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2020-04-07钟思俊
钟思俊
摘 要:本文详细研究分析了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特点以及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新要求,并且针对新形势下的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合理的企业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权利责任的匹配度和企业会计对于风险的敏感程度,建立审查复核机制,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优化内部控制制度等,降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财务共享模式 企业内部控制 研究分析
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都在稳步的提升,因此,诸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财务共享机制。通过财务共享机制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将企业会计的核算功能、会计报表功能以及相关的会计服务等等功能有效进行集中处理整合,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核算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作为企业而言,其自身的最终目标就是确保企业经营的合理合法以及企业财务资金的安全、财务信息报告安全合理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经营效果,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由于财务共享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对于企业的组织资源和信息化平台等等进行全新的创新改革,与此同时,还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高效的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标准以及相关的财务目标。
一、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特点
(一)财务业务的分离制度使外部风险转化
与传统的企业财务核算模式进行比较,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需要与企业的各个业务进熟悉,这样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以及对外部的付款等。在建立财务共享机制以后,作为财务人员而言,则需要渐渐的远离企业的业务,在通常情况下,需要由企业的各级领导进行审批,而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仔细核对信息的真实性,相对来说,控制性相对减弱,原先一部分的外部风险,则逐渐的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自身风险。企业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的集中,如果企业的内部会计系统出现一些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发生缺陷,那么企业各个部门的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会被弱化。
(二)企业会计工作接触面比较片面,因此会计核算风险比较集中
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通过人以及企业所设立的岗位进行财务管理,实现对企业的控制。而财务共享模式则需要依靠信息系统的会计核算信息,因此,在提高会计核算效率的同时,也会因此带来一些会计核算风险。在一般情况下,高度的会计核算信息化所带来的会计核算风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信息的传递风险,企业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信息传递需要完全依赖于会计信息系统,因此,在会计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则会导致会计核算的数据信息缺失,从而会直接出现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第二:高度的信息化,也会引发会计系统出现一些系统性错误风险,直接影响会计规则的设定以及流程的会计系统配置,不利于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
二、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要求
(一)针对内部控制制度五要素所提出的新要求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主要指的是:内部的环境、企业财务风险的预估、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活动、企业财务信息以及信息的沟通、企业财务的内部监督。在这五个基本要素当中,对于企业内部环境方面,要求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人员,其自身的业务素质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而在企业财务的风险预估方面,则要求企业的风险预估体系更加的完善,大力确定优先控制的企业财务风险点;除此之外,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方面则需要准确的寻找财务风险的整个脉络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用更为高效的方式去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审核;在财务信息的交流沟通方面,则需要企业的财务信息交流沟通机制更加高效,并且信息反馈更加的健全;在企业的财务内部监督方面,则需要利用好财务的介入口,对于企业财务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可以使得监督工作深入到具体的工作流程。
(二)针对企业的会计风险敏感度需要提出新的要求
大多数企业正处于财务共享模式建立的初期阶段,作为会计从业人员来说,需要做到分工明确。因为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所接触的工作面比较小,伴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进步,不仅仅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专业知识,与此同时,还要求财务从业人员了解自身工作的实质,并且需要熟悉并且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的相关流程。另外,在企业所订立的合同、发票内容以及价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洞察力,需要在会计核算形式方面对于企业财务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一)合理配置企业的预算财务资源,完善权利以及责任的配比
企业应该积极的组织各个部门进行财务预算,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及责任,使得部门所承担的权利以及责任处于相互对等的状态,在进行风险预防的前提下,达到企业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事前,需要充分的发挥出财务的管理控制工作在预算资源中的作用,重点偏向于财务控制管理工作的纠错以及风险的预防、财务预算效果的控制以及内部监督的相关考核机制。将预算配置的相关标准运用于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当中,需要做到事前的管理控制,从而可以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及時有效性;在进行事中控制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于企业财务信息中不准确以及不真实的信息进行有效控制以及约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费用花费合理性。在事后控制的环节,需要对于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保证企业成本的合理应用和信息的真实以及准确,从中,可以相互比较预算的差值,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调控措施,实现财务预算目标。
(二)理顺财务流程风险,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
作为企业的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管理部门来说,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需要不同的方面梳理财务工作流程中的风险节点,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控制防控,并且,提出不同的风险管控措施。在企业中,作为生产部门而言,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是企业的第一层风险控制防线,为此,预防以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需要从源头抓起,详细的研究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并且需要及时的研究风险的应对策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进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不仅需要重视财务风险的管控,与还需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的控制,有效的维护企业的日常运营,大大降低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进而实现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目标。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市场的发展要求,为企业寻求更广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而推动企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聪敏.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