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素读”的尝试

2020-04-07葛建玲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语文

葛建玲

摘 要:语文课离不开读,老师讲得好,不如学生读得好。“素读”不是单纯地将经典作品进行死记硬背,而是要求学生在诵读中体悟语言,体悟文化精髓,然后熟知于心,化为一种无意识记忆,化为一种融合血液里的文化记忆。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微课;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80-1

素读是指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语文课离不开读,素读为我们提供了深阅读的一种便捷高效的途径。我们对素读内涵已从纯粹的死记硬背的读,发展到触及作者和读者灵魂的心灵对话,这样得来的阅读体验,将使学生终身受用不尽。

一、用“微课”引导学生素读

读懂诗文最好方法,就是走近作者内心,让学生亲身体验诗人创作的过程。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李白了解不多,如果单纯地介绍李白及写作背景,学生可能不太容易专注。于是。教者在上课前,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着重了解李白写这首诗的过程,从而丰富学生对李白及《古朗月行》这首诗的认识。在观看微课前,笔者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必要时老师可以暂停,让学生及时回味所学习到的内容。观看微课后,笔者设计了一个直白的问题:“看了微课视频,你知道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李白写诗很厉害,是诗仙;有的学生说,李白是一位有想象力的诗人;还有的学生说,李白善于使用夸张的手法。学生们的这些感受,为下面《古朗月行》的素读,做好了铺垫。

二、用朗读引导学生素读

为了提高学生素读的水平,教师应引导学生朗读《古朗月行》,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古诗厚重的韵味中遨游。首先,老师进行的示范引领,让学生自然了解五言古诗的读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然后,再让学生自由地读,大声地的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韵味。教师还可以先指名学生读,再让学生点评,体会诗句的音韵美。读是学习古诗的基础,作为教材中积累诗篇,教师应让学生会读会背是最基本的要求,。虽然课文中选取全诗的前四句,但是并不影响诗歌优美的意境,让孩子在读准节奏的基础上,美美地读,静静地读,让孩子们体会月夜宁静的美,体会诗人丰富神奇的想象。这时素读思想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在细细读中与诗人对话,逐渐对《古朗月行》前四句诗意、诗境、诗情有更深入的理解。正像孩子们说的那样大李白比小李白会写诗,但大李白却没有小李白这样快乐,孩子们读到了成长滋味,也是人生体验。这对诗人的理解可以说又进了一步。

古人读书,重在素讀,醉在吟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并不是说读了一百遍,学生就真的可以理解其义了。其实,有的人可能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读才能有所感悟。所以,在学生读时,老师应适当引导。这首诗前四句较为浅显,很适合一年级的孩子理解吟诵。孩子们虽然大部分都能理解诗歌的情境。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感悟到诗中美妙的意境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再一次体会诗歌神奇美丽的意境,让学生仿佛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在明亮月色下,像李白那样大声吟诵《古朗月行》。古人作诗,多为吟唱,但很多古韵已经失传。吟唱古诗,更能表现诗歌的情意美,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今后学习古诗,提供了新的学诗方法。孩子们应着音乐美美地唱着,也唱出了李白诗的仙韵,唱出自己心中的月亮,更唱出诗人的梦想。

三、用素读引导学生写作

学习古诗词不单是会背、会赏析,更高层次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这里所强调的是熟能生巧,学以致用,创作是读的成果最好展示。诗不但是微阅读的好材料,其实也是微写作练笔的好形式。针对低段的作文起步的孩子,写写简单的诗也是很好语言训练。这也给孩子们从小背诵古诗文提供了一定的用武之地。

有了二、三两个教学环节的铺垫,学生对《古朗月行》的意境美就会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古朗月行》前四句语言形式较为简单,这给一年级孩子们作为学写的范本非常合适。教师引导孩子通过学写古诗,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燃学生学写诗的欲望。在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说出很多意象,引导孩子们去挑选一些更具有诗意美的景物来表现月亮色、形、态,不知不觉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教师可将圆月换成弯月,尝试在新情境中让孩子能像李白运用“瑶台镜”的方法,来灵活运用学过的“现代诗《小小的船》”来入诗,告诉学生古人作诗也常用这种方法。学习诗歌创作不是一堂课就解决的问题,这堂课只是尝试而已。其实读诗,不如创作诗,要真正体会诗人情感,最好方法是你也拿笔来写诗。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小就乐意去读,自觉去读,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就充满自信地进入诗的海洋,走近我们母语的精华,这对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将大有裨益。

陶行知说:书是一种工具,只可看,只可用,看也是为着用,为着解决问题。断不可以呆读。将《古朗月行》进行素读,是一次有意义的教学尝试,也是微阅读素材活用到智慧课堂的一次大胆的实践。教师应精心设计、智慧运用微课,以帮助学生走近文本及作者创作现场,为学生提供学诗写诗的情境。总之,要想真正理解诗人,就要让师生用文字去叩响诗人心扉;要想真正理解诗人,就要拿起笔让自己也成为诗人。

[参考文献]

[1]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二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陈琴.素读经典课堂教学的讲与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5(05).

[3]汪世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素读初探[J].今日教育,2011(03).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骑岸小学,江苏 南通226000)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小学语文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