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高职院校现代汉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场域建构探究

2020-04-07农丽婵

高教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场域现代汉语建构

农丽婵

摘  要: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够明显。该文章认为主要原因是教育场域内师生的“自我”意识和文化意识没有得到完全激发。文章提出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四个回归”,即回归文化发展脉络、生活语境、文本阅读和能力测试。

关键词:现代汉语;场域;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9-0103-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odern Chinese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minority areas is unitary, students are not active in learning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obvious enough.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self-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ave not been fully arous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ur regressions" of modern Chinese teaching, that is, returning to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life context, text reading and ability testing.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field; construct

在少數民族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中,现代汉语课程是小学教育和语文教育等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目前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尚存在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场域”的概念源于法国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一个场域可以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1]133-134目前,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进行场域探究的成果不多。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只有回归文化发展脉络,积极主动参与相关场域的互动,才能实现更为有效的学科教育。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场域内的“自我”没有被完全激活

现代汉语课程由于专业性强,知识体系庞杂,课堂气氛不易激活,部分任课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一些高职院校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师甚至出现了缺口。学校为了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只能由其他专业的教师临时顶替担任该科教学工作。部分少数民族临时担任汉语教学的任课教师汉语言专业素养较差,在语言教学中,受当地民族语言和方言影响较大,如存在着平翘舌不能区分,轻声和儿化读音不明显等现象,部分教师由于读音不够规范,只能借助网络视频进行语音教学。近一半以上的任课教师没有熟练掌握国际音标。部分任课教师没有紧跟时代及时转换教学方法,上课普遍存在着读课本或读PPT的现象,教学敷衍了事,课堂枯燥乏味。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初次接触现代汉语课程,普遍感觉学习难度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经过一年的学习后,部分学生仍对平、翘舌不分,鼻音和边音无法区分,词性的分析和归类,句法成分的划分,短语和句子分析等知识点比较模糊。学生期末考试的合格率明显低于文学类课程,个别班级考试不合格率甚至达到27%。

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汉语课程被动,究其因原因主要是教学双方的生命意识、自我意识没有完全被激活。拉康曾述,“自我”借助镜像而诞生,它是一个多元的镜像。自我的统一性在虚幻的统一性下面,存在着一种潜在异己性的在场。[2]10“他者”的镜像多元化地存在于“自我”的镜像之中,“自我”存在于不同关系之中。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自我”受多种场域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汉语课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课程教学同样受到多种场域地制约。现代汉语教学如果无视场域内“自我”多元化的客观存在,片面地追求课本知识的理性教学,则场域内的多种主体“游离”于场域之外,没有能及时参与场域资本的交流和关系互动,这时场域内的“自我”是无意识的。任课教师没能将汉语教学活动上升为一种生命的自觉,文化的自觉,没能形成自主学习和自我革新的意识,自觉主动地钻研教材,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流于套路化,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则对课程学习流于应付,仅仅为了获取课程的合格率而被动地学习。因此,只有彻底地唤醒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让教学场域内的各种主体参与场域的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我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作用如何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我课堂的教学是否培养了一个健全的人”等问题,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学生地认可。在这个反思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才能逐渐找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学生通过现代汉语的课程地学习,逐渐明白了“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汉语,我今后该做什么”,在有的放矢的学习中,学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将学习意识转化为生命意识,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学生毕业后,能自主地投入到当地社会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进而影响所在社区人群的生活,最终实现其生命的价值。

在以往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的现代汉语教学中,广大少数民族师生的族裔身份和文化身份在教育场域内多被忽视,文化意识没能很好地激发,课程教学对国家和本民族文化发展趋势关心不足,片面地追求理性知识的阐释,与对民族文化发展脉络长期割裂的语言教学容易使教师和学生游离于文化场域之外,制度化和模式化的教学实践容易使师生心智发生异化。如张姝在《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一书中所述的那样,“当此种教学工作沦为标准化、程序化,失去人性思维时,充其量仅是一项技术性的活动,意义化及具能动性的教学实践难以实现。”[3]27,教师容易沦为知识体系忠实的传播者,学生沦为了模式化教学的“产品”。此外,少数民族地区与文化脉络相脱节的语言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了当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传承。据笔者2019年6月调查发现,崇左市高职高专的壮族毕业生对壮族文化知之甚少,知晓壮族文化,能熟练运用壮语进行口语交际的学生比例不足50%,能运用壮语进行书面表达的学生不足2%。

诚如傅维利、刘民在《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一书中所述,“教育与文化传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4]27-30教育和文化紧密相连。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族群身份,受国家和族群文化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只有回归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发展脉络,才能正确地把握其教学本质。只有据此为基础,设定相关的教学目标,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契合社会发展的有效教育。

(二)国家语言和习得语言使用边界的交集

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除借助本民族语言和各种方言表达情感外,还借助汉语表达情感,特别是一些在历史上没能形成统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如壮族,在书面上仍主要借助汉语表达思想情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学校教学语言是汉语,很多壮族群众日常生活中也使用普通话进行情感交流,但很多壮族教师、学生受到壮族语言和当地方言的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仍比较深远。如在南宁普通话中,“得”字不仅充当助词,还可以充当动词、副词等;“先”字可以充当副词,还可以充当语气助词。这些词的用法明显受到了壮语思维习惯的影响。他们在学习汉语的发音过程中,同样受到了壮语和当地方言的影响深远,如壮族师生平翘舌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等。这些语言现象表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通行语言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使用范围的交织,并相互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国家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边界的交织,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汉语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如国家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边界的客观存在、交织和重合,如果引导不当,较容易引发部分少数民族学师生对语言教学模糊感和纠结情绪。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着“慕汉”式的学习观。这种观点认为,和少数民族语言相比,汉语更为先进,学好汉语比学好本民族语言更为重要。另一种是“排外式”式学习观。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面向当地社会,故部分学生认为学好母语更方便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工作开展起来得心应手,因此学好本民族语言更为重要,学习汉语只是应试的需要。除此以外,少数民族的汉语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受本民族语言和方言思维定势影响深远,他们在学校进行现代汉语教学,或者在工作中使用汉语进行书面表达时,要实现本民族语言思维向现代汉语语言思维的对转。在进行语言思维范式的对转的时候,难免会杂糅一些民族语言的思维惯习。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只有正视两种语言的边界交织的客观存在,厘清国家语言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界限,把握二者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才能真正实现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进行正确引导。

(三)教育空间和生活空间撕裂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教育空间和生活空间撕裂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考核方式单一,考试内容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相脱节。现代汉语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小测验、段考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考试题型主要包括注音、语音描述、短语分析、词性划分、句法分析等,模式化严重。有些院校的现代汉语考试题目主观题如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课程考核方式和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脱节严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虽然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回归社会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仍较差。二是教师专注于汉语基础知识的纯理论传授,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进行课堂教学的不多。一些教师虽然能根据日常生活,举一些语言应用的例子,但是这些例子是极其有限的,语言教育和生活运用相互脱节。学生回归社会以后,能力仍然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教育空间和生活空间的背离,使得现代汉语课堂只注重纯理论的语言知识讲解,没有使汉语言知识没有真正渗入学生的内心,没有成为了解生活,探索社会的工具。繁杂的汉语言知识只能沦为简单的考试武器和一种象征符号。相互割裂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因孤立于社会场域之外,而最终没能及时地参与各种关系的互动,故其教学的效果不明显,社会价值有限。纯理论的语言教学,还容易扼杀学生语言学习的好奇心,滋生对课程学习的厌倦感,影响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的提升。

(四)情感教育缺失

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较易受龐大的汉语知识体系所制约,在课堂中侧重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崇高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如弱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崇高情感没有得到全面地激发,课堂陷于枯燥乏味。

娜仁高娃在《基础教育场域论》一书中曾述,“美好的教育理论,一定会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这样的一种气息甚至会带着一些人类的温暖和生命的激情。”[5]145良好的教育总是与对人文精神的关怀相连。科学、社会和语言等教育虽然主要是对客观性知识的阐释,但教育的最终目标仍然指向对人生命本真和社会本质的探索,最终仍是要解放人的心灵。诺姆·乔姆斯基曾述,语言研究的目的不是陈述语言事实,而是对人思想的把握。他在《语言与心智》一书中这样说:“语言使用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学家没有权利去制定语言使用规则。关键的内容不是语言事实,而是提出解释性的假设来说明语言使用的事实,从而把握语言的性质以及最终把握人类思想的性质。”[6]16查尔斯·泰勒也有过类似的叙述,语言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仍然是一种被作为被体验的存在、为主体存在。[7]184

因此,现代汉语语言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对语言语音和语法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教学达到化育人心的目的。现代汉语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教学,实现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濡化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探索社会的能力,让学生更了解社会,更了解生活,更珍惜生命。

二、场域建构教学实践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高专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不是对汉语知识盲目崇拜式的讲解,也不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强力推行,而是找到现代汉语教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的均衡点,建构一个既文化和谐,又契合社会发展的教育场域。

(一)积极参与文化资本互动,回归文化发展脉络

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汉语教学只有回归当地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才是活源之水。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怀着尊重、包容关怀的态度,尊重学生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进行课程教学。教师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事项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其学思结合的良好习惯,促进其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区域社会文化资本的互动。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教学措施:一是学校可成立汉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室等机构,对现代汉语任课教师进行学术和教学上的引导,引导任课教师对学校所在社区的语言发展状况和民族文化背景进行参与和研究,明晰课程教学在教育场域、文化场域中的作用。根据当地的民族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选择适当的教材、教学方法,设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二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施学科知识和民族文化、和语言知识的多方位渗透,挖掘现代汉语学科可渗透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整合国家传统文化资源,以多种形式呈现于课堂。三是可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主题活动和课外主题实践活动,如举办汉字书写大赛、汉字识字大赛和经典汉语诗歌朗诵比赛、母语诗歌朗诵比赛等校园比赛,激发学生热爱国家语言和民族语言的热情。四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区域社会的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参与家乡传统文化、古老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家乡文化和母语的魅力。五是结合学生的方言和母语特点,调整教学重点。如对桂西南地区的壮族学生可加强平翘舌语音训练,对桂林柳州地区的汉族学生则强化鼻音和边音训练等。六是现代汉语是小学教育和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应契合小学语文教育实际,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加强语音、字词句等基本功的训练,夯实汉语基本功。

(二)进行对比教学,回归生活语境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与民族语言的相关课程,少数民族学生不再会讲母语,对本民族文化了解不多,民族文化传承发生危机。现代汉语课程可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将现代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特点进行对比教学,厘清不同民族的语言特点。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对比教学既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纠正民族语言的思维定势,深入透彻地把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还可以让少数民族学生对母语有更深刻的理性认知,少数民族语言也可以在高等教育中找到长期有效的传承机制。具体而言,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实践:首先,进行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特点的对比,寻找二者的差异。如教师讲解偏正短语的特点时候,可将现代汉语的偏正词组和壮语偏正词组的特点进行对比讲解,加深学生对汉语偏正词组的理解。在现代汉语中,偏正词组的中心词是后置,如“红花”,“红”是修饰语,“花”是中心词,“红”的位置置于“花”之前,而在壮语里则是定语后置,“红花”的壮文为“va nding” “va”汉意为“花”,“nding” 汉意为“红”。其次,比较二者语言特点的异同后,回归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习惯,纠正不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如在讲解副词“先”的时候,结合壮族学生日常用语对“先”字的用法进行讲解。在南宁普通话中,受壮语思维定势的影响, 常在一个句子连续使用了两个“先”。“先”在句子中不但充当了副词,还充当了语气助词。如在 “我先到那边去先。”的句子中,第一个“先”是副词,第二个“先”充当了语气助词的作用。通过对日常语言使用习惯的分析,加深了学生对本民族语言思维习惯地认知,使他们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纠正错误的表达方式,规范地使用汉语。对比教学贴近日常生活,容易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和探索语言规律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对比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良好的品质。

(三)文学鉴赏和语法讲解相结合,回归文本阅读

教师在现代汉语课堂上单纯地讲解语音语法知识,学生难免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汉语言的魅力,语言教学应回归优秀的现当代文学文本阅读,回归语境分析。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将语言分析和文学经典作品鉴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热爱文学阅读,学会品讀文学经典。教师在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字词分析和语法讲解中,和学生一起感受语言和文学的艺术魅力,师生在一字一词中感受作家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色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和字词分析时,要融入情感体验,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内心的审美追求。如在讲解“偶尔”和“偶然”的词性的时候,教师通过对徐志摩的诗歌《偶然》进行鉴赏和分析,让学生切实理解到诗歌中的“偶尔”和“偶然”两个词在诗句中不同的作用,感受诗人细腻、明丽的语言风格。如此长期坚持,学生不但字词运用能力、文本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文学的鉴赏能力也得以提高。其次,教师可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课堂教学尽量选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进行语法分析,让学生吃透小学语文课本,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讲解“是”的词性的时候,可选取二年级小学语文课文《卡罗尔的小猫》作为讲解的案例,先让学生找出所有带有“是”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该文“是”字较多,“是”不但充当了动词,充当了副词。讲解形容词的用法的时候,可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火烧云》,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形容词在文章中的作用。

(四)改革考核方法,回归能力测试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现代汉语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考核的内容以考核课本知识点为主,多从理论方面进行考核,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一些教师对出题缺乏创新意识,常将去年考试题目稍加改动就是今年的题目,考试题目大同小异,模式化严重,没有对学生的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检查。现代汉语课程是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听说读写和参与社会调查的能力在历年的考试中有所忽略。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应紧跟时代要求,面向社会,努力创新学生的考核方式,使课程考查更切近能力的运用。期末考试建议可分为理论测试和实践测试部分进行测试。实践部分的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注重对语音、字词、句、段落和篇章的运用和分析能力的考核,使学校的考核方式和语言的实际运用相结合。理论部分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能力情况。语音部分可借鉴实践类课程的考试方法对学生的语音知识进行测试,考试的内容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如让学生朗读一段文字或根据某个主题进行演讲等方式。语法部分可采用笔试的形式,题型灵活多样,减少名词解释、简述题等主观题的分值,加大考查语言能力题型测试的分值。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率、完成作业情况和参与社会调查纳入综合评分的内容。除此以外,还可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成果,不断改革考试方法,逐渐改变使用纸质考试对资源过于浪费的传统考试模式。

三、结束语

以单纯讲解汉语知识为主的现代汉语教学,忽视了师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状况,教学效果不明显。现代汉语教学的“四个回归”的提倡,使现代汉语教学突破了传统的以讲解汉语语法课本为主的纯理论模式,关注师生的文化背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与教学大纲相符的汉语教学的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走出传统的单纯学习汉语语法的教学误区,教学活动及时参与了社会场域的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进行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对比教学,教学方法由单一走向了多样,便于学生理解,加速了课程知识的生活转换。除此之外,在这个教学法关注民族文化传承,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在高等教育机制中找到了长效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

[2]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张姝.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4]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5]娜仁高娃.基础教育场域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

[6][美]诺姆·乔姆斯基,熊仲儒.语言与心智[M].张孝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5.

[7][加拿大]查尔斯·泰勒,韩震,等.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场域现代汉语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一起来吹牛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查无此人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