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政治课设问策略

2020-04-07王文彪

新一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王文彪

摘 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的问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因此,加强课堂问题设计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设问作用;设问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的思维是由某个简单的问题或若干问题引起的,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分不开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问,二要指点”。由此可见,课堂设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应研究设问的艺术性,养成设问的习惯,提高设问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设问时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设问作用

(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论采取什么方法和形式都是为了实现教学“三维”目标,课堂设问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教学“三维”目标是否达成。一个好的问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能够对标检测课堂是否完成目标。

(二)有利于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导向活动,教师和学生可分别从中获得教学活动中的反馈信息,学生对认知目标的掌握程度就会暴露出来,可以充分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知的程度,教师根据获得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矫正或评价,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课堂提问设计,既要课前认真设计,又要根据课堂学习行为的变化及时调整。既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也要根据课堂学生的情感动态。在课堂上设计一个适合认知的提问,能够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能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有利于落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终身发展,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目标要求,课堂通过问题展示、问题探究,问题质疑,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能力,提高个体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堂设问策略

(一)目标策略

课堂设问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与心理特点,依据“三维”目标的要求,在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基础上进行设问。根据教学目标的功能,要明白某个问题的提出是要帮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不能脱离教学目标。

(二)生活化策略

课堂提问遵循生活化的原则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需要。当代中学生独立意识比较强,思维活跃,既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又关注社会问题。因此,根据课程要求,设计提问时要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真正体现到知识与生活的结合,不要只讲条条框框,不要照搬书上的素材。比如,在讲“多变的价格”这一课时,可以选择油价的波动这一经济现象进行设计问题。这样,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所熟悉,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探索性策略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特别是提出一些探索性问题更有益。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例如,在讲“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时,设计提问“一些稀有的东西,比如:文物、名人的字画、珍贵的邮票等,他们的价格都很高,也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呢?”课堂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四)层次性策略

设问应当具有梯度性、层次性,根据某班级学生构成的差异,采取“分解法”、“小步走”、“小問题”是提高设问有效性的途径。教师在突破难点时,设计的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策略。设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启发性策略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核心,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价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例如,在讲高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设计提问“你认为勤俭节约与目前提出的刺激消费是否矛盾?为什么?”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鼓励合理消费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不矛盾,现在依然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就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六)趣味性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只有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知识,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讲述“事物的联系”时,引入“猫、田鼠、熊蜂和三色堇”的材料,针对这一材料设计提问:你能用哲学常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说明吗?课堂提出这个趣味性的问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三维“目标,遵循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规律和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课堂设问和提问的重要意义,力求掌握和发掘课堂设问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和立德树人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许惠英.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年,157-160.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130-135.

[3]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164-198.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