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关节恢复的影响

2020-04-0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5期
关键词:四肢经皮微创

王 帅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辽宁 沈阳 110031)

四肢骨折在骨科较为常见,发生与交通事故、跌倒有关,且患者例数逐年增多。四肢骨折可引起疼痛、肿胀、肢体活动受限,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及早治疗。因缺乏患者骨折处具体而直观结构图,传统石膏内固定和手法复位较难达到理想治疗效果[1]。目前临床治疗四肢骨折以手术为主,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往常用治疗术式为常规钢板固定,可保留患肢血运,但该种术式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情况也不甚理想[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外科手术的不断改良,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次研究收集我院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患者术后关节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15例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有明确的外伤史,经临床医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②住院时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脊柱骨折;②病理性骨折;③合并自身免疫疾病、严重感染。115例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63例,治疗方法分别为常规钢板固定治疗、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男34例,女18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4.61±10.15)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16例(包括尺桡骨骨折5例,肱骨骨折11例),下肢骨折36例(分为股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25例)。观察组男40例,女2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3.89±10.36)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20例(包括尺桡骨股骨7例,肱骨骨折13例),下肢骨折43例(分为股骨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依据患者骨折类型进行麻醉,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骨折部位后予以标记,于骨折处作长度适宜切口,剥离皮肤和肌肉组织,在C型臂机下行骨折复位,确认复位满意后置入常规钢板并拧紧螺钉,缝合切口并包扎固定。

观察组:术前采用石膏固定骨折部位,依据骨折情况选择适宜麻醉方法,在C型臂机下行骨折复位,确认复位满意后将克氏针固定骨折部位,于骨折处作长度适宜切口,分离骨膜和肌肉,形成组织隧道,保持骨折端处于闭合状态,在骨折处置入合适钢板,并使用螺丝钉固定钢板两端,缝合切口并包扎固定。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有效随访,①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②记录两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评分为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越严重。③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④以Neer评分系统评估患者上肢关节功能,Johner-Wruh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下肢关节功能,评估均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前、术后1 d VAS评分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有少数患者发生感染、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改善,未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观察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术后关节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关节恢复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当前临床对于四肢骨折治疗普遍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方法,而内固定材料与手术效果密切相关[3]。常规钢板紧贴于骨面,易损坏骨膜,影响关节功能恢复[4];并且常规钢板治疗时对软组织剥离范围较广,会损伤骨折端,使血液循环受限,容易引起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关节反复疼痛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5]。随着锁定钢板的应用和影像学的发展,利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也越来越普遍。锁定钢板是一种骨折固定装置,对比常规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稳定性高,能够减少或避免复位丢失,且锁定钢板与骨膜组织接触面极小,是通过自身交锁结构实现连接效果而非依靠骨摩擦力完成连接,可改善患肢血运,促进骨膜生长和恢复[6-7];另一方面,在钢板两端拧入螺钉可起到角度固定作用,有助于形成稳定系统,提供较强力学稳定性[8-9]。

本次研究分析经常规钢板固定治疗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与胡海华[10]研究结果相符,表明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加快骨折愈合。而观察组术前、术后1 d VAS评分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术后1 d两组患者均采用镇痛泵或药物进行镇痛,术后5 d不再使用镇痛药物,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可减少骨折处骨膜和软组织损伤,对患肢骨膜和血运影响更小,有利于骨折处血液流通,减轻疼痛。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显示观察组感染、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发生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得到改善,未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比较两组术后关节恢复情况,发现观察组术后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较于常规钢板固定,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更有利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综上所述,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四肢骨折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因本研究条件有限,未对其远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未来可在该方面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四肢经皮微创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跟踪导练(四)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跟踪导练(四)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