通过减轻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使患者血管舒张,可短暂恢复相对狭窄冠状动脉的血供,改善患者的身体不适与预后效果。有效的沟通可提高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能够帮助建立互助的护患关系。院前急救环境多复杂,预见性护理方式可保证医师在救助过程中辅助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帮助患者保持体位。在治疗过程中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患者输液、口服药物种类进行保障,使得患者在救助过程中更加规范,保证了治疗效果。这为后续患者入院治疗提供了便利。常规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主要包括辅助医师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但对于病情严重程度无法做到准确评估,对院前急救患者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无法解决。预见性护理方式是院前急救过程中更加高效的护理方式,可通过系统的护理方案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TNI)显著升高,且会随着梗死范围扩大进一步升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会降低[5]。预见性护理方式通过辅助医师早期明确诊断并保证药物等干预手段的效果,保障了患者心功能各指标改善明显,有效的沟通及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射血分数(LVEF)升高,肌钙蛋白I(TN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患者入院治疗护理满意率显著升高。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方式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过程中,不仅可改善患者射血分数等心功能各指标,消除加重心肌梗死诱因,患者住院治疗满意度更高,是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射血预见性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更 正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