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应用探究
2020-04-07闫美红
闫美红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突出课堂教学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将从利用微课视频教学、利用微课突出主题和利用微课反馈学习等方面出发,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识字兴趣;突出主题;反馈学习
小学低年级是识字教学的关键时期。然而,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却往往存在学生识字压力大、缺乏识字的兴趣等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将微课应用到识字教学课堂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课堂教学效果。
一、利用微课视频教学,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识字的前提和基礎,而微课视频在课堂中的应用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丰富识字课堂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识字认字的空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田家四季歌》一课的识字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微课出示课文中有关儿歌和古诗的文字,而后引导学生背诵儿歌和古诗,促进学生感受和体会儿歌中的歌词和句子是由古诗演化而来的,从而揭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设计识字闯关的游戏。如,对于第一组的四季、春季、春风、月光、秋季等字词,教师就可以先展示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亲自动手“练一练”活动;对于第二组的蝴蝶、谷粒、麦苗等字词,教师可以展示相应的图画,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进行“选一选”活动;对于第三组的播种、施肥、除草、耕田等字词,教师则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交流有关农事的知识;等等。再次,对于课文的第一节春季,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视频,并指导他们朗读课文;对于第二节夏季,教师可以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戴月光”;对于第三节秋季,教师则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理解“谷像黄金粒粒香”等等。总之,教师通过利用微课教学,就能有效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识字的水平。
二、利用微课突出主题,提高识字教学水平
微课具有主题突出和内容具体的特点。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专门探究一个主题,通过分析具体的识字问题,创设适当的识字教学的过程,从而有效深化学生对生字内涵的理解,促进他们识字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贝”的故事》一课的生字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微课提出以下问题,如:“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海边吗?在海滩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而后,教师就可以出示各种各样的贝壳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从而引出“贝”的故事的课题。其次,教师可以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我会认”的活动,如,出示“贝壳、贝类、损坏、赚钱、购买”等汉字,而后让学生尝试为上述文字注音,从而帮助他们初步认识有关贝的汉字。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我会写“的活动,如,出示“财、赚、赔、购”等生字,而后请学生思考这些生字的共同点,从而深化学生对贝的含义的认知。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出示随堂练习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课文中生字的了解情况,从而有效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总之,教师通过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汉字的理解、领悟和识记。
三、利用微课反馈学习,增强识字教学效果
微课还具有反馈及时和针对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微课进行课堂的教学,而后及时地反馈学生的识字学习情况,再采取有针对性的识字教学措施,从而就能有效提升语文识字课堂的教学效果。
还是以《“贝”的故事》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微课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在课后向学生调查他们对微课教学的看法,而后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如,对于“我会认”的活动,有的学生认为,教学活动的方式有些简单。因此,教师就可以增加学生对生字进行单独识记的内容,如,对于“漂亮”中的漂字,教师就可以出示它的三种不同的读音,即piāo(漂浮)、piǎo(漂白)、piào(漂亮)等等;同时,教师也可以先出示含有“漂”的词语的句子,而后让学生给标红的“漂”字标出正确的读音。这样,教师通过对生字的深入讲解,学生就会对其理解的更加透彻。其次,有学生的还觉得微课教学中可以拓展一些课外的知识。因此,在“贝”的故事教学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增加一些关于“贝”的甲骨文的知识,以及关于“贝”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等写法的演变等等内容,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空间。这样,教师通过关注微课的反馈学习,就能有效增进师生的互动,提高语文识字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中,微课教学形式的应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学习特征,也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学会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而后有针对性地教导学生识字认字,从而就能有效促进学生识字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金蕊.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教育,2018(18).
[2]储茂丽.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8):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