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劳动与技术课堂构建
2020-04-07沈军英
沈军英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水平,是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理念。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劳动与技术课堂呢?
关键词:教学策略;劳动与技术;构建
教学策略对于整体教学效果的影响巨大,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还应当拥有调控教学过程的能力。怎样调控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来创造出恰当的教学策略,然后通过教学策略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劳动与技术这个学科是一门有趣的学科,那么针对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师应该如何去优化教学策略?
注重示范,降低难度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往往并没有太过丰富的动手操作经验,也没有过于深厚的日常常识储备。所以说在面对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的时候,部分学生还是会感到有一点难度。为了能够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我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讲解和示范,利用讲解和示范的策略来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提高大家学习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的热情。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制作立体贺卡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中一边讲解制作立体贺卡的一般步骤,一边进行示范。第一步需要根据赠送贺卡的目的来选择贺卡的类型。第二步需要根据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来对图案进行构思。第三步就是对纸张进行裁剪,并且把它折叠成贺卡的形状。第四步,在折叠好的简易贺卡上画上自己想画的图案,写上自己想说的话。第五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根据图案的内容来修剪外形,并且在贺卡当中挖出窗口,让其变得立体。这一步教师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示范和讲解,讲解和示范同时进行,让学生学习到了如何制作立体贺卡。
这样的教学策略是最为简单,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教学策略。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单,这种策略适合动手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
引导合作,培养能力
学生在学习劳动与技术这门学科的时候,需要动脑思考如何进行制作,还需要动手操作来完成制作任务。然而有的时候,一个人制作总是效果不佳,合作参与才是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如果我们能够组织学生进行合作,那么团队的力量将是能够无限开发出来的。所以,在实施劳动与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具体来说,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参与课程。以制作刮鳞器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先对刮鳞器的制作进行了简单的概括、讲解和示范。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来进行探讨和研究。第一步,学生小组根据观察来设计出制作刮鳞器的具体方案。第二步,在班里分享方案,由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共同指导。第三步,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根据小组的合作来按照设计方案,共同完成刮鳞器的制作。最后一步,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将优秀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其他的同学进行评价。
在教学过程当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大家的上课热情,更能够让大家在合作的过程当中锻炼动手能力,形成合作精神,所以,教师要倡导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设计方案,保障教学
想要建构出一堂高效的劳动与技术课堂,必须要提前进行精心的准备。作为教师,我们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设计教学过程。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大家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提前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预设,尽可能地保证课堂环环相扣,在吸引学生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在开展自制收纳盒的教学时,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这样的构思。在课堂的开端,教师先向大家展示出几个收纳盒的成品,由此来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思考薄纸和厚纸的折叠效果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优缺点。随后便进行自制收纳盒的思考和制作。首先,教师利用课件向大家展示出一个小学生设计的零钱盒的制作方案;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你的话,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收纳盒呢?简单地画出设计草图;再次,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说一说自己这个收纳盒的亮点,并通过讨论交流来进行修改;最后,在确定了设计方案之后,开始动手实践。
像这样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提前的设计,能够确保在上课的时候不会出现时间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一个周密的教学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学效率。
结束语
建构高效劳动与技术课堂,需要教师精心的示范和讲解,需要学生主动合作,需要有一个精彩的课堂教学过程,只有师生之间共同配合,做到教与学的融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呈现出更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玉珍.小学劳动与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5(08):69.
[2]陆树平.沃土育奇葩 劳动塑心灵——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劳动与技术的有效教学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06):84.
(作者單位: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