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学诊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的优化路径

2020-04-07王丽丽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教学能力中职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教学诊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优化的重点及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存问题,论述优化教师教学能力的做法,提出重新设定教学设计程序、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学习和进修、激励教师积极反思教学行为等路径,为中职教学诊改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 教学诊改 教学能力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4-0007-03

教育部 2016 年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启动在中职学校范围内的教学诊改工作。《方案》中指出,中职教学诊改的根本目的是找出现行机制中的病点并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从而有效提升中职教学范畴内的综合教育质量,使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够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方案》强调诊断和整改要从最紧迫的要点入手,而教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是最直接的教育教学负责人,因此要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优化升级,就必须对中职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进行诊断和提高。

一、中职教学诊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优化的重点

(一)要精准诊断,对症下药

中职教学诊改的具体内容离不开“八字螺旋”“五纵五横一平台”“六个项目、十六个要素”“985 个采集字段”等元素。这些元素乍一看包含着巨大的工作量,但实际上透过这些数据可知,教学诊改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做到事无巨细、对标对点。只有将诊断的视角微观化,才能用更加锐利的眼光发现潜藏的问题。本质上中职教学诊改就是要做到精准诊断、对症下药,更高效地完成教学质量升级。教师就包含在被诊断的范围之内,且教师是整个中职教学体系中最具有活动性特质的构成元素。这是因为教师是众多教学资源中,唯一具有独立思维的存在。因为思维独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已有技能灵活地调整教学模式。即使是教授同一门课程、使用同一本教材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风格、教学步骤上也会存在必然的差异性。而其他的教学资源,例如题库资源、文献资料资源、教学工具资源等内容,都不具有活性特征。因此,在对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时,学校绝对不能使用“一刀切”的思路对教师群体进行统一性的诊断和判断。学校必须坚持教学诊改所规定的“精准诊断、对症下药”的原则,去诊断和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要定点整改,并非替换

《方案》特别强调,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诊断,不能做成图纸施工。也就是不能直接推翻过去所有的运行制度,而是要在现行制度中诊断出不良问题,再对症下药进行定点整改。基于此,可以判定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诊断和优化要建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不能直接推翻过去的教学模式。因为如果学校直接推翻已有的去建构全新的机制,在不改变看待问题思路的情况下设定全新的教师教学能力优化路径,必然会再次出现过去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学校必须结合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进行诊断,立足于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这样才能不留痕迹地、高效地完成对教学规划的有效更新。

(三)质量是核心,更要突出特色优势

《方案》中强调,教学诊改的核心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所有的诊断和改进都是为了达成这一核心目的而服务。但教育部在完成一个阶段的试点后也提出,如果在诊断和改进的过程中过度以其他院校的诊改经验作为参考,或者直接践行拿来主义照搬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就会令本校丧失最具价值的自我特色,这对于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是致命的。不同的中职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规划、教学重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且多数学校的发展计划都与地方的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密切相关。照搬他人经验只会令自身的创新优化出现不适应的问题,轻则导致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优化升级无效化,重则导致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持续下降,造成教学系统的瘫痪。因此,在中職教学诊改背景下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优化,必须在注重提升质量的同时,突出和保留学校的特色优势。

二、中职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诊断

(一)教学设计质量较差

教学设计指的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征所设定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一整节课程的宏观规划,包含教师教学的整体逻辑和基本思路。一般而言,教师会在教学设计中规划好教学重点、难点、中心点,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句都将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一节课的好坏,从教学计划的完善性、完整性、连贯性等方面就可以有效判断。但对国内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中职教师存在教学设计质量较差的问题。例如,教学设计环节不全,只包含教学目标和时间分配,具体的教学难点、重点并未进行有序的规划。这种问题会导致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度不高,进而出现课堂教学重点缺漏、难点讲解不具体和不深入等问题,从而降低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之所以未能将教学设计制订得相对完整,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更加擅长即兴的调整。即兴调整的确是成熟教师的“专利”,但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的根本,无论如何教师都应该做好这一部分的工作。

(二)信息化建设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指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而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存在信息化建设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校内的教学体系并未与信息技术结合,未能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教育服务。因此,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诊断,同时也要适当从学生的角度去考量。当代的中职生更加热衷于在立体、生动的教学环境下学习,过于枯燥和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会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大打折扣。例如,日常理论教学仍旧以讲授式为主,课堂仍旧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讲课只用黑板、书籍、PPT 课件三个工具,缺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课堂的感官丰富性,使得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和书本去吸收知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自然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很少使用信息技术的原因,一方面是校内的信息化建设并未提上日程;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教师本人不会使用信息技术或者囿于思维的桎梏不愿使用现代化工具。

(三)对学生的认知过于“统一化”

调查发现,中职学校内很多教师对学生存在认知上的错误。的确,中职学校所培养的是具有中等职业能力的学生,但“具有中等职业能力”是学生培养的终点目标,并不是所有学生的起点。在参与系统性的学习之前,中职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存在必然的差异性。许多教师在设定教学计划和问题难度方面,将学生看作一个能力均等的整体,一切只为了提升所谓教学效率而设定,不会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教师认知上的“统一化”,导致学生群体所面对的学习难度不同,进而影响到他们吸收知识的速度、学习的最终质量。这种不重视学生差异性的教学态度,是教书育人的大忌,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短板中最急需改良的部分。

(四)缺乏系统性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契机。反思可以令教师更立体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可以看作是教师个人领域内进行的诊改。但实地调查后发现,中职学校鲜有教师能够坚持对自我进行系统性反思。要么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会反思,只会在开设公开课后进行简单的流程性和技巧性的反思;要么只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简单地撰写一些反思性的报告。当教师不重视自我反思时,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优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持续影响课堂、干预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深入调查后发现,之所以教师不重视反思的过程,一部分原因是教师自己存在态度问题,不愿意正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学校并未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或者并未真正重视对评价体系的使用,从而导致教师认为自我反思没有必要性。

三、中职教学诊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的优化路径

(一)依据教材教学重点,重新设定教学设计程序

要做好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本着事无巨细的态度,对即将开始的教学工作进行细致的规划。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每个课时、每个章节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重点。其次,要对整个教学节奏、教学步骤进行规划,要具体到教师的每一个动作以及不同教学任务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再次,为了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要尽量在计划中融入一些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最后,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落实教学设计的内容,尽可能地把握好教学节奏,让每一步都能够在教师的掌控下进行,保障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准确地被学生理解和吸收。简单地说,做好教学设计虽然并不是一种直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办法,但是在设计和落实的过程中,可以锻炼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能力,继而提升教师课堂管理水平,使教师能够在日后更加灵活地应对教学。

(二)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学手段的更新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信息化建设也是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渠道。开展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学校的角度入手。学校需要积极建设信息化课堂,安装智慧教学的相关设施,使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能够尽可能地脱离课本。二是从教师的角度入手。教师需要学习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熟练使用智能黑板、智能软件等新技术,更要掌握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互动的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技巧。例如,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投射到黑板上,再在画面上添加一些对比类的教学素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技术的操作原理和操作流程。接着,再邀请学生上台,利用智慧黑板等工具完成对操作步骤的正确划分,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样便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更加立体化,同时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频次,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鼓励教师参与学习和进修,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氛围

中职学校应该积极开设面向全体教师的进修活动,进修包含素养提升、知识水平提升和教育技能提升三个方向。教师轮流参与相关的进修,并且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参与专业的结业考核,考核通过的教师可以获得奖励并进入岗位继续工作,考核未通过的教师则需要延长学习时间直至通过考核。其一,素养提升主要培养的是教师的观念意识和价值观,让教师意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明确中职学校真正的培养目标。这样一来,在岗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便可以得到充分保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水平一视同仁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其二,知识水平提升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文化积累,内容包含新时代新教育思想的“扫盲”和探究,完成学习后教师将对新教育思想产生更加深刻的见解,并且懂得如何在已有的教育体系中融入新思想。其三,教育技能提升则注重于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例如教导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法、如何组合应用教法以及如何将情境、项目、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充分发挥等。完成三个阶段的进修后,课堂将一改先前的枯燥性,朝向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四)活用教学评价,积极反思教学行为

校方应该设立一套完善的教师自我评价规程,将教师自我反思和评价与其薪资体系相关联,从而督促教师积极进行反思。教师自我评价可以从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程度、教学设计的完成度、教学过程的创新性、教师个人的表现水平四个角度入手。教师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后,需要将教学设计中预设的教学成效与实际成效进行对比,再对结果进行打分评价。教师完成反思后,需要总结出良好及不足之处并整理成报告发送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需要对教师的整体表现进行记录,且不定期抽查以保证教师反思成果的真实性。每个学年末,管理人员要根据教师在学年内的表现调整教师的薪资水平。对于表现良好的教师,学校可以额外设立奖金机制对其进行物质上的补给,有效激发教师自我评价和反思的积极性,促使教师教学能力的优化可以具有可持续的长效性。

总之,中职教学诊改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具有长效作用的优化机制。而教师作为整个教学体系内最能够起到长效作用的构成元素,学校必须设定一个具有长效作用的教师教学能力优化机制。本文论述的四个优化路径,分别指向教学前期的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时的操作水准、教师基础能力和衍生能力的升级和教学后教师的自我反思,包含从准备到完成的所有過程,能够帮助中职教师正确审视教学工作,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观念意识及能力,进而有效地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为中职教育的优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余 欣,江新华,符秀华.浅谈"教学竞赛"对中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作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8(08).

[2]胡易明.中职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方法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1).

[3]谢 玲.浅析提高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做法[J].职业技术,2010(11).

[4]付 云.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与课程开发[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5]孟 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途径探析-孟红[J].成功:教育,2012(09).

[6]汤胜辉.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基于质控点构建中职诊改长效机制的研究”(GXZZJG2019A004)。

【作者简介】王丽丽(1982— ),女,汉族,籍贯广西北海,硕士,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教学能力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