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本位理念下小学语文“发现式”学习的应用

2020-04-07刘印

新一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习小学语文

刘印

摘 要:文中以学本位理念下小学语文“发现式”学习模式的应用思落作为分析接触,按照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探讨了此种模式的操作途径等。

关键词:学本位理念;小学语文;“发现式”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语文学科作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具型、人文型学科,在“生活即教育”理念下,不仅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热情、积极性、主动性,综合提升学生学科素质,还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生活即教育”理念优势,在不拘泥学生学习方式与思维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一、小学语文“发现式”学习方式的应用思路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改的浪潮中,小学语文教学拟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及对学生思想的桎梏,激发学生敢于挑战权威、质疑课本和教师的意识,就需要在调研学生当前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出目前存在的语文教学问题,继而,找到“发现式”学习方式与语文教改之间的融合点。

首先,听说方面,教师可从引导学生听读课文切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并运用想象力,在脑海中构建和扩展画面。当然,为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导入情境教学方式,以文学材料中的生字词作为关键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讨论,或者以课本课后习题作为引导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等。发现式学习方式的优势在于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思考,借此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比如同一篇课文,教师要求学生站在主角和配角两个角色来分别听、说材料内容,或者设定主题由学生按照正反两个方向来辩论等,都益于锻炼学生的纵向、发散思维。

其次,读写方面,语文教学可从如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角度入手,来逐步渗透小学语文“发现式”学习方式。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大多按照學习-分析-反思的方式操作,并不能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现式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该从拓展学生思维角度着眼,让学生能形成创造思维,使之善于从不同角度如正向、反向思考问题并产生自己的想法与见解。由此,在读写两大方面,教师发现式语文教学模式的应用要从学生的思维引导角度入手,落实到学生的语言驾驭表现能力方面。

二、小学语文“发现式”学习方式的应用途径

(一)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能否最大化发挥成效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与教师互动并表现出自己的学习需求、兴趣点、学习障碍点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发现式教学中,在以学生作为学习主角的前提下,紧扣教学目标设定教学任务及评判标准。

以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要下雨了》为例,文章重点阐述的是要下雨之前自然界的预示,如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等,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明确文章大意,还要按照插图来讲解课本内容,帮助学生能对照图文读故事,通过学习大致明确如何预测天气变化等。如此,在教学任务目标设计时,教师就需要将以上各项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合起来,设定教学任务如下:(1)让学生找文中有几种动物,每个动物如何预测下雨,凭据是什么;(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按照角色扮演的方式思考如果自己是这个小动物,应该如何避雨和预测雨;(3)除课本中的预测下雨的方式,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其他方式。还有与雨相关的素材都可融入到课堂中,成为教师发挥发现式教学优势,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辅助。

(二)紧扣学生心理特性,读写挂钩重视创造

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大都存在具象化、去自我中心化、可逆、序列化、分类等特征。教师在发现式学习引导中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与思维特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此外,在学习难度和目标设定中,也要考虑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小学生“自卑与勤奋的冲突”的描述,教学目标、学习难度要以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为基点,否则容易出现反向效果。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在实践落实时,读、写两项可作为体现发现式学习模式“创造”优势的载体。以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动物王国开大会》为例,网上有很多表现此课文内容的视频、音频,部分视频选择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那么教师在听的环节中,完全可引入有趣的视频作为热场的素材。学生在观看后,基本能掌握此课的大意,如此,教学的课堂时间就可让给“说、读、写”三项,其中“说、写”可作为创造性思维形成与发挥的重点。

首先,在发散性思维方面,诸如“动物王国开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可是为什么需要一次次的通知,播报了四次才能说清楚?期间梅花鹿、大灰狼、狐狸都有过提醒,它们提醒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没有提醒完整?如果是你,你怎么提醒?怎么通知?”这些内容均可作为发散学生思维的引导题。

其次,在创造性思维方面,教师可引入多种练习方式,如模仿、拓展、改编故事等。当然,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可设计出具有引导性的词汇来鼓励学生创造。比如,“大家想一想要是没通知到位,大会还能不能开?如果不能开了,怎么办”,诸如此类。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改强调了让教师让渡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改革,就需要思考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投入到主动学习中,真正做到将知识内化于心,转化成自己所能等。也正因为如此,具备互动性、思维拓展性的小学语文“发现式”学习方式在学本位理念下的设计与实践尝试就更具有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龚维.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学习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21.

[2]陈汉武.发现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250.

猜你喜欢

学习小学语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分离的社工干预行动项目设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