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20-04-07梅玲

关键词:语文学科改进措施多媒体教学

梅玲

摘 要:本文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出发,针对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语文多媒体教学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语文学科;多媒体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124-1

目前,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越来越受重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但一些学校和教师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装饰”效应,不注意“因材选媒”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出现了一些问题,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过分依靠多媒体,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语文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一节课在讲台上摆弄着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把多媒体当作讲解演示的工具。那么,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否就要全盘抛弃呢?就拿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的板书来说吧!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放松了对课堂板书的要求,很多情况下往往直接用电脑打出“板书”,上课时再用投影仪放映出来了事。轻易地将教师的板书过程被取消,由多媒体代替,固然省时省力,也颇为整体美观,但它失去了教师的示范,失去了师生的交流,更失去了学生在板书过程中学习、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

二、滥用课件,不注意课堂容量

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内容大而全,所谓“大”,就是知识涉及面非常广,所谓“全”,就是凡是本课书所涉及的学习内容一概包括了进去。而且,在上课时,教师也不加选择地把课件内容全盘搬了出来,课堂容量非常大。容量大本是一件好事,但凡事不能过头,“贪多嚼不烂”。如果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为了讲课而讲课,那么,教师所上的课便会主次不明,学生在感受一阵热闹后,茫无头绪,不知该掌握些什么。

三、独断专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占领着三尺讲台,成为了一言堂,多受人诟病。在现代教学中,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盛行以来,教师拿起了“先进武器”,一时间是手握鼠标,点来点去,成为了权威,就有点“独断专行”了,学生更难参与其中。而且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和“花样”的包装之后的“教师意志”的倾泻,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上是我认为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对待新事物我们应该热情拥抱,更应该冷静思考;面对缺憾与困难我们应清醒认识,更应想出改进措施。我们如何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呢?

一、现代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讲授、背诵、分析等教学方法,虽被抨击得很多,但它仍具有很多优势,多媒体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所以,教师在运用媒体时,不是考虑怎样更多地运用媒体,而是考虑怎样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配合,相得益彰。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我先用课件展示了杜甫《绝句》、白居易《忆江南》、王安石《泊船瓜洲》、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等写春的著名诗词,这样既节省了板书抄写的时间,也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多的期待,再用黑板展示《春》一课的脉络,板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不用过多的条分缕析,学生已有清晰地认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设计,让多媒体与课堂容量相符

多媒体课件具有容量大的特点,但课件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教的主导方是教师而不是课件,内容完全不必面面俱到,而须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师设计的专题训练中,教师应结合本次专题的重、难点,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典型的題型,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如九年级文言文专题复习,可以以《走进陶渊明》为课题,把七——九年级所学习的陶渊明四部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作一专题复习。这四篇作品尽管体裁不同,有散文、有传记、有五言古诗,但相同的是陶渊明所表现出来的“不汲汲于贫贱,不戚戚于富贵”的品质以及他归隐田间,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桃花源记》中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就与《五柳先生传》中“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相契合;而在《归园田居》“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我们又仿佛看见了哪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愿以偿的远离尘世的“隐者”。这样一来,教师再也不需篇篇讲、道道过,四张幻灯片(1.作者生平、2.作者的思想品质、3.各篇目重难点词句、4.比较四个篇目的共同之处)就解决了问题,又何必面面俱到而处处不到呢?

三、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多媒体制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设计课件时,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如: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形成能力——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的实施,并将其编制在课件的主界面上,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并能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特性,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真正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使之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实现多媒体教学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整合。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08).

[2]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1(01).

(作者单位:南京市竹山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改进措施多媒体教学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学生眼中的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