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教学优化的途径
2020-04-07周颖
周颖
【摘 要】本文通过基础知识讲解、优选经典例题、创设应用机会,加强应用训练、鼓励应用总结等方式探讨如何优化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概率统计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与数学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 概率统计 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4-0144-02
统计学注重的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它们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反映数学应用性的课程之一。它包含的知识较多,如随机事件的概率、传统概率、抽样方法等,对学生的记忆与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为使学生扎实掌握概率与统计的知识,并灵活用于解答相关数学问题,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了多种优化尝试。
一、注重基础讲解,夯实应用基础
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概率统计知识,教师在授课中应做好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准确记忆相关概念的同时,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
一方面,概率与统计有很多相似的知识点,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教师在授课中,既要为学生认真讲解对应的概念,又要通过列图表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三种抽样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运用对应的抽样方法进行解答。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认真讲解不同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传授相关的计算技巧,如互斥事件,当从正面解答计算较為繁琐时,可考虑从其反面入手,提高解题效率,使学生牢固掌握概率与统计的相关知识,为更好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为使学生掌握互斥事件的计算技巧,笔者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
甲、乙两人玩猜字游戏,甲先任意想一数字计作 a,乙猜测甲想到的数字计作 b。假设 a,b∈(1,2,3),若|a-b|≤1 则乙获胜。请问乙在游戏的过程中获胜的概率为( )。
A. B. C. D.
该题目难度并不大,如应用常规思路解答,需要分别列出 a,b 数字,情况较多,不少学生容易考虑不全。如果从反面进行考虑,运用互斥事件概率计算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解题效率。由已知条件可知,甲猜想的数字有 3 种,乙猜想的数字也有 3 种,因此基本事件共有 3×3=9 种。计乙获胜的事件为 A,乙失败的事件为 B。不难求出 |a-b|>1 时仅有两种可能,则 P(B)= ,则 P(A)=1-P(B)=1-=。
通过对这道题的讲解,不仅加深学生对互斥事件的理解,而且还掌握了概率的技巧,为其正确应用概率知识解答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选经典例题,提高应用意识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试题类型复杂多样,为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应精选经典例题为学生进行讲解。这类题目的挑选标准可以是教师结合以往授课经验,掌握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
例如,笔者为避免学生因概念理解不清,应用概率统计解题出错,为学生讲解以下例题:
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将“朝上一面为奇数”计作事件 A。将“朝上一面的点数不超过 3”计作事件 B。求 P(A+B)。
该题虽然难度不大,但部分学生对事件的性质判断错误,错误地认为 P(A+B)=P(A)+P(B),得出 P(A+B)=+=1 的错误结果。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事件 A 朝上的点数为 1,3,5;事件 B 朝上的点数为 1,2,3。两个事件的重复点数为 1,3,得出 P(A+B)=P(A)+P(B)-P(A·B)=+-×=。虽然这一解题思路是正确的,但认为 P(A·B)= 是不对的。事实上因为重复的点数为 1,3,因此 P(A·B)=。则正确的解题过程为 P(A+B)=P(A)+P(B)-P(A·B)=+-=。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应用机会
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应注重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应用概率与统计知识的机会,使其通过解答试题,提高概率与统计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并能认识与及时弥补知识漏洞。一方面,注重概率与统计问题的积累,结合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将相关的问题情境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充分理解题意,冷静分析,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另一方面,公布正确答案后,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认真对照自己的解题过程,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回归课本,有针对性复习相关知识点,进一步深化对概率与统计知识的理解,时刻提醒自己解答类似题目时应注意的问题与细节,避免犯下类似错误。
讲解系统抽样知识时,为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课堂上笔者将以下问题情景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作答:
某一大型运动活动,准备从 2009 名报名人员中抽取 50 名作为志愿者。若采用下面方法选取:应用简单随机抽样,从报名者中剔除 9 人 ;而后应用系统抽样方法,从剩余的人员中抽取 50 人,则在所有报名者中,每人入选的机会( )。
A.均相等,为 B.不全相等
C.均不相等 D.均相等,为
该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很多学生错选为 B 和 D 两项。在解答该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回顾系统抽样知识,进行冷静的分析,准确的判断。事实上,剔除 9 人时每个人被剔除的机会是相等的,因此每个人被抽到需要经过 2 个环节,第 1 个环节并保证不被剔除。第 2 个环节是能够被选中。显然两个环节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每个人入选的机会是相等的,为 ,正确选项为 A。结合该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回顾教材中有关系统抽样的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系统抽样的认识,为其以后应用系统抽样的知识带来良好启发。
四、加强应用训练,积累应用经验
为使学生积累更多概率与统计的应用经验,掌握相关的应用技巧,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训练活动。为保证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教师一方面要做好近年来高考试卷的分析,把握概率与统计考查的知识点,并对试题分类,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按照试题类型逐一进行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高考中概率与统计的常考题型,并通过认真解答,积累概率与统计的应用经验。另一方面,为提高训练效果,教师可要求学生建立专门的错题本,专门摘抄在训练中解答出错的试题。在错题本中不仅要详细地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更要详细地记录自己的解题心得、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等,尤其通过定期进行错题重做,切实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
通过对高考试题分析不难发现,直方图、茎叶图、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等是常考点,因此,为使学生积累相关的应用经验,笔者在授课中为学生创设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某高三毕业班甲、乙两名同学在连续 8 次的数学周练中,统计解答题失分的茎叶图如下图所示:
(1)请结合平均数以及方差知识,分析哪位同学解题较为稳定?
(2)根据以上数据,将失分超过 15 分的频率作为概率。周练中两名学生失分互不影响。则在以后的两次周练中,预测其失分均超过 15 分的次数 X 的分布列与均值。
该题目立足茎叶图考查学生统计知识应用情况。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读懂茎叶图。对于问题(1),由茎叶图不难看出,甲同学的失分数分别为 7,9,11,13,13,16,23,28;乙同学的失分数分别为 7,8,10,15,17,19,21,23。不难求出两位同学的平均分数均为 15。分别代入方差计算公式可求得 S甲2=44.75,S乙2=32.25。因为 S甲2>S乙2,因此,乙同学解题相对稳定。对于问题(2),由问题(1)可知,甲乙两位同学失分超过 15 的概率分別为 P1=,P2=,两人失分数均超过 15 的概率为 P1P2=。则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0,1,2,X~B(2,),P(x~k)=
C2k()k()2-k,k=0,1,2,则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
则 X 的均值 E(X)=×2=。通过上述问题的训练,学生不仅锻炼了应用统计知识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也积累了相关的应用经验。
五、鼓励应用总结,提升应用能力
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应用概率与统计解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做好总结,一方面,通过总结学生能认识到相关试题常设置的“陷阱”,在以后的解题中能够绕开这些“陷阱”。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总结不同题型高效的解题方法,还能给以后的解题带来良好指引。学生养成经常总结的良好习惯,不仅有利于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在解题中做好题型以及解题方法的总结,遇到熟悉的题目能够快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总结、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使学生纠正对概率与统计认识的误区。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与其他同学分享概率与统计应用技巧,并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注重借鉴他人的解题经验,不断提升概率统计知识应用能力。
笔者在讲解统计知识时,发现学生在解答应以下试题时出错率较高:
小明准备利用周末去当地的景点游览,其去 A,B,C 三个景点的概率分别为 0.4,0.5,0.6。去哪个景点游览互不影响。用 =3 表示游览的和未游览景点数之差的绝对值。(1)求 的分布与数学期望。(2)若函数 f(x)=x2-3x+1 在[2,+∞)上单调递增为事件 A,求 A 的概率。
授课中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总结自己的错误,并相互交流讨论,分析错误原因。经过分析与讨论,学生得出 =3 表示的事件为两个互斥事件,但部分学生错误地理解为一个事件。学生找到错误之后立即改正,重新作答,最终大多数学生都得出了正确结果。通过鼓励学生总结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应用概率与统计解题时,应明确随机变量的取值对应哪些事件,避免张冠李戴,才能更好地提高应用能力。
在“概率与统计”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概率统计知识,更要注重概率统计知识应用讲解,因此应做好教学经验总结,寻找高效的应用教学策略,使学生扎实掌握概率统计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应用水平与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卫.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概率统计教学方法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8(8).
[2]陆秀良.高中数学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9).
(责编 马群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