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2020-04-07黄秀花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

黄秀花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正处于转轨期,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对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也提出更高要求,更注重综合型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转变教育模式,并将人才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点内容。本文首先对历史核心素养内涵加以阐述,其次针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可为综合型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074-1

新课标中指出,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将教学出发点设定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还应借助先进教学方式的引入,推动学生合作思维、探究能力的增强,以此逐步达到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目标。而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多采用单一授课模式,使得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缺失,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尤为必要。

一、历史核心素养内涵阐述

通常意义上,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活动的展开所逐渐形成的具备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思维模式,为学生所掌握历史知识,所构建价值观及所形成情感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全方位体现,以历史价值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及时空观念等为主要内容,其中历史价值观主要是指学生可辩证统一的做出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在人文研究的真善美中所提炼出的价值取向;历史解释即为学生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对历史事实形成自己的理性认知、情感取向;历史解释即指学生围绕史料展开研究,在历史理解基础上,具备可客观评判、理性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时空观念即指对特定时间、事物、空间三者间关系展开分析及观察的观念。历史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对历史核心素养内涵形成明确认知,方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推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1.更新历史教学观念

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需不断获取专业知识,健全知识体系,并充分参考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以实现学生历史学习热情的激发,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分析历史事件,以此实现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一为转变教学目标,不再将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导向,注重学生历史学习热情的激发,通过深度挖掘教材找寻同学生兴趣爱好相符的内容,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除可深化知识记忆外,还可实现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如以“祖国统一大业”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先引入近期所发生的“港独”等热点事件,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中。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以时空观视角出发,梳理所学内容,其一“一國两制”所具备的意义及历史背景;其二“一国两制”的实现过程及对我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其三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史料分析等多种方式,证明港澳台均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为教师需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活动中,应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案,提升学生对教学方案的接受度、认可度。

2.改进历史教学手段

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将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健全历史知识体系作为教学重点。学生能否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不仅为保证历史研究及历史实践等活动有效展开的重要条件,同时也为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基础。分析历史教学现状发现,现阶段教师所讲述内容多以教材知识为主,而学生所获取知识也多为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或由教师所提供延伸知识,使得学生历史知识了解范围较为狭窄,因此,教师需鼓励学生借助网络查找及课外书籍阅读等方式积极获取历史知识,并将正确高效的知识积累技巧向学生传授。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可围绕课外知识提出答案较为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展开积极探讨,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教师借此除可对学生课外知识积累情况加以了解外,还可对学生在历史研究态度及问题探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加以指出,并给出针对性提升建议。此外,在课堂中,教师还应为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及小组探讨活动等提供时间,积极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如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内容为例,此节课教学任务为学生可对军机处、内阁的创建及宰相制度废除等相关知识加以掌握。为帮助学生加深知识记忆,教师便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并提出问题:“废除宰相制度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何要设立军机处及内阁?”随后,学生便以小组形式纷纷展开探讨,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由于为小组讨论,因此,在课堂中不敢表达自己的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其中,表达自身观点。以此除可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加以培养外,还可推动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伴随社会高速发展,对于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也日渐提升,除要求人才具备健全知识体系外,具备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也尤为必要。而高中学习阶段作为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高中历史教师需承担更重的人才培养责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予以足够重视,如可借助更新历史教学观念、改进历史教学手段等措施,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以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远英.浅议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J].新课程(下),2017(04).

[2]袁正敏.高中历史新课程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2017(09).

[3]刘强.新高考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9).

(作者单位:海门市证大中学,江苏 海门226100)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改革实践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武术教学的相关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