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健脾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2020-04-08单静喜
单静喜
(东港市中医院综合内科,辽宁 东港 1183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的消化道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全球的患病率大概在10%~30%[1]。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难以根治。中医学将本病归于“痞满”“积滞”等范畴,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本研究采用调胃健脾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获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排除标准:①伴有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恶性肿瘤等疾病;②严重内分泌代谢疾病;③严重原发性心、肝、肾、肺等疾病;④重度焦虑、抑郁;⑤处于更年期综合征状态。男37例,女53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9.25±7.82)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口服沙必利片5 mg,每日3次,饭前0.5 h服药。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胃健脾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黄芪15 g,枳壳12 g,神曲15 g,乌贼骨18 g,川芎12 g,山楂15 g,山药15 g,麦芽15 g,旋覆花15 g,甘草10 g。每日一剂,分作3次温服。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计分,包括脘腹胀满、嗳气呃逆、胃脘隐痛、纳差食少等,可计0、2、4、6分,分数越高则症候越严重。判断临床疗效:治愈:主要症状积分减少超过95%;显效:主要症状积分减少70%~95%;有效:主要症状积分减少30%~7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脘腹胀满、嗳气呃逆、胃脘隐痛、纳差食少等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痊愈21例(46.7%),显效15例(33.3%),有效8例(17.8%),无效1例(2.2%),总有效率97.8%;对照组痊愈14例(31.1%),显效20例(44.4%),有效5例(11.1%),无效6例(13.3%),总有效率86.7%;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复杂,胃肠激素分泌失调、胃运动及排空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对交感一副交感神经的慢性刺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有重要作用。本病不易治愈,西医主要采取抑酸药、促动力药、根除Hp感染等方法,但往往难达理想。中药在调理脾胃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中医认为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若脾胃转枢失常,升降不行,则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其病机多以气虚为本,气滞为标[2]。
调胃健脾汤中黄芪益气固表,温养脾胃;枳壳行气消积,二药合用攻补兼施。川芎行气开郁,增进一步增加气机的调理。神曲健脾胃和;山楂健胃消食;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三药合用专治纳差。乌贼骨制酸止痛;旋覆花降气、止呕;山药健脾益胃;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健脾开胃、调理气机、降逆止呃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壳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能够增强胃动力,促进肠蠕动。山楂有机酸部位对胃肠运动具有单向调节作用。旋覆花可能通过阻断5-HT3受体与NK1受体,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从而发挥止呕止吐及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脘腹胀满、嗳气呃逆、胃脘隐痛、纳差食少等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6.7%。证明,调胃健脾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确切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