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粤北山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2020-04-07许岳
许岳
摘 要:为深化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缩小城乡地区教育差距,改善粤北山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方法,对粤北山区农村学校体育的师资队伍、学校体育管理及场地设施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该地区体育教师的学历及职称有待提高;学校应建立完备的体育管理体系,增加体育文化交流;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场地、器材的供应。
关键词:粤北山区 学校体育教育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c)-0091-02
1 选题依据
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农村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在“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体系中,确定了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战略位置。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件第五条明确指出,要强化体育锻炼,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鼓励支持学校开展特色项目,保证学生初步掌握1~2门体育项目。粤北地区主要由清远和韶关2个地级市组成,地势多为山区,由于交通和历史原因,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较弱,学校体育教育和广东其他地区相比较为落后。本文着眼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地区,以粤北地区为例,希望为粤北地区的学校体育发展建言献策。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粤北山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了学术期刊网、国家图书馆等权威数据库,收集并整理了大量关于“学校体育”“粤北山区农村学校体育”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政府相关政策文件,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要求,笔者设计题目为《粤北山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的问卷,对粤北山区学校体育相关要素进行调查统计,对相关人员、单位进行发放与回收问卷,为后续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整理整合调查问卷中的数据结果,并以统计软件SPSS 2012为工具进行量化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师资队伍现状
3.1.1 教师年龄分布
在对粤北山区农村学校体育调查中发现,有87%的体育教师年纪在20~40岁之间,对于这个教师年纪的组成,虽然没有要求的青、中、老的分布,但是年轻的血液对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更好地释放体育教师的魅力,积极响应国家“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有助力作用。粤北山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年龄出现在这一情况主要响应了国家全面发展的政策要求,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与人们奉献精神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放弃大城市的生活,选择粤北地区进行教育,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农村教育的重视。
3.1.2 教师职称分布
粤北山区是较为偏远的地区,在其教育资源分配上,与广东省其他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在粤北山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职称分布上如表1所示,在对50名体育教师的调查中显示:高级的职称仅有5人,占10%;一级职称有18人,占36%;二级职称有27人,占54%。在职称分布上面,高级职称占比最少,二级职称比重过重,说明政府对粤北山区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政府对粤北山区体育教师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要注重教师的全面发展与多样性,体育教师是学生合理、科学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保障,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领者。
3.1.3 教师学历情况
体育教师学历也是关乎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接受过良好体育教师专业培训的教师,更能够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体育观念,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情况。在对粤北山区农村学校50名体育教师学历调查情况结果中显示,被调查者对象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没有,32%的调查对象拥有本科学历,仅有16人;有大专学历的较多,也是该地区师资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占60%的比例,其余是中专及以下学历。根据广东省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意见》中明确表示要求教师50%达到本科水平,可是研究结果表明仅仅连前几年的要求都没有达到,说明在粤北山区体育教师学历水平距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并没有贯彻落实政府政策,不利于粤北山区学校体育的开展。
3.2 学校体育管理现状
在对粤北地区学校体育管理现状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并没有形成相应的学校体育管理体系,针对体育场地器材的维护与管理较为松散,课程创新程度低,后期建设跟不上,学校及家长对体育重视程度淡薄。产生这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学校存在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轻体育建设。对于国家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思想没有落实到位。家长和学校一样,将升学作为最主要的追求目标,从而导致学生自身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学校监管不到位。
3.3 场地设施情况现状
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建设需要,健全的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顺利开展的基础,由于粤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较为落后,很多学校在学校体育方面投入更少,在調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拥有篮球场,不过并非都是塑胶场地。但是对于田径场,只有89%的学校有,而且一部分学校还是泥土场地,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在体育设施的后期使用上,毁坏严重,后期维护不足。调查中显示,仅有少数学校的场地和器材达标,42%的学校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器材老化现象严重、场地破损程度加剧等,从整体的建设上来,短时间内还不能改变粤北山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达标情况。
4 建议
(1)政府应提高对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严格、准确落实职称评审问题,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扩宽体育教师招收途径,增强政府性福利,以更优惠的政策吸收更高水准的体育教师加入到粤北山区的学校教育工作。
(2)政府加大对粤北山区学校体育的投资力度,海纳百川,多渠道引进资金,增强体育设施维护,完善贫困地区体育设施和场地的规划建设,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物质保证。
(3)健全学校体育管理体系,增加学校体育管理体系人员培养。学校广邀名校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营造学校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氛围,提高学校体育的热度和高度。各地区民族学校也要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体育特色项目,增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佳音.粤北山区乡镇中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运动,2018(9):69-70.
[2] 曹招莲.“互联网+”时代粤北地区乡村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7,38(11):48-51.
[3] 沈茂金,廖洁莹.粤北山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11(2):136-139.
[4] 左翔.粤北山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