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合到融: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思维

2020-04-07张焱森翟忠民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张焱森 翟忠民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已经进入深水区。这一阶段,校企双方合作范围、频率、强度都远胜从前。在这种前提下,传统校企协同育人中的“校”“企”二元论,即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各管一段、各自独立的状态,已经不能满足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破除合作的二元论,从合作到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思维破茧而出。

【关键词】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职业教育

一、校企合作深水区中的主要困境

当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进入到深水区,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潜在的矛盾非常容易激化,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合作越深入,交易成本越高。校企二元合作时,合作的主要业务领域是订单培养、合建实验实训场所等,基本上是一方主导,一方配合,多表现为一方干、一方看,校企双方并不太深入参与到对方的人才培养设计和培养过程,因此二者之间的合作多数时间只需要打打电话、坐下谈一谈就能解决。进入深水区后,内在要求学校和企业经常坐下来,甚至要成立专门机构,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起设计学制、课程,一起进行教学、实训、生产、就业。深水区的校企协同育人,追求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但是,传统的校企合作二元论,企业和学校分别是独立的组织,二者具有天然的“不协调”。学校和企业之间文化理念不同,企业强调最小成本最大收益,少说多做;学校强调不计代价把人培养好,在做之前习惯性把“理”说明白。学校育人与企业生产的周期不同,学校习惯性主张按照模块、季节安排学制与教学,而企业更期待按照生产周期安排教学。学校的教师善于教,企业的教师善于做,因此学校偏爱通过固定场所进行教学,比如班级授课;企业则更喜欢通过做,让学生模仿,比如师傅带着徒弟干。学校在评价学生时,更偏重知识扎实、品德高尚,强调全面的衡量一个人;企业目的取向,说的再多做不成事就是没有用。以上对立,让学校和企业在协同育人中需要大量的、反复的沟通协调,双方投入的人力成本和精力成本高企,让企业和学校都筋疲力尽、疲于奔命。

二是合作越深入,政策风险越高。校企二元合作时,学校是学校,企业是企业,二者尽管在业务上有合作有交叉,但都没有涉及到国有资产部分,也没有涉及到资产收益部分。此时,国有单位性质的学校,不用担心诸如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转移、国有资产贬值等之类的制度红线。学校培养人,学校经费明确用于学生培养,收获是学生培养质量提升;企业人才培养,费用由企业支付,收获的是高质量、具有忠诚度的潜在劳动力。学校和企业之间,特别是学校,并不存在政策风险。但是到了深水区,这一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深水区的校企协同育人,是综合利用校企资源产生最大育人合力。此时,不可避免的是学校资本与企业资本的融合。但是,由于制度限制,校企之间根本没有办法形成产权结构。学校资本只能困在学校,企业资本进入也只能走捐赠一条道路。否则,如果学校资本与企业进行联合育人,特别是针对职业教育需要教学与生产结合,就会可能违反国有有关规定,作为学校代表的校长是需要担责任的。反过来,作为企业一方,也是一肚子苦水。把大量的设备、人力投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由于没有产权保障,万一学校不认账了,这些投资就成了沉没资产。当合作突然终止,企业会发现,企业参与合作育人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合作越深入,作为学校代表的校长就越紧张,生怕犯了错;作为另一方的企业也是如此,总担心自己的权益无法保障,最害怕的是学校突然换了领导,对以前的合作不认账,整天忐忑不安,协同育人的质量大幅度降低。

二、校企合作从合到融的基本路径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走出深水区,就要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从校企合作到校企融合,变二元主体为一元结构,校企双方成本共担、利益共享,释放校企育人最大能力。

一是通过产权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综合体。校企合作的一元结构,就是育人的主体不再是学校,也不再是企业,而是企业拿出部分资源(设备、技术、信息、人力资本等)、学校整合部分(场地、人力资本等)或者全部资源,二者通过产权纽带形成的一个与原有企业、学校不同的产权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在产权结构上,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占有权归学校所有,学校和企业对于所有资产具有明确的使用权和收益权。按照这一思路,在学院层面,就是股份制学院,如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电气学院、国际学院、云商学院等。在专业层面就是股份制专业,混合所有制专业,如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建设的智能制造专业、计算机专业等。在具体的教学资源层面,企业与学校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进行师资培训、进行课程开发,如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北京SWP合作开发的融课程。通过产权改革,企业资产的收益权益得到的保障,企业更愿意投入专用性资本进行协同育人。同时,学校的教师在参与协同育人中,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研发等活动,转变过去传统教育模式,逐渐与企业立场、理念、文化、技能的融合,实现学校办学质量的本质提升。

二是通过体系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场景。这里,研究者先说明一个现象,就是为什么很多职业学校都疑惑,为什么学校把厂房建好,甚至添置部分设备,企业还是不愿意与学校协同育人。研究者对这一疑惑的回答,正是对构建综合体后,校企协同育人的进一步回应,即企业虽然参与学校育人,但是其本质依旧是盈利的,如果参与学校育人后,导致企业失去了“生产”功能,企业还是不愿意参与。因此校企产权融合并不必然带来协同育人,只有学校办学形式全面改变,建立起能让企业保证基础产研功能的学校新场景,企业才能真正变成协同育人的一部分。这一新场景,在研究者看来,无外乎包含“产学研创”四个元素。产,是生产,产品,是企业的根本元素,校企融合后的综合体,这一元素既是企业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目标的主要表现形式。学,是学习,是学徒,分别指向学生与企业。研是技术研发,是学生学习的高端层面,也是企业的重要发展动力。创是创新创业,既是学生培养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综合体中,育人新场景需要將产学研创四个元素融合在一起,让育人成为人才培养、生产研发和创新创业的过程。就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场景设计,应当重新整合资源,让以上四个元素在物理空间上更加贴近,在四个元素能够形成完整的行动链条。比如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制冷专业,单独设计一个大楼,一楼是制冷生产,二楼是教学、三楼是研发、四楼是创业;通过抽取制冷生产中的案例,改编成卡片式课程,采取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组建研发和生产团队,团体学习和研发创新。形成的育人新场景,让企业“安心”“放心”,也更有精力去提升育人质量。

校企协同育人,共建综合体,重建教学场景,是当前职业教育走出深水区的一种理论设计与实践探索。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当警惕两种倾向。一是将学校办成企业。学校把与企业协同育人办成企业,是丢失了学校的立身之本。二是将师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将教师和学生安置在重复性、低效能的劳动岗位,来替代企业现有的劳动力,不仅是对师生人权的践踏,也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最终将职业教育沦为代加工工厂,成为他人眼中的“二流教育”。

本文是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高职教育人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教发规[2017]807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